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忍辱负重
解释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2自得其乐
解释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3安居乐业
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4欣欣向荣
解释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
出处晋 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知足常乐
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洁身自好
解释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7有条不紊
解释紊:乱。有条理;不紊乱。
出处【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8无忧无虑
解释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出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9长治久安
解释治:太平。国家、社会长期太平安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10乐善好施
解释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11急公好义
解释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出处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12小康之家
解释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的家庭。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小康之家,就看得赌具是解闷的要紧东西。”
13天伦之乐
解释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
出处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14慷慨解囊
解释慷慨:大方;不吝惜;囊:口袋;指钱袋。非常豪爽地打开钱袋;拿出钱来。指十分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15蒸蒸日上
解释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16家给人足
解释给:丰足、富裕。家家富裕;人人饱暖。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衣食有余,家给人足。”
17游山玩水
解释山、水:指风景。游览和观赏山水风景。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18安贫乐道
解释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19访贫问苦
解释访问贫苦的老百姓。
出处郭寿《迷路记》:“平地春雷响,来了共产党,访贫问苦下了乡,介梅见太阳。”
20敬业乐群
解释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21安富尊荣
解释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
22钟鼎人家
解释见“钟鼎之家”。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簪缨门第、钟鼎人家,却倒过得亲亲热热,安安静静。”
23把酒持螯
解释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出处语出《晋书 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24春风沂水
解释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出处《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5安身为乐
解释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出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26穰穰满家
解释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27完美无缺
解释完善美好;没有缺点。完美:完整;完善。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28力争上游
解释上游:江河的源头。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比喻努力争取先进。
出处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29看破红尘
解释红尘:佛家称人世间。看破人生事情;对一切持超脱态度。这是一种消极厌世态度。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看这话头,他明明看破红尘,贪图仙景,任俺寻找,总不出来。”
30乐此不疲
解释乐:喜爱;爱好;疲:疲倦。乐于做某事;沉浸其中;不觉疲倦。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31默默无闻
解释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32变化多端
解释端:头绪;方面。形容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
33兢兢业业
解释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34蓬头垢面
解释蓬:蓬草;散乱;垢:污秽;脏。形容头发散乱脸上很脏。
出处《魏书 封轨传》:“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35息息相关
解释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出处清 严复《救亡决论》:“二者皆与扎营踞地息息相关者也。”
36自食其力
解释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谋生。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37人死留名
解释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出处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 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38四海为家
解释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统治全国。后指人漂泊不定;到处都可以当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恋故土。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四海”指全国各地。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帝本纪》:“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39寻欢作乐
解释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出处清 吴梅《风洞山》附《先导》:“风尘倾洞,天地丘墟,这班人儿还要演起戏来寻欢作乐。”
40学无止境
解释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出处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41无所作为
解释作为:做出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42有所作为
解释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3自强不息
解释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处《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4变化无常
解释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45含沙射影
解释相传有一种叫蜮的动物;居水中;听到人声;会含沙射人。被射中的人皮肤发疮;被射中影子的人也会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46树碑立传
解释树: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桓彬传》:“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乃共树碑而颂焉。”
47寄人篱下
解释寄:依靠;篱:篱笆。依附在别人的篱笆下。原形容诗文创作因袭他人而无独创。现指依附别人生活;不能自立。
出处《南齐书 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48虚度年华
解释白白地度过年岁。虚:指没有收获、成就。
出处《忆邓拓 邓拓与人民日报》:“他认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虚度年华。”
49形容枯槁
解释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50乐天知命
解释天:天命;天的意志;命:命运。以听任命运的安排为快乐;并安于自己的处境。这是古代宿命论的思想。
出处《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51尽其所能
解释能:能力。把所有本事都用上。
52按劳分配
解释根据劳动的大小进行分配。
出处邓小平《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53各种各样
解释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54热情洋溢
解释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出处曹靖华《罗汉岭前吊秋白》:“对全世界来说,这些热情洋溢的报导,正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啊!”
