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共享充电宝租借点位置相近,但计费标准并不一致
3月14日,记者针对相关情况咨询了“美团”共享充电宝官方客服,该客服称,“计价规则以扫码后弹出的界面提示信息为准,价格会根据所在的城市、门店和场景有所不同。”同时称,每个门店的计价规则不同,并没有统一规定。
除价格争议外,不少网友还反映出充电慢、还充电宝难等问题。以上述杭州市消保委调查数据为例:共享充电宝60分钟平均可以给手机充39%的电;非共享充电宝60分钟平均可以给手机充66%的电。显然,非共享充电宝的充电效率高于共享充电宝。以此也反映出,共享充电宝充电速度、效率与消费预期有偏差,与非共享充电宝存在差距。
关于共享充电宝“性价比”等问题,近日有网友称,“我出差借用的充电宝,10个有8个充电宝充一个小时后,手机电量并没有涨多少,我不怕贵一点,就怕充电太慢了。”
共享充电宝为何成“价格刺客”?
共享充电宝为何从昔日的“电量卫士”,变身成为今日的“价格刺客”?
近日,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充电宝频频涨价,主要归结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成本上升,共享充电宝企业面临采购成本的上升以及运营费的上涨,上述成本增加可能会转嫁给用户;二是竞争压力,共享充电宝行业竞争激烈,为保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一些企业不得不调整价格以提高收入;三是收入模式单一,目前共享充电宝主要收入依靠共享充电宝的租金,为扩大收入只能通过涨价的形式。
“目前共享充电宝租赁服务定价是市场调节价,其经营者普遍采用场景定价模式,在特定场景和大数据定价策略的驱动下,根据城市、区域位置、消费场景、竞争态势、市场实际需求和商户经营情况等进行租赁服务定价。”四川善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小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上因素造成了共享充电宝价格不断上涨、一些地区或场景下价格甚至更高的情况。
对此,陈礼腾建议,针对共享充电宝市场的乱象,首先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相应规制,明确共享充电宝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其经营行为。此外,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检查,确保其按照规定提供服务,防止价格欺诈、恶意扣费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为消费者提供坚实的保障。
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应提高自身的消费意识,理性使用共享充电宝,了解共享充电宝的使用规则和价格,避免因不了解规则而遭受损失。同时,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恶意扣费等问题。此外,消费者还可以探索其他充电方式,减少对共享充电宝的依赖,降低开支。
此外,蒙媛建议,企业可以考虑在共享充电宝内增加计量电费装置和显示屏,让消费者直观地看到有多少电量充进手机,同步的价格变化也显示在一旁,还可以设置提示音,提醒消费者及时归还。
“比如像新能源汽车充电一样,以不同时段的电费和充电量进行计费,价格清晰明了,消费者也能提前做好充电量和费用的规划。”蒙媛认为,还可以增加新的功能,比如学习自助加油站的方式,让消费者可以在手机或充电宝上预设充电费用,到了时间自动停止充电和计费,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用户体验更好、更合理的消费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