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生活与创作:从奥尔巴尼到美国各地的文学之旅
佚名
2024-12-31 23:08:08
0

露出洛丽塔前人的照片_中国风洛丽塔似人_91洛丽塔人前露出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

非常个人化的与非个人化的

——《纳博科夫传》代译序

文 /刘佳林

多么令人高兴呵,室外大雪纷飞。

遮蔽我对草坪的瞥视,高高积起,

使得床椅恰好矗立在皑皑白雪上,

矗立在外面晶莹明澈的大地上!

当我在奥尔巴尼安顿下来,看到卧室外那厚密而晶莹的积雪时,脑际萦绕的就是谢德的这几句诗。待到雪季结束,我也会从这里向东走、向西走,去坎布里奇,去伊萨卡,去美国更远的地方,去看看纳博科夫曾经生活、写作、捕捉蝴蝶的地方。

只有到了奥尔巴尼,我才恍然明白,纳博科夫何以会在《普宁》中将松鼠作为一个重要意象来写。即使是冰天雪地的季节,你仍能到处看到那些可爱的、拖着长尾巴的家伙,墙角边,雪地里,枯树梢,甚至图书馆的墙壁上,一声不吭,却忙个不停。这是纽约州冬天里最活跃的小生灵,冰雪世界因此有了许多生气。我也才终于体会到,纳博科夫何以那么在乎楼上下的声音。美国的小城镇非常安静,许多房子都是木结构,走动时地板会发出吱呀声,白天也好,夜晚也好,你只有蹑手蹑脚才不会妨碍到邻人。那么,那些蜿蜒的公路、人造的风景、废弃的矿镇、汽车旅馆、学院政治等等又如何呢?

美国对纳博科夫来说太重要了:这里是他的避难所,是他最终放弃俄语而改用英语写作的地方;他在这里第一次发现了新的蝴蝶品种,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他在这里写下了那些著名的文学讲稿,翻译、评注了备受争议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更重要的,他在这里创作了让他名扬天下的《洛丽塔》;美国还为《微暗的火》,为《阿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如果没有来到美国,纳博科夫终将只能在狭小的俄国流亡圈内获得一些声名,甚至可能会在集中营里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像他的弟弟谢尔盖和朋友丰达明斯基一样。因此,纳博科夫说美国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他像“亚利桑那州的四月一样,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这一点也不夸张。尽管1959年后纳博科夫去了欧洲,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美国公民的身份,而且欧洲期间的重要创作活动都离不开美国。纳博科夫的后半生,是名副其实的“美国时期”。

中国风洛丽塔似人_露出洛丽塔前人的照片_91洛丽塔人前露出

纳博科夫1958年在美国纽约州伊萨卡

相对于俄罗斯时期,纳博科夫美国时期的生活要显得平静许多。没有了彼得堡街头、塞瓦斯托波尔港口和柏林演讲大厅里的枪声,没有了通货膨胀下的生活压力,没有了法西斯的恐怖和二战的阴霾,也没有了“当时年少春衫薄”的风流与冲动,纳博科夫的人生进入一种“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阶段。即使1958年刮起了“《洛丽塔》飓风”,纳博科夫也只是辞去了教职而已,在美国、在欧洲,他仍然坚决地活在他的蝴蝶和他的艺术世界里。博伊德知道,对于美国时期的纳博科夫来说,需要的只是忠实地把握传主生命之流的全部长度、宽度与深度。猎奇翻新,捕风捉影,甚至试图在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母亲之间建立联系,那纯粹是为了制造耸人听闻的效果,是一个严肃的传记家所不屑的事。

