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决定要不要去相信一个人
佚名
2025-05-11 21:06:46
0

取决于和决定意思一样吗_取决于个人英文_一个人的决定取决于什么

昨晚,我在发布《》之后,极为罕见地没有回复任何留言。而是在静默中把各种各样的留言都放出来,我的想法是让大家看一下我不在场的情况下,读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会变成什么样子,以及人与人之间想法差异之大,人类彼此之间沟通成本之高。

如同你在留言区所见到的那样,除了赞美的声音之外,读者之间也爆发了争论。核心的问题是一个:林生斌先生值不值得信任?是的,他们在表述上不是那么说的。他们在讨论基金会是不是有问题,林先生的举动是不是有用意,此时此刻成立基金会是不是太急了,成立基金会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帮助世人还会为了对物业公司施压......在我看来,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同一个命题的不同体现形式,那就是林生斌先生的可信度问题。

不过,我们怎么做出判断呢?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一个人下判断都是基于了解,观察这个人在多年里的为人处事,看他对自己责任的态度,对自己诺言的履行情况,做事的执行能力和可靠程度,在发生利益冲突时选择的应对方式,在占据优势时对待弱势对手和合作伙伴的态度。从中,我们得到对于个人品格和个人能力的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决定了我们要不要去相信。

问题是,在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可能,需要我们在没有完备信息的条件下做出判断。我们可能只是认识对方一个小时,听别人聊过某个项目一个下午,在非常有限的了解程度下,我们就不得不去做出判断:信,还是不信。现在的例子,就是林生斌先生。对于他要成立的基金会,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篇讲述理念的文章,和一家律师行的背书;对于他本人,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微博视频、采访记录和他的一些个人表达。至于说这个人做过什么,为人是否正直、诚实、守诺,我们并不清楚。

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相信他的确存在风险;相不相信他,任何基金会也都存在风险。历史上看,那些在微博上攻击他的大V,不也是因为在微博上获得了海量的关注之后,心态一点点地发生了变化的吗?起初,他们不过是一个想要维权的记者,一个试图维护医师安全的医生,一个试图成为智者的大学老师。当他们拥有空前的关注之后,他们意识到了这种关注之后的巨大力量,因此沉溺于操弄人群的游戏之中去了。

至于说到各种各样的基金会,还记得方舟子的安保基金么?还记得王志安针对这个基金的穷追猛打么?还记得李亚鹏嫣然基金遭遇的质疑和满城风雨么?还记得壹基金连续发表声明回答各种猛烈诘问么?任何以慈善和公益为目的的基金会,天然地就要面对运营上的诸多问题。运营好一个这样的基金会,并不会比运营好一家公司简单多少。信任度是一点一滴艰难累积起来的,但是失去的时候也许只在一夜之间。原因是想要做好事的人,和能够做事的人,其实是两类不同的人。有良好的愿望,良善的目的,不等于拥有践行的能力。而能够认真执行,把事情做好的人,未必又能满足我们对所谓好人的期待。

因此,林生斌先生和他的基金会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打不了包票。承认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所必须的诚实态度。既然如此,怎样决定要不要相信林生斌先生?怎么决定要不要相信他宣称要做的事情?

答案是:去点一份外卖盒饭。

拿着这份盒饭,你仔细想一下:你认识种稻米的那个农民么?你能信任他么?你能确定他种植的时候没有用污染的水浇灌么?收获的时候没有在米里掺杂其他东西么?你认识菜农、牧民么?你能信任他们么?你能确认他们没有在蔬菜上使用农药和花费,没有在牲口饲料里添加生长激素和瘦肉精么?你认识炒菜的大师傅么?你认识餐馆的老板,你去过那家餐馆么?那家餐馆有营业地址么?卫生达标么?你认识快递员么?你确认饭盒的材质是无毒无害的么?你确认餐具加工厂没有在木材里使用超额化学制剂么?

你什么都不知道,你什么都无法确信,但是,你还是拿起盒饭吃了。一堆你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服务于你,你最终选择了相信陌生人。为什么?只是因为你饿了?不对的,你选择陌生人是因为你多多少少相信商业逻辑和自由市场。你知道在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在跑冒滴漏,都有人在打马虎眼,但你知道最终的产品---那份盒饭还算过得去。因为真有任何一个环节上出了大问题,会连累上下游的所有人,为所有人增加了额外的麻烦和支出,因此市场会自动做出调节,在利润、质量和安全之间做出动态平衡,同时逐出那些不愿意遵守规矩,带来麻烦的合作商作为惩罚。

而对于你来说,你明确地知道一点:纵然你不知道整个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但是你知道在自己这一端支付的钱越多,最后得到的盒饭质量就越好;同时,你也知道你的投诉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在多大程度上会伤害到商家,他们有多大意愿履行自己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承诺,以及平台会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你的投诉。你对陌生人的信心,就来自这里。

回到林生斌先生的基金问题上来。他通过律师事务所公开发布了声明,而且主动自己套上了三条锁链:1、不在批准前接受任何捐助;2、基金不对社会大众进行公开募集,而是采取私募形式;3、基金和6.22火灾善后处理无关。这就是一个商业社会里,一家公益基金能做到的最安全的形式。它需要政府部分批准,不针对大众进行公募,和火灾善后做切割。那么,这么一个基金,对于今天转发、赞美或者肯定它的人来说,对于未来的社会公众而言,能够造成潜在损失是什么?只要它履行了它的承诺,意味着它在规则之内运行,潜在的损失是什么?

