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涤荡千古唯我汉唐猛士;
潮去潮来,泽沐八荒唯我中华武魂。
何谓中华武魂?大仁大义大智大勇大猛大狠大忠大烈大信大坚韧大根基大风流倜倘者是也。
1997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视工作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北京电视台影视部联合录制的22集大型纪录片《武之舞-中国武侠电影纵览》,对当时中国武侠电影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评述,非常具有收藏性。当时全国数千家电视台反复轮番播放,但鉴于当时的网络传媒不发达,没有人能共享出来,现在想求之而不得。
纪录片包含篇章:《武同舞》、《义薄云天》、《龙争虎斗》、《英雄讲》、《千锤百炼》、《以笑取胜》、《神怪篇》、《豪伙美酒》、《武以载道》、《武林群英》、《民心武魂》、《手足情谊》、《少年壮志》、《鬼斧神工》、《烈马狂歌》、《奴嘴英雄》、《丑怪图》、《视觉奇观》、《生死挚爱》、《侠朴柔情》、《刀枪箭战》、《血泪江湖》,共计22篇章。
序曰:
盖侠士,古为善武、轻利、搏命者。浮生于乱世,名噪于道衰。披轻裘,挟长剑,策烈马,引狂歌。或扶弱济贫,救人于“急难之事”;或除暴安良,解国于“困厄之时”。其言必信,其诺必诚,其行必果。固常以勇武取重于诸侯,以信义显名于天下。
鉴侠者之道,立乃立舍生取义之志,结乃结捐躯忘亲之情。今日慷慨赴危难,明朝热血酬知己,垂其丹心侠骨,上惊天地、下泣鬼神!
遥望古时,先有《史记》、《汉书》为侠列传,后有乐府歌辞颂其豪情,唐诗百首赞其英姿,至明清之际绿林豪侠已成文坛显客。从古至今,对侠客各持褒贬,兼有喜怒者众矣,是非功罪自有评说。
回首近代,国人承传侠义小说之正脉,生发出自立于世界影坛的武侠电影。其间自有妖孽滋生、神怪泛滥,然而,后继来者,竞在武侠世界中高扬华夏志士崇侠尚义之古风,挥写民族英豪彪炳千秋之正气。使中国武侠电影终成世界银海一道璀璨风景!
记得看这部纪录片《武之舞》大概是在1997年中央台播放的,时隔多年依稀记得那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一腔血,流不尽英雄本色……”无论从词曲上都堪称是经典,演唱者孙川真的唱出了那种中国武侠的味道。下面让我们在回忆一下《中华武魂》的歌词,如果可以,我们可以闭上双眼,静静的欣赏,细细的品味,带我们回到那个以武正气的年代……
轻裘长剑,烈马狂歌。
忠胆义胆壮山河。
好一个风云来去江湖客,
敢与帝王平起平坐。
柔情铁骨,千金一诺。
生前身后起烟波。
好一个富贵如云你奈我何,
剑光闪处,如泣如歌。
一腔血流不尽英雄本色;
两只脚踏过了大漠长河;
三声叹、叹、叹只为家园故国;
四方人传诵着浩气长歌。
难道这部《武之魂》真的成了绝响?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迫切的想寻求这部片子,这部讲述中国古代侠客、中国武侠电影的经典之作,仍然记得当时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应该是过年的时候,当时简直着迷了,片子所反映中国武侠电影中的经典片段,而且每个画面都似乎带我们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有走江湖、行侠仗义的年代。
“两只脚,踏破了大漠长河……”孤胆英雄,人世沧桑,时光流逝,笑傲江湖……我真的想不出用哪个词来形容,但是我想用哪个词都难以表达出那种气魄。我想当时看到这部片子的很多人都很想化身成为片中的主角,都想去体验一下策马长歌的感觉,这就是热血,这就是中华武术、中国武侠电影的魅力所在,只是时过境迁,我们叹息的是近些年来很少有让我们会热血沸腾的中国武侠电影,很少听到有韵味有气魄的武魂之歌。
“三声叹,叹,叹,只为家园故国……”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虽然很简单,但是却反映出我中华武术的精神,只为家园故国……回忆起当时的一个画面,一位中国武士抗着刀,落日黄昏中像远方走去……虽然看了让人感到一种凄凉,可是我知道那个画面的真的是太唯美了,而且我想也一定蕴含着很深的哲理,需要的是我们去感悟……
跨越了多少时间,穿越了多少年,可是我们依然有这么多朋友对这部片子有着无比深厚的情感,说明什么?这就是文化的积淀这就是我们中华武术的精神灵魂所在……
不论过了多少年,人始终要有一种精神支撑。每次听到《中华武魂》,就有说不出的热血沸腾。这部片子无论片头片尾都是极其的精彩,有个自己特别喜欢的镜头,是一个叫蔡晓仪的女子,回头,说话的一瞬间,因为天冷,看得见嘴角呵出的白气,那种浩气英姿,可谓是侠女身上一种味道的体现,看了着实让人着迷的……
“四方人传诵着浩气长歌……”我们中华武术的精神需要去宣扬,我们每个人留的血液都有一种激情,一种传承了我们先辈的侠肝义胆。忘不了《武之舞》中主题歌出现时的编配的经典画面:大漠西风,残阳如血,两男子逆光的剪影,一人长衫执剑,一人短衣负刀,大步向远方而去……看了总会让人想起,曾几何时,属于武侠也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注:本文节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