因此,博伊德继续以一种准确而从容不迫的笔调追踪纳博科夫在美国和欧洲的生命轨迹,去还原他的那些梦想与事实,因为如果历史像纳博科夫所说的那样是梦想与尘埃的话,那么生命就是种种有待去实现的梦想和无数尚未化作尘埃的事实。像在“俄罗斯时期”中一样,博伊德在这一卷里对纳博科夫的生平事实做了极其详尽的叙述,他不断的搬迁,他的艰难求职,他的捕蝶与写作活动,他跟威尔逊友谊的始末,他与出版商、采访人及传记家的交往,他的疾病与去世等等。在复制传主丰富的生命史时,博伊德主要围绕纳博科夫的三种身份来组织材料:教师、科学家和作家。流亡西欧期间,纳博科夫只是偶尔扮演家庭教师的角色,而到了美国,大学执教却是他差不多二十年的规定动作,他先后在斯坦福暑期学校、威尔斯利学院、康奈尔大学讲授俄语和文学,并在哈佛大学讲过一学期的《堂吉诃德》等,直到1959年初离开康奈尔。对鳞翅目昆虫的爱好伴随纳博科夫的一生,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的研究工作、美国西部及欧洲捕捉蝴蝶的活动、对艺术中的蝴蝶进行探讨等耗费了纳博科夫的许多时间。而文学创作包括翻译活动则是纳博科夫一生的主题。博伊德对这些方面既分章重点叙述,又巧加穿插安排,从而为我们呈现了纳博科夫这个生命统一体的既相互交织又彼此阐发的多个侧面。

91洛丽塔人前露出_露出洛丽塔前人的照片_中国风洛丽塔似人

纳博科夫对鳞翅目昆虫学的研究

无论是叙写鳞翅目昆虫学研究活动、教学活动还是艺术创作活动,博伊德始终注意揭示纳博科夫那些非常个人化的特征,正是这些个人化的内容成就了纳博科夫这个独特的生命现象,他那独立不倚的个性首先体现在这里。与专业的昆虫学家相比,纳博科夫缺少学位头衔和必要的知识训练,但他把自己的研究集中于鳞翅目锤角亚目中的一个属即红珠灰蝶,因为用力精勤,所以常常带来新的发现并形成可以广泛运用的原理。他将蝴蝶的性器官标本放在瓶子里以获得一种三维效果,他通过点数蝶翅的鳞斑行列来确定新的分类原则,甚至尝试借助艺术史中的蝴蝶来研究这一昆虫的进化现象。

纳博科夫的鳞翅目昆虫学研究与他的文学教学活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执教康奈尔期间,纳博科夫曾问同事福格尔,有没有就李尔王那些小狗的名字向学生提问。而类似的问题充斥着纳博科夫的文学课堂。讲完《曼斯菲尔德庄园》后,他会问学生:朱莉娅在姐姐的婚礼后立即做了什么?普赖斯先生的日报花费了他多少钱?在关于《荒凉山庄》的考题中,他要学生跟踪戈匹先生的踪迹;同样,在测验《包法利夫人》时,他请学生勾勒那个半瞎的流浪者的足迹。他会让学生描述卡列宁夫妇卧室中的墙纸,讨论福楼拜对“以及”一词的使用,并提请读者注意果戈理《外套》中“甚至”一词的反复。至于大家所熟知的诸如《安娜·卡列尼娜》中描写的莫斯科—彼得堡夜班火车车厢的格局如何,《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的究竟是何种昆虫,《尤利西斯》中那个穿胶布雨衣的人是谁,等等,就更不用提了。所有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纳博科夫式的问题,曾经困惑甚至惹恼了许多读者。

纳博科夫的写作更是对细节问题一丝不苟。他不愿意更改《说吧,记忆》中所描绘的“尚普兰号”轮船烟囱的颜色,他会跟《纽约客》的编辑就“鹅掌楸”一词的声音及其在《兰斯》中的重要性详加讨论,他要出版社在制作封面配图时必须注意普宁的头、鼻子、嘴唇、下巴的形状以及眼镜、领带的式样。他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时拒绝采取“铿锵”的诗体翻译,宁取貌似笨拙但字字忠实的直译;他详细交代普希金时代的动植物、服饰及手势;当普希金结束诗篇、说从初次见到奥涅金及达吉雅娜时起,“许多许多的日子”已经逝去,纳博科夫在评注中精确地指出:“三千零七十一天(1823年5月9日—1831年10月5日)。”

