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仍然是我们面对的最具有挑战性的、造成大流行的疾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16日在“2024疫苗与免疫大会”上作出上述研判。他表示,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多样,临床表现复杂,疾病负担重,儿童、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均为疾病高风险人群,因此要基于风险研判,制定分类防控战略。
其中,流感、人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X疾病(未来新发传染病,Disease X)具有潜在大流行风险,需要优先防控和提前布局未来应对预案;百日咳是疫苗可预防疾病,但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国发病率明显上升,未来应该强化基础和应用型研究,研发新疫苗,优化免疫策略。
疾病监测是传染病风险防范的重要一环,我国已建立病毒性与细菌性传染病实验室网络监测预警体系。沈洪兵在会上进一步透露,2023年10月中旬开始,我国利用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开展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原监测试点,目前监测范围覆盖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等13种病原;今年起,已开展流感样住院病例的常态化监测。
应对X疾病的突破口何在?
“X疾病”的概念是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代表一种由未知病原体引发,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日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虽然“X疾病”的发生很难避免,但由此引发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应对的。
沈洪兵说,在正式提出“X疾病”之前,世界卫生组织于2015年起就会每年公布一份“优先研究疾病名单”,该份名单中的疾病可能导致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埃博拉病毒、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均曾出现在该份名单中。2018年,该份名单中首次出现了“Disease X”。
“(X疾病)有机会在任何时间、由多种来源触发,包括意外泄漏和恐袭,恐会夺去数百万人性命;也可能是全新病毒,古老病毒改变流行特征、化学武器流出病毒等情况。”沈洪兵举例说。
据沈洪兵介绍,针对X病毒,“新版全球健康危机研究与创新计划”在2022年启动。该计划以重点病原为突破口,关注针对病毒家族的通用应对技术开发。
聚焦到国内,沈洪兵说,国家疾控局科教国际司正负责推进一项名为“病原学和防御技术”的重点研发计划,旨在通过病原学检测,及时找到携带“X疾病”的患者,提前做好谋划和预防。
以流感和新冠为优先防控对象
根据沈洪兵介绍,在呼吸道传染病中,除了未知病原体外,流感、新冠作为已知病原体,曾经引发过大流行,并仍具有潜在大流行风险,是未来重点优先防控对象。
以流感为例,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造成全球2000万-4000万人死亡;1957年亚洲大流感,造成全球100万人死亡;1968年香港大流行,造成全球100万-300万人死亡;2009年甲型H1N1流感,造成全球15.2万-57.5万人死亡。
迄今,全球每年平均有10亿人罹患季节性流感,300万-500万人会发展成重症,其中29万-65万人会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
据模型估计,中国平均每年有88100例因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8.2%;约80%超额死亡发生于60岁以上老人。
对于新冠,我国本土疫情自2023年2月平稳转段后,重症比例较第一波高强度流行期间显著下降,分别于当年4-6月、7-9月经历两次反弹,10月医疗持续低水平波动。进入2024年后,整体仍呈低流行水平。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建立了全球统一的监测系统,并鼓励各国在此基础上同时监测多种病毒,包括基于流感监测平台开展RSV监测。
沈洪兵介绍说,我国流感哨点监测系统是全球流感监测与应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554家国家级哨点医院和410家网络实验室。
2023年10月中旬开始,我国利用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开展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原监测试点,检测病原达到13种。
该试点由各省在本辖区国家级哨点医院中选择不少于一家综合性医院和不少于一家儿童医院开展(若不具备,可扩展至省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目前覆盖超过100家国家级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
沈洪兵说,下一步要继续扩大完善流感哨点监测系统。以此为基础,开展ILI(流感样疾病)/SARI(急性呼吸道感染)趋势以及多病原监测。与此同时,要将呼吸道多病原监测与重点呼吸道传染病单病种监测等相结合,梳理完善呼吸道传染病综合监测预警体系。
警惕“百日咳再现”
流感、人禽流感和新冠之外,沈洪兵认为,还有一种已知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现状需要引起重视,即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菌主要经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以小于5岁儿童为主,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传染性极强,家庭传播的续发率可高达90%。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
1978年开始,中国将百日咳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随后的三十年间,百日咳发病率明显下降,全国报告病例数连续多年维持在3000例以下。
“接种疫苗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但无论是疫苗接种还是自然感染,均不能获得终身保护。”沈洪兵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纷纷出现“百日咳再现”。如美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百白破疫苗,百日咳年发病人数持续下降至4000例以下,但80年代后发病人数开始上升,2012年报告发病48277例。近年来,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芬兰、意大利等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也纷纷出现“百日咳再现”的报道。
沈洪兵援引数据说,在中国,我国百日咳发病率从2014年起呈明显上升趋势,2022年和2023年全国报告百日咳病例数分别为38295例和37034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年发布的百日咳立场文件,百日咳再现的可能因素包括医务人员对百日咳的知晓度和关注度的提高、监测敏感度的提升、PCR等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应用、部分地区疫苗接种率下降、疫苗保护效果不佳、疫苗接种后保护作用持续时间较短等。
一名北方地区地方疾控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从数据上来看,与全球多国相比,我国百日咳发病率上升趋势较为滞后,这可能是因为此前的发病风险被低估。其一,受制于实验室检测条件,我国此前只有少数地区的大型医院具有PCR检测能力;其二,地方层面开始对百日咳加强监测,源于国外相关文献报道,我国百日咳社区监测网络的搭建时间较晚。
一名华东地区地方疾控人士则从国内现有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和免疫接种程序的角度回应第一财经:目前我国使用的DTaP(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为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联苗,抗体持久性不足。当儿童在18个月时完成百白破基础免疫后,体内所产生的抗体可能在维持1.5年后,就出现下降。适龄入学儿童感染风险增加。
沈洪兵建议称,一方面,要针对疫苗可预防疾病,提升和维护目标人群疫苗覆盖率,并基于循证,进一步优化免疫策略;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及应用性研究。具体包括三类:疾病负担和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等研究;诊断试剂尤其是快检诊断试剂的开发和应用;免疫原性好、免疫持久性强的新疫苗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