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日灼 电影应该相似音乐多过小说。
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影迷关注。
眼下,他正忙于《奥德赛》的拍摄工作,这部新片有望于明年暑期档和观众见面。
在此之前,有外媒整理了诺兰导演在各种场合推荐的44部影片以及短评,分享给大家。其中既有《2001太空漫游》这样的科幻圭臬,也不乏《细细的红线》等被低估的战争杰作,堪称一份穿越影史的大师片单。
《角斗士2》(2024)
诺兰点评:“《角斗士2》必须兼具重拍与续集双重身份。雷德利·斯科特以毕生功力平衡了原作的个体悲情与续集主题的扩张需求,这种对叙事基调的掌控堪称大师级。”
《爱乐之城》(2016)
诺兰点评:“《爱乐之城》对我而言是部非凡的电影,我看了三四遍,导演技艺令人叹服。”
《哥斯拉-1.0》(2023)
诺兰点评:“一部震撼的电影...机械设定令人沉浸。”
《过往人生》(2023)
诺兰点评:“过去几年最爱的电影之一。”
《塔拉德加之夜》(2006)
诺兰点评:“这是我会盯着看完的'遥控器杀手'电影之一,伟大喜剧的典范。”
《搭车人》(1986)
诺兰点评:“年少时从未质疑这部80年代惊悚片的逻辑,如今看来剧情简直随心所欲。但鲁特格尔·哈尔贡献了《银翼杀手》之外最迷人的欧式癫狂表演。”
《梳子》(1991)
诺兰在2015年,为奎氏兄弟动画进行策展,其中提到这部短片:这部梦境般的超现实短片,从瓷娃娃的视角探索了关于女性的想象力。”
《007之女王密使》(1969)
诺兰点评:“我最爱的邦德电影...《盗梦空间》多个场景受其启发。它完美平衡动作规模与浪漫悲剧,是系列中最情感丰沛的一部。”
《晒后假日》(2022)
诺兰点评:“为什么必须在影院看《晒后假日》?因为它本就是为大银幕而生的。”
《盗火线》(1995)
诺兰点评:“我从这部警匪片中汲取灵感...”
《八恶人》(2015)
诺兰点评:“这是何等了不起的创举,以绝妙的方式重现在影院观影的独特氛围与魅力。”
《极盗车神》(2017)
诺兰点评:“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调度堪称惊艳。《世界尽头》也是如此,那些打斗戏的编排方式让我着迷。”
《烈火战车》(1981)
诺兰点评:“《烈火战车》堪称杰作——恢弘的视觉呈现、精妙的多线叙事,加上刻意突破时代局限的配乐,将英伦特有的内敛风格推向极致。”
《生死时速》(1994)&《危情时速》(2010)
诺兰点评:夸赞《生死时速》是“倒计时式惊悚片”,而后者完美示范了"如何运用悬念机制来调控观众对叙事的情感反馈"。
《2001太空漫游》(1968)
诺兰点评:“那种被带入异世界的超凡体验令我终生难忘。”
《十二怒汉》(1957)
诺兰点评:“鲜有影片能像西德尼·吕美特1957年的法庭经典《十二怒汉》那样深入剖析男性间的互动张力。”
《异形》(1979)
诺兰点评:“雷德利·斯科特始终是我最推崇的导演之一,尤其在我年少时期。”
《西线无战事》(1930)
诺兰点评:“《西线无战事》最早也最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使人丧失人性。”
《坏时机》(1980)
诺兰点评:“罗伊格的作品以结构创新著称,但能在观赏这部影片时感受其卓越的摄影成就。”
《阿尔及尔之战》(1965)
诺兰点评:“一部永恒而动人的真实叙事。”
《银翼杀手》(1982)
诺兰点评:“《异形》《银翼杀手》彻底震撼了我,这些作品所构建的非凡世界具有令人完全沉浸其中的魔力。”
《第三类接触》(1977)
诺兰点评:“像《第三类接触》这样的影片,从一个家庭视角和极具共鸣的人文视角,探讨了人类与外星生命相遇的命题。”
《登月第一人》(2018)
诺兰点评:“这部作品以大师级的手法重现了航天计划,其极具说服力的物理细节与层层递进的沉浸式叙事,既确保了故事的可信度,又让查泽雷那激进且高度主观的视角逐渐展露,带给观众震撼的观影体验。”
《为了全人类》(1989)
诺兰点评:“这部作品堪称人类最伟大探索的珍贵影像档案。”
《海外特派员》(1940)
诺兰点评:“在《海外特派员》中展现的飞机海面坠毁场景,以其精湛的电影技艺,为我们《敦刻尔克》的诸多尝试提供了重要灵感。”
《贪婪》(1924)
诺兰点评:“一部绝世天才的失传之作。”
《打击惊魂》(1984)
诺兰点评:“鲜有影片敢如此孤注一掷地刻画绝境中的人性博弈。”
《失衡生活》(1983)
诺兰点评:“这部电影以震撼的影像记录了人类最宏伟的探索如何带来令人不安的后果。”
《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
诺兰点评:“那些精妙的阴影细节与天空独有的色调层次,在里恩的镜头下焕发异彩。”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1983)
诺兰点评:“鲜有影片能捕捉到大卫·鲍伊的神韵,而大岛渚这部战争题材作品,恰似为其才华量身定制。”
《大都会》(1927)
诺兰点评:“电影史上的关键试金石。”
《阿卡丁先生》(1955)
诺兰点评:“令人心碎地留存了威尔斯惊世才华的吉光片羽。”
《太空先锋》(1983)
诺兰点评:“它近乎完美,是美国电影史上的瑰宝,其伟大之处尚未得到充分认知,或许只因四小时的片长令人却步!”
《拯救大兵瑞恩》(1998)
诺兰点评:“这部影片的震撼力丝毫未减。”
《007之海底城》(1977)
诺兰点评:“《海底城》是我记忆里最早观看的电影之一。”
《雷恩的女儿》(1970)
诺兰点评:“纯粹的电影。”
《星球大战》(1977)
诺兰点评:“从目睹《星球大战》那一刻起,我的脑海里就只有宇宙飞船与科幻奇想了。”
《鳄鱼街》(1986)
诺兰点评:“片中呈现的,是电影史上最惊世骇俗的影像奇观之一。”
《日出》(1927)
诺兰点评:“这部作品证明了纯粹视觉叙事的无限可能。”
《超人》(1978)
诺兰点评:“难以磨灭的启蒙。”
《马布斯博士的遗嘱》(1933)
诺兰点评:“塑造超级反派的必修课。”
《细细的红线》(1998)
诺兰点评:“对战争的非凡诠释。”
《土京盗宝记》(1964)
诺兰点评:“若论风格至上的娱乐佳作,此片堪称典范。”
《生命之树》(2011)
诺兰点评:“在当代电影人中,马力克的作品具有罕见的辨识度,他的所有影片都存在着精妙的互文关联,那种鲜明的作者印记扑面而来,却又难以言传——因为其技法从不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