为什么如此注重细节?纳博科夫相信,每个个体,每个生灵,每部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个世界。就像物质世界是由无限微粒构成的一样,各种生命现象和艺术现象也是由大量非常个人化的事实与细节构成的,价值与美首先就体现为这种独特性,它是可以被非个人化地分享的前提。对生命、对艺术的尊重与热爱首先就是对这些独一无二的事实与细节的尊重与热爱。所以,纳博科夫坚决反对从各种外在的、现成的、一般的观念入手来理解生命、理解艺术,因为那是对生命与艺术之独特性的漠视,是通过虚假的非个人化来抹杀真正的个性。他在讨论戏剧创作时曾说:“生命的花样是独特的,特定个体的悲伤与热情都遵循着他的个性法则,而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些戏剧的法则。”戏剧艺术在力图表现个性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程式化的东西,这些程式反而妨碍了真正的个性表达,唯有不受程式(艺术的、观念的)的制约,留心真正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我们才能把握独特的生命,才能创造富有独创性的艺术。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种种现成的观念来武装自己,我们持着“一般观念”那破烂不堪的护照,洋洋自得地从一个无知的领域跑到另一个无知的领域,纳博科夫将这种状态斥之为“庸俗”(poshlost)。“庸俗”是纳博科夫刚到美国不久通过《尼古拉·果戈理》的写作而引入英文的一个俄文词,其基本含义是指文化、社会、政治等现象中普遍存在的低级趣味。纳博科夫说:“一个庸俗之人是这样一个成年人,其兴趣具有物质的、平庸的特征,其心智是由他或她所处的群体及时代的陈腐想法与老套观念构成的。”应该说,纳博科夫对庸俗的批判不仅是一种道德姿态,也是一种美学姿态,因为在文学鉴赏活动中,人们也经常喜欢用一般化的观念与理论演绎去代替具体的、感受性的阅读行为,用故作高深、自鸣得意的理论语汇来掩饰自身迟钝甚至匮乏的审美能力,来钝化读者的感受力、观察力与想象力。纳博科夫不但在科学研究中留意细节,而且通过文学教学与写作活动提醒他的学生与读者,“文学,真正的文学,并不能像某种对心脏或头脑——灵魂之胃或许有益的药剂那样让人一口囫囵吞下。文学应该给拿来掰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你才会在手掌间闻到它那可爱的味道,把它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细细咀嚼”,“一本书就像一口结结实实塞满了东西的大箱子。海关官员不过插进一只手去,例行公事般地掏一下,而觅宝的人则不会放过每一根线头”。总之,就是要关注文本的每一个细节。纳博科夫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注意细节、玩味细节、欣赏细节,他的学生说,“他教会了我如何阅读”,这是对纳博科夫作为文学教师的最高评价。

露出洛丽塔前人的照片_91洛丽塔人前露出_中国风洛丽塔似人

躺在床上的纳博科夫在一个笔记本上写作

对细节的关注不但可以把我们从一般观念的烂泥塘中拯救出来,还能把我们带向更高的审美境界。因为按照纳博科夫的理解,现象世界也好,艺术世界也好,它们不但包含了无限丰富的、本身已经非常珍贵的细节,而且这些细节隐含着丰富的意义,细节之间存在着各种隐秘的联系与花样,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揭示。发现、揭示的过程充满了挑战性,所以纳博科夫呼唤优秀读者。他曾对优秀读者下过一个定义:“优秀读者是有想象力、记忆力、词典和某种艺术感的人。”词典帮助我们理解构成文本的每一个字词,记忆力帮助我们记住文本中的纷繁细节,而艺术感和想象力则能够让我们在这些细节之间建立联系,发现花样,揭示其中蕴藏着的丰富意义。想象力是一种超越自我与当下、在他人与非时间性的存在状态进行思考的能力,是一种可以培养与锻炼的审美能力,关注细节,努力寻找细节之间的关联与花样,就是想象力的训练。因此,阅读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

纳博科夫的小说艺术就是细节的艺术,博伊德深谙这一点,因此在单章论述纳博科夫的作品时,他经常围绕细节来行文运思。博伊德的文本分析堪称小说细读法的范例,他让我们深悟到细节之于纳博科夫小说的决定性意义。解读《普宁》时,博伊德逐章分析“松鼠”这一反复出现的意象及其在诸多语境中的所指,并揭示出该意象与小说的主题“痛苦”之间的联系:“《普宁》的每一章都反复出现松鼠的花样,这似乎在暗示针对人类痛苦问题的种种可能的形而上的答案。”分析《阿达》时,他不但对小说开头所展示的一个植物标本集中的众多支离破碎的细节详加阐发、建立联系,从而还原出一个纠缠的三角恋故事,并揭示出男女主人公范与阿达的真实身份,而且还拈出另一个贯穿整部小说的细节:“早晨”。从1884年阿迪斯的第一个光辉的早晨,到1922年蒙特鲁的最后一个早晨,范与阿达的爱与恨、分与合都跟无数个早晨相关。