在这个阶段,这个基金和一份外卖盒饭有多大区别?盒饭你起码还花了钱,这个基金没打算对你进行私募。

那么,之前提到人心易变又怎么说?信任和信任并不同,亲人爱人朋友之间的信任,和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并不一样。前者的信任是可以把自己的背交给对方,而后者却是脆弱而短暂的连接,等待着时间的考验。因此,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有“两个一”作为原则。

第一个一,叫做“一次机会”。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永远只给一次机会,一旦破坏了,信任就归零,不用再想第二次了。一次都不给,建立人际关系的成本就太高;只有一次,建立人际关系最有效率。无论今天一个陌生人说了什么,做到了什么,一次欺骗、一次违约、一次失信,信任归零。

第二个一,叫做“睁一只眼”。人性不堪考验,人心易变。因此,无论今天一个陌生人的表述如何打动你,他做的事情如何感动你,也无论你怎样泪眼婆娑,内心一片汪洋,永远要睁开一只眼睛盯着他。看他要做什么,看他说的和他所做的事情之间有没有裂痕,看他的真实行为真正指向哪里。在事情有了变化的端倪时,能立即发现异动。

是的,今天我们都对林先生的遭遇深表同情,为林先生的决定深表赞赏,甚至是深深感动,愿意选择相信。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信任随时可能消失,取决于林先生自己。同时,我们也永远有一只眼睛看着他,看他是否言行一致,依然值得我们去信任。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度繁忙的商业社会里,没有功夫去揣摩人心,也没有时间去分析一个陌生人的心理和动机。对于任何具体的个人,信任与否只应该考虑:他是否言行一致,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他是否愿意主动自觉地接受规则的束缚,并且可以验证这些规则是否得以认真执行?我们自己发生错判之后的风险评估。

人生很短,但有太多人在别人身上花了太多时间,就像可以永远活下去一样;世界很大,但有太多人在人心上花了太多时间,就像是生活在小村庄里一样。

题图摄影:Lenka Novotná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取决于个人英文_一个人的决定取决于什么_取决于和决定意思一样吗

香格里拉松茸,2017年7月13日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相关内容

怎样决定要不要去相信一个人
在一个现代商业社会里,如何决定要不要去相信一个人?如何把人际关系判...
2025-05-11 21:06:46

热门资讯

法国啄木鸟系列MarcDorc... 如果你是一名老宅男,老司机,那么啄木鸟这种知名片商的名字你一定听过,法国啄木鸟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公...
抖音十大网红美女 抖音最美女主... 抖音十大网红美女 抖音最美女主播排行榜 盘点抖音超好看的小姐姐抖音上聚集了众多美女网红,下面就是一份...
江嘉敏大胆艺术照曝光:真空上阵... 本文编辑剧透社:issac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发现抄袭者将进行全网投诉TVB知名女星,有“是非精”之称...
挑战八卦1000位明星之:虞书... 挑战八卦1000位明星之:虞书欣,丁禹兮,白鹿,王鹤棣,张凌赫,赵露思,刘宇宁
翁青雅疑似男友发声引爆社交圈,...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则关于翁清雅的疑似前男友发声的消息,一时间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这位疑似男友的发言...
麦琳评论区再沦陷!买熏鸡嘲葛夕... 广大观众终于被麦琳——李行亮的老婆,逼疯了!《再见爱人4》杨子+黄圣依的流量,都不如麦琳买两只熏鸡干...
陈昊宇与李斯丹妮的黑历史大曝光... 近日,陈昊宇与李斯丹妮这两位炙手可热的年轻艺人又一次成为热议的中心——这一次,不再是他们的作品或活动...
陈奕迅的富士山下的歌词到底讲的... 陈奕迅的富士山下的歌词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这首歌大概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情侣分手后,女孩依旧对男孩念念...
BIGBANG全员重聚MAMA... 天团BIGBANG,他们即将在MAMA(Mnet Asian Music Awards,即Mnet亚...
1998年发行的十大歌曲 98... 1998年发行过不少经典歌曲,同样在98年也有不少热门流行歌曲,时至今日依旧被人传唱。下面Mai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