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男子购车后下午车辆降价1.7万元”冲上热搜。据报道,陕西西安一男子在4S店精心挑选并购买爱车,但他还没将车开回家,这款车就降价了1万多元。此事引起网友广泛热议:“别提了,我也被坑了,买车一礼拜后新车就出来了,便宜了两万元”“新款一出,老车主秒变老韭菜”。
商品升级换代,商家低价促销,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商家已经知晓新的价格政策,反而利用时间差继续按原价销售,那么明显有违诚实信用原则,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据报道,该男子质疑销售“屏蔽朋友圈”故意不告知新的降价政策,“我是在下午5点签的合同,其实他们3点就开了发布会调整价格,只是不告诉我。”如果消费者所说属实,其可以要求撤销合同并退还费用或者与经营者协商退还差价。
市场充分竞争行业的经营者,有权根据经营成本和供求关系制定价格标准,法律也没有规定经营者制定价格标准之后多久不能调价。商家虽然定价自由,但也需守住诚信边界。品牌的成长、口碑的积累,离不开老用户的支持。近来,汽车行业开启了“以价换量”,不断下探的价格,吸引了眼球,也许暂时提高了月销量,但也“伤”了不少老用户的心。车企如何平衡“降价换销量”的市场策略与消费者“买了就亏”的消费心理,更考验车企的当担与智慧。
缓解消费者对“价格战”的担忧情绪,需要把销售体验与售后服务做得更加完善体面一些。经历过网上购物节的消费者对价格战并不陌生。“商品降价+吐槽”“商品降价+大冤种”,不少消费者吐槽购买的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价的情况也曾引发热议。平台随后推出的“保价”政策,买贵就退差价的售后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降价焦虑,同时也为平台攒了声誉。当然,汽车作为大额商品不一定非要建立短期的价格保护机制。但之前不少车企为了安抚老车主,在新款车型推出或者大降价期间,都会给老车主一定的积分补贴。让老车主可以通过积分兑换其他商品,享受“补贴”权益,弥补买贵了的落差心理。
其实,价格战并非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最优选择。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但对消费者直接作用其实有限。据数据显示,有8成消费者表示价格战并未给自身购车决策带来积极影响。频繁波动的价格甚至让部分消费者产生了“再等等”的观望心理。另外,不少受访者对传统经销模式感到不满,传统经销模式下的信息不透明及不对称令购车者觉得“容易当冤大头”。而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直联模式以及由此伴生的高透明度下,消费者通常都能获得更佳的满意度。打通线上和线下的直联模式优势明显,售后瓶颈也能得到改善。由此看来,优化销售方式和售后服务,让消费者觉得买的东西、享受的服务,对得起当时的售价,才是车企安身立命之本。
值得一提的是,大幅度降价和突然袭击式降价,不但会伤了用户的心,也有损品牌形象。对于车企来说,最好的市场护城河永远是技术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产品差异化感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汽车消费品更新需求也进入集中释放期,巨大市场空间带来巨大发展机遇。车企不要只盯着价格做文章,而是要进一步完善汽车产业全链条生态,扩大建设优势产业集群,实现结构性降本。用技术优势巩固产品销售市场的护城河,加大“自研”力度,以颠覆性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出具有稀缺性的品牌溢价优势。
需要强调的是,短期调整不能影响长期布局。2024年,车企的“江湖”格局将加速重构,有人顺势狂奔,有人艰难逆行,有人则直接出局。面对价格战,车企对外要更加体面,对内要苦练内功。重视核心关键技术的长期投入;销售和服务的能力,要确保能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新产品要全力以赴地做好准备,无缝链接市场中出现的新关切、新痛点,应势而为。能否从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还需要各方深抓产品和服务两个点,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关键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