也许,对读者来说更值得一提的是博伊德在《洛丽塔》中所发现的细节的意义。《洛丽塔》是一个非常富有欺骗性的文本,亨伯特的第一人称叙事及其在叙事过程中流露出的对洛丽塔的爱,常常导致许多读者将《洛丽塔》视为亨伯特真实、坦诚的自白与忏悔。同时,为了增加小说的欺骗性魔力,纳博科夫又将自己的许多才能比如细腻的观察力、对词语的驾驭力、无限丰富的意识活动以及强烈的感情等赋予了主人公,因此亨伯特很容易俘获并左右读者的判断力。《洛丽塔》有一段极为动人的场景,即亨伯特从山路俯瞰山谷的场景,当时下面充满了玩耍的孩子们的声音:“我站在这高高的斜坡顶上倾听那悦耳的震颤,倾听那矜持的窃窃私语中间迸发出的不相连的喊叫,随后我明白了那令人心酸、绝望的事并不是洛丽塔不在我的身边,而是她的声音不在那片和声里面。”包括像阿佩尔这样的优秀读者都将亨伯特这一顿悟的时刻视为他的“道德升华”,但纳博科夫坚持认为,亨伯特是一个恶魔,而《洛丽塔》却又是道德的。

露出洛丽塔前人的照片_91洛丽塔人前露出_中国风洛丽塔似人

《洛丽塔》英文版封面

博伊德通过仔细比较“着魔的猎人”旅馆(亨伯特最终在这里猎获洛丽塔)及帕沃尔府(亨伯特在这里杀害奎尔蒂)两个场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大量细节上的相似性,比如亨伯特两次前一晚都在帕金顿度过,两次夜里都没有睡着,都曾打长途电话去奎营地或“奎”府,都准备了药品或弹药且两者都失效了,在向猎物扑去前两次都把钥匙放到口袋里,甚至两个场景都包含了对反犹主义的暗示。小说为何要安排这些细节来建立两个场景的高度相关性呢?博伊德认为,纳博科夫是想以此说明,“两个场景都有同样的随心所欲的浪漫感,同样的对自我满足的奋不顾身,甚至不惜牺牲另一个人的生命”,也就是说,从占有洛丽塔到杀害奎尔蒂的整个时间里,亨伯特的道德品质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个被亨伯特精心安排在小说结尾、容易误导人的“动人”场景,其实早在三年前就发生了,“山腰上的‘道德升华’之前、之中、之后的三年时间里,他都念兹在兹地咀嚼着将那个抢走他洛丽塔的人杀死所带来的‘无法忍受的极乐’。既然另有甜蜜满足的压力在前面隐现,他就仍旧像过去一样执迷不悟,仍旧像过去一样闭目塞听。当他一路追踪洛丽塔到‘着魔的猎人’时,他忘记了她是一个在他的‘需要’之外有着自己的存在的人;当他一意孤行地追踪奎尔蒂到帕沃尔府时,他忘记了奎尔蒂有着同样的情形。亨伯特的做法表明,时过境迁之后再把道德意识化作真诚的悔恨,是多么容易,而事先控制自己不要把他人踩在脚下,又是多么困难!”博伊德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对时间的先见与后见之对比始终是《洛丽塔》强调的重点,这绝对是道德的。”

纳博科夫曾这样描述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在那无路可循的山坡上攀援的是艺术大师,只是他登上山顶,当风而立。你猜他在那里遇见了谁?是气喘吁吁却又兴高采烈的读者。两人自然而然拥抱起来了。”显然,在对《洛丽塔》文本细节的解读活动中,博伊德与纳博科夫在山顶上拥抱了起来。

