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休真的一无是处吗?
4月25日,浙江宣传发布消息称,近年来,节假日调休问题屡次引发舆论热议,今年关于调休的网络讨论尤为激烈。诸如“五一又双叒调休了”“五一其实只放1天”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调休真的一无是处吗?公众对此观点不一,有声音认为调休制度不合理,应予取消;有人指出某些调休“诚意不足水分足”;还有观点强调调休具有其合理性,单纯批评调休并不能有效解决休息不足的问题。
调休制度自1999年起已伴随我国民众走过25年。面对种种争议,调休是否需要优化,如何在理性探讨中推动这一众口难调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值得深入探讨。
调休并非全然无益。理解这一点,需追溯调休制度的起源。建国初期,我国法定节假日仅包括元旦(1天)、春节(3天)、劳动节(1天)和国庆节(2天),共计7天。由于长假稀缺,多数人仅能在春节返乡。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火车班次少、运行周期长、运力有限,春节期间的回家之旅往往充满艰辛:彻夜排队购票、忍受候车煎熬、在拥挤人群中奋力挤上车,再历经漫长旅途,方能风尘仆仆归家。
调休制度的设立,旨在应对当时国情并回应民众对休息、团圆的迫切需求,同时缓解春运压力。1999年,国务院将法定节假日增至10天,其中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各3天,通过与前后周末拼接,形成了3个7天长假,这就是调休制度的最初形态。
2007年后,我国法定节假日增至7个,包括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按农历计)、元旦、劳动节、国庆节(按公历计)及清明节(按节气计)。节假日与双休日之间有时无法直接衔接,若无调休,节假日与双休日之间便会夹杂一两日工作日,造成假期“碎片化”,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例如,2023年清明节恰逢周三,未实行调休,导致许多人无法回乡扫墓。有人反映,仅有一天假期不足以完成扫墓、休息等事宜,紧接着就要投入工作,没有充足休整时间。
针对调休,有关部门曾表示:“总体来看,调休优于不调休,且实属必要之举。”调休是在确保节假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为避免假期“碎片化”而采取的有效政策安排。
因此,调休具有其积极意义。20多年来,调休实践正是在多重约束条件下寻求“最大公约数”的结果。在一个拥有逾14亿人口的国家,无论是宏观政策调整,还是具体工作开展,往往都需要在多目标平衡中寻找最优解,调休制度的诞生亦遵循此规律。
调休为人们提供了调整生活节奏、拓展休闲空间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假日经济的发展。然而,有些人经历了调休后反而感到疲惫不堪,原因复杂多样。
一方面,尽管小长假到来,但许多人想到周末补班便倍感焦虑。牺牲周末换来的长假,尽管总休息天数未变,却使人产生心理落差。另一方面,长时间连续工作易导致身心疲惫。调休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上班族可能需比平时连续工作更长时间,尤其是“单休族”。此外,调休形成的长假打破了人们固有的工作与休息节奏,可能引发“节后综合征”,影响工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调休引发的疲劳、失去周末、长时间连续工作等问题自调休制度实施以来就一直存在,而非新现象。然而,近年来这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调休制度似乎成为众矢之的。这种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深思,所暴露的问题亟待重视和研究。调休真的一无是处吗?
例如,过度加班使许多人身心俱疲,调休引发的疲劳不能完全归咎于调休本身。如今,加班已成为许多单位,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常态。许多人陷入职场内耗,一周下来身心疲惫,周末本应是短暂休憩之时,若此时工作日再延长一两天,身心均难以承受。在某些单位,经过调休后,原本仅剩一天的周末休息时间,也被加班占据。正如一些网友所说,大家在吐槽调休,实则是在对“996”“白加黑”等加班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表达不满。
再如,节假日旅行可能比上班还累。随着旅游需求激增,节假日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的现象已司空见惯。尽管小长假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显著,但人群集中出行易引发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加之车票机票难买、酒店涨价、景区宰客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游客体验。有网友抱怨:“小长假如同上演‘人在囧途’,感觉自己在‘花钱买罪受’”“放假反而更累了”。
此外,现行休假制度的获得感不强。在讨论调休的评论区,“先把双休落实了吧”等呼吁休假制度完善的言论往往获得大量点赞。我国现有法定节假日11天,周末104天,带薪休假5至15天,总假期天数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然而,当前带薪休假制度和双休制度执行不力,削弱了部分劳动者对休假制度的认可度和获得感。一些单位甚至以不放假为荣,为剥夺员工休假权寻找各种看似合理的借口,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网络情绪。
还有,年轻一代对“放假自由”的追求。集中放假曾让众多中国人体验到长途旅行的乐趣,但90后、00后并未经历过全年法定节假日仅7天且无调休的时代。他们更倾向于自主决定、随性出行。许多年轻人期待拥有能够自主安排时间的假期,掌握工作与生活的节奏。“谁规定放假必须旅游,我不能躺平吗?”“我喜欢放假自由的工作”等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年轻人对放假有了新的期待,这也对休假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味否定调休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无论怎样调休都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当前调休制度遭遇争议,更多是因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情况,而非调休制度本身存在重大缺陷。很多网友对调休制度的吐槽,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工作、休假、旅游的需求日趋理性多元,渴望通过休假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笔者认为,我们对待调休制度,不应纠结于“有没有”,而应聚焦于“好不好”。解决休假问题,不能仅仅依赖调休这一政策工具,而应综合施策,弹好“钢琴”。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休息、收获更多的幸福,需要持续创新改革,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对节假日的优化调整保持耐心。许多人期盼假期时间能进一步增加,这一愿望能否实现?事实上,国家一直在根据民众需求调整节假日安排。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每年的假期时间历经多次调整,逐渐延长。曾经拥堵不堪的黄金周,经过审慎评估被改为小长假,人们的公休假得以增加。《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明确提出,将继续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分布格局。制定休假制度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相信面对当前的争议和呼声,相关部门会统筹考虑,做出决策。
二是坚决抵制无效加班“内卷”。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加班内耗不应成为社会风尚。无效加班、长期加班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劳动者合法休息权,也会影响社会活力。有专家指出,无效加班“内卷”盛行的重要原因是执法力度不足。切实保障劳动者休息权,营造有利于维护职场权益、激发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相关部门还需加大努力。
三是对落实带薪休假多花心思。带薪休假有利于人们实现“我的假期我做主”,更好地满足错峰出行、自主安排的需求,但目前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当前劳动者“不敢休”、部分单位“不让休”的现象依然突出,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并未对带薪休假作出强制规定,客观上影响了落实效果。社会普遍呼吁强制实施带薪年休假、完善企业违法责任,这一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上一篇:十问调休,还有这些问题需要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