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球人民都在胖?大原因不外乎不论穷国、富国,物质水平在这33年间一直都在稳步提高,很多人摄入的热量越来越多,同时运动也越来越少。“中国式肥胖”趋势一:中青年成年人中,男人变得比女人胖IHME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肥胖存在性别差异。虽然大家都在一起胖,然而发达国家是成年男人一直比女人胖,发展中国家则是成年女人始终比男人胖。为什么呢?对此,研究者就说,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妇女既需要劳作又需要照顾家庭,没有时间去管理体重。而在发达国家就相反,那里的男性会花更长的时间在电脑上,久坐不动。在中国,中青年男性比女性胖男性腰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就是中心型肥胖。《1993-2011年中国9省区成年人腰围分布变化趋势》这份科研报告就显示,在18年间里,18—65岁的成年人中,腰围均值男性从76.5厘米增至84厘米,女性从75.3厘米增至80.6 厘米,并且在2006年男性中心型肥胖率为22.5%,女性中心型肥胖率为21.7%,男性中心型肥胖率开始超过女性。成年男性的腰围均值在18年间上涨了7.5厘米,而女性是5.3厘米“中国式肥胖”趋势二: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率高,且不再局限于大城市中国的儿童超重、肥胖情况非常严重。
教育部牵头,官方每隔五年就会有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这是最权威的反映少年儿童体质的数据。根据此数据,1985-2010年25年间,中国儿童肥胖检出率从几乎为零。而2012年,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主办的《肥胖综述》月刊公布研究报告也显示,中国有12%的儿童超重,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 .5%)的四倍。这项研究还发现12.1%的中国青少年炎症发病率高,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而在美国只有8.5%的青少年存在这种情况。可见超重、肥胖对于中国青少年影响之恶劣。一直以来,人们的印象都是城市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是最高的,因为是“小皇帝”,过着比较优渥的生活。然而,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根据官方权威数据的研究发现,大中城市、富裕乡村是我国重要超重、肥胖流行区,以往认为“中国儿童肥胖主要在城市流行”的结论已过时。2005-2010年,肥胖在城市、富裕乡村全面流行。沿海大城市进入重度流行水平,其他大中城市和富裕乡村进入中度流行水平。内地中小城市及乡村将成为新的超重、肥胖增长点。恰好有一个佐证,杭州市2010年的一个官方调查就是,杭州学生肥胖检出率,城市男生为4.72%、女生2.34%:农村男生为9.26%,女生为6.82%。农村明显高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