中国风洛丽塔似人_露出洛丽塔前人的照片_91洛丽塔人前露出

《说吧,记忆》中译本封面

分析《说吧,记忆》中纳博科夫对个人生平的处理手法时,博伊德说:“纳博科夫不因为他的生平惟其是他的生平,别人就该关心或感兴趣。他的目的不是要讲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是要创作这样一个作品:能借助其艺术性的安排表达最深刻的信念,远比最厚重的轶事性回忆录更丰富。”同样,在铺陈纳博科夫丰赡的生平细节时,博伊德内心也很清楚,它们固然是构成传主独特自我的重要成分,是一部人物传记必不可少的内容,但传记家无权因此就要求读者必须对这些花岗岩一般的、非常个人化的方面加以关心或感兴趣。像小说文本中的细节如果能与其他细节及人物、场景、情节、主题等发生联系、形成新的花样,就会发出更夺目的意义的光辉一样,个人化的生平故事如果能与非个人化的艺术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对一个作家的生平叙述也就会获得更多的合法性,赢得更多的关注。

早在撰写《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时,博伊德已经对此心领神会,他用生活与艺术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观念来驾驭整个传记的材料组织及叙事活动。“美国时期”继续贯彻这样的思想。他详细叙述纳博科夫巡回演讲时误了班车的经历,让读者想起了那个自作聪明、结果坐错了车的普宁;他反复描写纳博科夫几乎每年都要进行的西部捕蝶之旅,这是对亨伯特驾车带洛丽塔走遍美国48个州的预告与重放;他对纳博科夫记录一次食物中毒的文字全文照抄,相信读者会明白《微暗的火》中格拉杜斯到纽卫镇时突然腹泻的素材来源;他不怕琐碎地交代纳博科夫去欧洲时所乘轮船的图书室,欧洲期间走访的博物馆,跟薇拉、跟妹妹的拼字游戏,最终这些都在《阿达》中得到再现;他追踪纳博科夫在瑞士期间住过的旅馆、爬过的山坡,结果我们在《透明》中产生了似曾相识的阅读感受。至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翻译、评论、注释活动对《微暗的火》之结构的启示,纳博科夫的儿子、妻子对《透明》、《瞧,这些小丑!》人物塑造的贡献等等,就更不用说了。

与“俄罗斯时期”不同的是,博伊德在这一卷里似乎有更大的野心,他想给我们展示一个作家的想象力是怎样将非常个人化的生活经验与观察化作非个人化的艺术作品的。他像《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中所说的那个画家一样,要给人们看的不只是一幅风景画,而且是一幅表现如何用多种方法描绘风景的画,那是一种当着观众或读者的面在生成的艺术。博伊德的这种野心仿佛受到了某种神灵的默示,同时本身又是想象力的出色表演。纳博科夫创作时就像他笔下的谢德那样,“边了解边改造这个世界,接收,拆散,就在这储存的过程中重新把它的成分组织起来,以便在某一天产生一桩组合的奇迹,一次形象和音乐的融合,一行诗”。

中国风洛丽塔似人_91洛丽塔人前露出_露出洛丽塔前人的照片

选自《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1940-195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纪念碑丛书,2019年7月),有删节。

来源 |飞地Enclave(ID:feidi_app)

布赖恩·博伊德的四卷本《纳博科夫传》,已被纳博科夫研究杂志创始人誉为“所有纳博科夫研究的基石”。这部传记,不仅得到了纳博科夫夫人薇拉·纳博科娃的高度认可,更得到了纳博科夫爱好者及欧美文学评论家们的一致认可,认为这部传记是“纳博科夫作品所能有的最优秀的导读”,它“既是一丝不苟的学术研究的范例,也是想象力丰富的文学批评的典型”。

本书前两卷书写的是俄罗斯时期的纳博科夫,布赖恩·博伊德从纳博科夫的家族史与其童年写起,复原了纳博科夫在圣彼得堡、克里米亚、柏林、巴黎的生活场景,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来描述纳博科夫哲学观的发展轨迹及其艺术创作的影响;后两卷以从容不迫的笔调追踪纳博科夫美国时期的生命轨迹,以及纳博科夫后半生的生活史和交往圈,并以精细的手法对纳博科夫的重要著作进行了文学分析,成为了纳博科夫研究绕不开的文献级著作。

作为纳博科夫研究的权威学者,布赖恩·博伊德除去四卷本传记之外,还编有三卷本《美国图书馆中的纳博科夫》、关于自身如何书写纳博科夫传记的《跟踪纳博科夫》,与他人合编的《纳博科夫的蝴蝶》和《诗歌与译文》等著作。此外,他还撰有关于《微暗的火》、《阿达》的研究著作,参与建设关于纳博科夫的学术网站“阿达在线”。

