入职高校行政岗后滤镜碎了 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应届毕业生一旦成为高校“教师”,往往能在亲友圈中收获无数艳羡的目光。众人眼中,高校行政岗位几乎与“清闲高薪”划上等号。然而,深入探究这一领域,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复杂现实。
高校行政人员涵盖了与教师对接的科研处、工会、人事、财务、后勤等多个部门,同时也包括直接服务学生的教务、就业处、学工、图书馆等岗位。他们是高校运营的幕后推手,确保各项事务有序进行。
尽管同属高校行政序列,编内与编外员工的境遇却大相径庭。编外合同工往往肩负大量琐碎工作,责任重大却晋升通道狭窄,薪酬待遇及职业认同感普遍低于教师等正式职位。
不少网友分享亲身经历,揭示了高校行政岗位的艰辛一面。有人坦言在岗三年饱受职场霸凌,领导擅长PUA,同事间尔虞我诈,工作环境压抑难耐。另一人则回忆起曾经等待编制的日子,承担课题组各类杂务,实验学生下班后方能离校,休假受限,周末亦常被工作占据,且社保公积金缴纳不足,收入实际到手寥寥。
现实是,优质的高校行政乃至央企业务岗位,往往为“关系户”所垄断,他们或凭强硬背景平步青云,或因缺乏人脉沦为默默奉献的“老黄牛”。残酷的职场法则下,能力似乎不敌关系,努力拼搏不如巧妙送礼,付出最多却收入微薄,成绩归功领导,过错独自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