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教育课题面前的又一难题。“不能让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停留在了厕所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国华调研发现,课间十分钟,孩子们走不进操场,不能在走道里停留,甚至在教室里也只能坐自己的位子,被逼无奈之下只能躲进厕所里。“厕所社交”是“无声课间”的另一种折射,正常的课间十分钟被调成“静音模式”,孩子们只能在厕所找到“社交港湾”,满足沟通交流、思想交换、情绪互动的价值意愿。
凡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校园社交、课间时间是孩子们全面健康阳光成长成才的“必需品”,更是锻造孩子健全人格和强化综合素质的“营养剂”。可以说,好的校园社交,有利于提升孩子学习知识的兴趣、锻炼沟通协调能力、强化独立人格与思想道德培育等等。相反,若校园社交与课间互动变为“厕所社交”模式,把孩子当作“温室的花朵”无异,本质上还是人身安全与快乐学习平衡点的问题。事实上,“厕所社交”正是个别学校怕担责、家长怕出事“双重妥协”的结果默认。
独立自主是孩子成长最好的“雨露”。“厕所社交”定然不是孩子成长的生态土壤,剥夺孩子课间自由活动的时间,让“撒丫子”成为一种过去式,必然不是教育之本、更不是成长之幸。无论怎么说,“厕所社交”之所以引发社会焦虑和担心,正在于其违背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基本逻辑。铁笼里育不出雄鹰,温室里结不出硕果。把孩子社交的空间从厕所解放出来,还需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庭家长多方协作、互信沟通,打造教育对流“社交圈”,才能构筑孩子健康活泼成长的“温馨家园”。
孩子被圈养在“厕所”,是教育之痛。对个别家长来说,放下心中芥蒂和执念才是关键,莫把孩子磕碰当做天大的事,如此加重学校和教师“管不得、说不得”心理,让教育偏离了正常轨道。所以说,“厕所社交”既为孩子忧,更为事业接班人和未来发展而忧。故此,拆除“厕所社交”的围栏,还得从教育观念上匡正做起,让每一名家长与每一个学校找到安全保障与快乐学习的平衡点与融合线,让家长放心、让老师安心,互动互信、双向贯通,才能真正托举孩子健康成长的绿色轨道。
欢声笑语是校园的靓丽风景线。无声静音并非校园的底色与主题,校园安全当然是重要课题,但决然不是“厕所社交”的借口,更不是把孩子包裹起来的挡箭牌。俗话说,为之则易,不为则难。让孩子回归嬉戏打闹的课间十分钟,唤醒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记忆,关键还得发挥制度力量,健全校园安全保障机制与责任落实机制,防止安全沦为家校之间的拉锯博弈,方能让每个人为开辟孩子舒心丰富的校园精神生活而轻松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