2014年,布赖恩·博伊德与奥莉嘉·沃罗尼娜合编了纳博科夫写给妻子的书信集《致薇拉》;2019年,再度编辑了由纳博科夫散佚的随笔、评论、书信和访谈等组成的《思,写,说:未结集随笔、评论、访谈及致编辑书信》。另外,他还帮助意大利阿德尔斐七星诗社出版社和西班牙银河出版社编辑纳博科夫全集。目前,布赖恩·博伊德正在撰写另一部传记《卡尔·波普:发现之历险》。

2019年,布赖恩·博伊德以视频的方式参与了精装修订版《纳博科夫传》的新书发布会,问候中国读者们和纳博科夫迷们。下文为视频讲话的译文,由《纳博科夫传》译者、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佳林翻译。

布赖恩·博伊德:

纳博科夫夫人为何让我撰写纳博科夫传

问候中国!

我很高兴,我的纳博科夫传中译本得以修订面世!三十年前,这部传记首先以英语出版,它在上海的再版,说明它受到欢迎,没有被取代。我想告诉大家,我写这部传记的起因和过程。

我为什么写这部传记?

因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认为,纳博科夫是除莎士比亚之外最激动人心的作家,是最为取之不竭的作家,他给予优秀读者的最多,要求优秀读者的也最多。我认为,人们往往欣赏他作品迷人的外表,而对其隐藏的深度却浑然不觉。我想争取尽可能多的纳博科夫读者,请他们一起来探索这些深度。

在过去,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纳博科夫学者能够依据的他的生平细节很少。自从他将他的第一批文件交给国会图书馆后,他的档案调阅就要受到五十年的限制,而薇拉·纳博科娃却允许我接触全部的资料。我想让纳博科夫学者都能接触到这些档案中所有最重要的信息,能够接触到那些认识纳博科夫的人对他的回忆。

我还想让所有热爱传记的人,所有热爱丰富生平的人,能够了解纳博科夫的生活,因为他的生活太迷人了。他先被祖国逼迫流亡,又被希特勒逼迫流亡,第一次流亡时,他出色地掌握了俄语;第二次流亡时,他又不得不要驾驭英语。他失去了大笔的财富,过了四十年贫穷勉强的生活,直到《洛丽塔》出乎意料地成为畅销书,让他再次富有。他是一个很能激励读者的人,面对厄运,他抖擞精神,他把一生献给了他的艺术和科学。

露出洛丽塔前人的照片_中国风洛丽塔似人_91洛丽塔人前露出

《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1899-1929》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

我怎么写这部传记?

我在多伦多写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纳博科夫的那部最长的、很复杂的小说《阿达》的。研究过程中,我想把纳博科夫的全部作品做一个梳理,结果发现,现有纳博科夫文献书目问题很大。完成论文后,我想,如果我能编一本完整的书目,把所发现的纳博科夫写作每部作品时的背景材料都加进去,我也就能对现有的那部纳博科夫传进行弥补,那部传记罔顾事实,竟然相信推测和影射。

于是在回新西兰之前,我去了美国东北部几家主要的图书馆。纳博科夫一直主张,作家应该把手稿毁掉,唯有定稿才重要。于是,学者们肤浅地认为,不应再期待有什么发现,可我却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等地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材料。

我读了十年的书,弄得一文不名,学业结束后又不再有奖学金,于是就买了一张“灰狗”月票(“灰狗”是一家私人经营的全美大巴公司,大多数时候,乘客都是那些买不起机票或汽车的人),这样就可以在一个月内无限次地乘坐灰狗汽车,真是太便宜了。为了省点住宿费,我把汽车当成了旅馆。举例说吧,我整天都在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工作,也没有必要在第二天去另一家图书馆,但我还是会坐上一辆南下的州际长途汽车,在车上整理白天的材料直到深夜,凌晨两点下车后,再乘汽车北上,在图书馆开馆前赶到那里。不能说气色很好,也谈不上干净,但因为年轻,还是劲头十足。我这样过了差不多两个月。

早两年前,我把论文的第一、二章寄给了卡尔·普罗弗。普罗弗是美国的俄裔学者,他在美国重新出版纳博科夫的俄语作品,同时写作、编辑自己关于纳博科夫的论著,还创办了一本俄罗斯文学刊物。他把我写的章节寄给了薇拉·纳博科娃。他告诉我,她非常喜欢。因此,论文完成后,我把完整的论文寄给了她。就在我准备飞回新西兰时,我接到薇拉的来信,邀请我去做客。于是,我没有直飞太平洋,而是飞往了欧洲,在那里待了四天,没完没了地问了许多问题。

