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青年男女出现恐婚恐育现象,尤其青年知识女性表现较为明显。”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建议,为恐婚恐育族“减压”。
李迎新委员 本人供图
李迎新说,社会职场仍存在对男女性别在入职、就业、薪酬、婚育等方面不同态度的现象,再加上养育成本和生育隐含的机会成本,使得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知识女性或远离婚姻或不愿承担生育带来的风险。
“要加快推进对适婚青年结婚和首胎生育的支持政策。”李迎新说,目前全国多地的婚育支持政策主要针对三孩家庭,对适婚青年婚姻和首胎生育支持政策较少,应在购房、社保、个税、医疗等各领域全方位覆盖,构建青年婚育友好型社会,营造健康良好的婚育环境。
针对不同青年人群,要制定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综合支持政策,作为“广谱式”政策的有益补充。如加大生育保险的覆盖面,提高生育津贴和育儿津贴,减轻育儿负担;扩大医保范围,如生育辅助技术、排畸、基因检测等,对高危和高龄孕产妇加大国家检测和保障力度。要加强家庭互助育儿体系建设,积极扩大托幼托育服务机构,提供充分的社区活动空间,减轻育儿的情感背负和经济压力,降低育儿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此外,还应加强对婚恋领域相关法律如民法典以及婚姻、继承、股权分割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读,避免因极端个案的放大,造成青年被误导,减少他们对婚姻的畏惧、降低对育儿的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