55勤勤恳恳
解释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56游戏人间
解释指把人生当作游戏的一种生活态度。
出处明 何良俊《何氏语林 排调下》:“世传端明(即苏轼)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57各尽所能
解释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褒传》:“汉遭秦余,礼坏乐崩,且因循故事,未可观省,有知其说者,各尽所能。”
58乐于助人
解释很乐意帮助别人。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59淡泊明志
解释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0人生如寄
解释寄:寓居,暂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
出处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61寄人门下
解释寄:依靠。寄居在别人家中。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9章:“像她这样一个寄人门下的二十二岁的姑娘,目前的处境可想而知。”
62槐南一梦
解释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出处明 王錂《春芜记》:“正是只将桑海千秋事,付与槐南一梦中。”
63庄周梦蝶
解释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出处典出《庄子 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64乐天安命
解释见“乐天知命”
出处巴金《春》:“连她这个乐天安命的年轻姑娘现在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倒是觉新料想不到的。”
65家给民足
解释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衣食有余,家给人足。”
66浮生一梦
解释浮生:世事无定,人生短暂。指人生就像短暂的梦幻。
出处唐·李咸用《早秋游山寺》:“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清风朝复暮,四海自波涛。”
67蓬首垢面
解释头发很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出处《北齐书 任城王湝传》:“妃卢氏赐斛斯徵,蓬首垢面,长斋不言笑。”
68难以预料
解释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69酒色财气
解释指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秉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70人生如梦
解释人生就好象一场梦。比喻世事无定,生命短促。亦作“人生若梦”。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71庄生梦蝶
解释庄生:战国人庄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比喻梦中乐趣或人生变化无常。亦作“庄周梦蝶”。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72依人篱下
解释依:依附,依靠;篱:篱笆。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指依靠他人生活。
出处《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73浮生若梦
解释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出处庄周《庄子 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74灰不喇唧
解释令人生厌的灰颜色。
75寄人檐下
解释犹言寄人篱下。
出处清·陈维菘《贺新郎·乙卯元日》:“抖擞门丞秦叔宝,贝带璘斒光射,笑公等、寄人檐下。”
76游戏尘寰
解释犹言游戏人间。
出处清·程麟《此中人语·广寒宫扫花女》:“余雄服游戏尘寰,物色奇士,殊无知我者。”
77长生不死
解释生命长存,永不死亡。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辨问》:“长生不死,以此责圣人,何其多乎?”
78乱首垢面
解释犹蓬头垢面。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世文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79知命乐天
解释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出处《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80后福无量
解释量:限度,限量。将来的幸福无穷。
出处《后汉书·左雄传》:“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81倚人庐下
解释指依靠别人生活。
出处郭沫若《芭蕉花》:“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
82户给人足
解释给:丰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出处《晋书·颜含传》:“且当征之势门,使反田桑,数年之间,欲令户给人足,如其礼乐,俟之明宰。”
83自由主义
解释主张个人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看法或人生观
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
84浮生若寄
解释浮生:指人生变化不定。人生短暂虚浮无定,如同寄居世间。
出处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浮生若寄,大渐弥留。遗诲子孙,庶几薄葬。”
85浮生如寄
解释浮生:指人生变化不定。人生短暂虚浮无定,如同寄居世间。
出处唐·郑哲《女鬼记·孟氏》:“少年曰:‘浮生如寄,年少几何。’繁花正妍,黄叶又继,人间之恨,何啻千端。”
86会少离多
解释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出处宋 辛弃疾《蝶恋花 送祐之弟》词:“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87人生在世
解释指人生活在世上。
出处南朝·齐·萧嶷《遗令》第六卷:“人生在世,本自非常,吾年已老,前路几何?”
88红不棱登
解释令人生厌的红色。
89人生若寄
解释见“人生如寄”。
出处晋·陶潜《荣木》诗:“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90乐业安居
解释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出处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见如今四海无虞,八方黎庶皆丰富,乐业安居。”
91熊罴入梦
解释旧时用于祝人生子。
出处《诗经·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92击钟鼎食
解释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三国·魏·嵇康《卜疑》:“宁聚货千亿,击钟鼎食;枕藉芬芳,婉脔美色乎?”
93蹉跎自误
解释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长兄年力鼎盛,万不可蹉跎自误 。”
94麟趾呈祥
解释旧时用于贺人生子。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
95以一奉百
解释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出处汉 王符《潜夫论 浮侈》:“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96牛马生活
解释比喻饱受压迫剥削的非人生活。
出处邹韬奋《经历·高三分院》:“我所做的只是捐了一天的薪水所得,救济在日本纱厂里过牛马生活,罢工后饥寒交迫的中国同胞。”
97玉燕投怀
解释见“玉燕投怀”。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玉燕投怀》:“张说母梦有一玉燕自东南飞来,投入怀中,而有孕生说,果为宰相,其至贵之祥也。”
98得失荣枯
解释指人生的获得与丧失、兴盛与衰败。
出处元 沈和《赏花时 潇湘八景》套曲:“休说功名,皆是浪语,得失荣枯总是虚。”
99游戏人世
解释见“游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