她告诉我,我的博士论文是纳博科夫研究中最出色的成果。批评家们谈论纳博科夫已经差不多六十年了,而我当时才26岁,听到这样的话当然很开心了。因为我在美国的多个档案馆里做过研究,她发现,我对纳博科夫了解很多,她认为除了她以外,没有人会知道这些。两个月后,她请我帮她为纳博科夫的档案编目。于是,在接下去的两年里,我愉快地做了这份工作(是付费的)。她承认,她天性多疑,但她渐渐地信任了我。我问她,我是否可以写纳博科夫传,她答应了。

中国风洛丽塔似人_露出洛丽塔前人的照片_91洛丽塔人前露出

布赖恩·博伊德在书房录制问候中国读者的视频

关于这部传记

我有一些最为自豪的记忆

当我把传记中的一章《作家纳博科夫》寄给薇拉·纳博科娃时,她说她一直希望有人能够把他的创作说清楚,现在我把她想说的都说出来了(尽管我的一些阐释也曾引起我们之间愉快的争执)。1991年,薇拉暮年时,她的视力下降,捧书都很吃力,却一直把我的传记第一卷放在床头,每天都要重温它。

几年后,纽约的一位文学家写道:“多亏了博伊德的传记,纳博科夫才得以复活。”第一份纳博科夫研究杂志的创始人把这部传记称为“此后所有纳博科夫研究的基石”。

这是我的书房,是我差不多四十年前写作纳博科夫传的地方。我给你们看看,我收藏的纳博科夫作品集,我关于纳博科夫的书,研究纳博科夫的著作,《纳博科夫爱好者》,《纳博科夫研究》,发表纳博科夫作品的俄文期刊、报纸等等。这个书房里不都是纳博科夫,但许多书都跟纳博科夫有关。

来源 |新京报书评周刊(ID: ibookreview)

和鸣记 |纳博科夫

↓请点击以下蓝字阅读:

和 鸣 记

宜言饮酒

相关内容

探索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
“纳博科夫不因为他的生平惟其是他的生平,别人就该关心或感兴趣。他的...
2024-12-31 23:08:08

热门资讯

全网爆火的“幽灵娘”cos到底... 只是短短数日,网络上就出现一大群模仿“幽灵娘”小姐姐的cos作品,其中不乏一些拥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
知名coser博主漫展遭遇跟踪...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众多二次元爱好者喜爱的聚集圣地,每到有大型漫展举办的时候,总有许多人不辞万里的从国外...
盘点5个高难度cos的动漫人物... 导读:盘点5个高难度cos的动漫人物,美女还原章鱼哥连避孕套都用上了?随着动漫文化以及动漫产业的发展...
漫展,皮套胶衣COS弊端繁多,... 导语:如今二次元文化已经逐渐流行起来,越来越多小伙伴都加入到各种宣传活动中,为二次元发展贡献自己绵薄...
天塌了!二次元女神桥本环奈被爆... 一直以来被全网誉为“二次元女神”、“一千年一遇美少女”的桥本环奈塌房了!就在10月30日,由日本株式...
日本前偶像少女因徒手破砖登上热... 在日本的娱乐圈,偶像团体AKB48这个名字无疑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不仅仅代表了一个偶像团体的辉煌,更...
东度日作者合集精选:文笔不小白... 最近又重温了东度日作者合集。东度日作者合集有水准;文笔不小白,剧情还真的很有特点,一看就上头接下来就...
新加坡新冠输入病例激增:6月1... 新加坡发现首起本土猴痘病例,源头成谜!患者实拍自述感受!这次会学中国吗?,皮疹,疱疹,新加坡,猴痘,...
《渣反》老寒出的冰妹cos,少... 渣反的动画叫做《穿书自救指南》,目前已经播出两集了。大部分的朋友可能都看了,先不谈论动漫的质量如何,...
高福利二次元游戏推荐:我的镜头... 福利多的二次元游戏有哪些,分别有我的镜头人生、甘雨大战丘丘人、少女绽华、苍雾残响国际服、Phig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