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儒释道文化之源——孔子入周问礼
儒释道三种宗教和学说,对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文化及生活产生了无比重大的影响,至今依然。说起他们的根源,都与洛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儒家文化源自周公洛阳制礼作乐,得孔子、孟子、朱熹等哲人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体系;释即佛教,源自古印度,首传于中国是在东汉洛阳,洛阳白马寺被称为“祖庭”,后渐渐传布全国 ;道家学说创始人是老子,而老子就长期生活在洛阳。
在这里,重点介绍的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一事。它不仅仅是两位文化巨匠的会面,更是对儒家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盛事。因为当时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都城洛阳,老子长期在这里担任国 家守藏室之史, 他熟知周礼。孔子问礼于老子,这对年轻的孔子思想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老子与瀍河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道家始祖,与孔子一起,成为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两座丰碑。他生于鹿邑,司职洛阳,退隐灵宝函谷关。他以周朝“藏室史”(相当于今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身份在洛阳生活了几十年,其道家思想在此生发,孕育成形,西出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所请,写就五千言《道德经》,后出关远行,飘飘不知所终。
老子故宅
老子姓李,名耳,字耽,是春秋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有个叫理征的人,出于一片忠心,直爽地说出纣王的错误,劝他改正,结果惹恼了纣王而被杀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被迫外出逃难。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 “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 时,母子二人饥饿 难忍,疲惫不堪,他们发现附近的树上结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来吃。就这样,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也为了躲避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缘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因此可以说,李姓的起源与洛阳关系密切。
老子少时善思好学,他的启蒙老师是常枞,常枞教授了他殷周的礼仪,后来推荐他入周都洛阳深造。文献记载 :“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 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子作为周朝“藏 室史”,在周都守藏室待了三十多年,览遍天下之书,进而学问高深不可测,这才能写下千古奇篇《老子》(《道德经》)。
我们知道,周朝的都城洛邑在今瀍河下游两岸,这不仅为文献古籍所记载,也为多年来的考古发掘所证明。北窑铸铜遗址、大型贵族墓地,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大型祭祀坑、车马坑的发现,都证实瀍河一带就是洛邑之所在。藏室史老子自然就长期工作、生活于瀍河一带。
在瀍河区东通巷的北头,现洛阳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家属院内,有名闻遐迩的“老子故宅”和老子祠。这座老子祠创建于唐高宗时,历经1300多年,今大殿已毁,仅剩两座偏殿和一座大门戏楼。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变迁,“老子故宅”周边的建筑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间青砖碧瓦的老屋依然伫立着。
据史料记载,老子故宅当年还是相当气派的。它东临孔子庙(瀍东书院旧址),西傍瀍河,与孔子庙、三灵侯庙(俗称“葛唐周”)并列,均坐北向南,一字排开。老子故宅大门坐西向东,门上有两条石刻雕龙,额题“老子故宅”四个大字。进大门北折,坐北向南有一间佛殿,内塑观音菩萨像一尊。菩萨像前有一乌金佛像,约在民国 16 年(1927)时,被人盗取。佛殿后砌有院墙,中开二门与后 院老子故宅相通。进二门,有东厢房五间,坐东向西。通过院中甬道,过东厢,可达坐北向南的大殿,内塑老子像一尊。
老子故宅历来为教育重地。明嘉靖年间(1522~1566),该处建有瀍东书院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县钱肇修在该处设立义学 ;民国34 年(1945)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老子故宅和三灵侯庙的故址上,建立了问礼镇第一国民中心小学校。1949 年后,在该处建立了民族中学。1959 年,民族中学与弘 光中学合并改为瀍河中学。1972 年,瀍河中学被市教育局接管,改为洛阳市第二十四中学。
公元前 518 年,孔子入周问礼乐,即至此拜访过老子。
唐代追尊老子为先祖,老子备受尊崇,全国各地都建立纪念性的庙宇道观。 唐玄宗李隆基曾游历洛阳老子故居,并赋诗纪念 :“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 尘浓鸟迹深。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 空余松柏林。”
在老子故居东南方向约半里的东大街,至今仍竖立着一通清代古碑, 上书“孔 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个大字。问礼碑、老子故居、老子祠等一系列与老子相关的古迹,都在诉说着世界文化名人老子与瀍河的渊源。
二、老子道家思想
东周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学派。当时洛阳 则是道家的发源地、儒家经典的集散地及合纵家的故乡。道教的始祖老子,为周“守藏室之史”,所著《道德经》五千言是一部价值极高的政治、哲学论著。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仅五千余字,却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 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修辞学等诸学科的发展,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它和《易经》《论 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 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 1993 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的年代推算,其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明嘉靖时期的古本《道德经》
《老子》共分八十一章,编为 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 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 结构是 :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老子对“道”的定义为 :“有 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道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是老子在原始道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老子的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贯穿形而下的,给中国文化思想的架构,打开了一个极其高远、极富想象力的思想空间。
“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都在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这个“道”虽然“视 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但“道”并不远人。“道冲而用之, 有弗盈也”。道无处不在,不管是个人,还是人类社会,包括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而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德”是“道”在伦理纲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因此由道进入德是由自然秩 序通向社会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转而论述人的行为规范。老子又说“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主张无所事事,一切顺应自然,带有明显的“无为”特征,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于一,可理解为因循自然的行为规范。这种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轻名利,持守清静,戒除贪欲,息 心止行,悟道四达,自然无为,同时以百姓之心为心,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归于道。
下德由上仁、上义及上礼组成, 需要人实际去实行与推广, 带有明显的“有为” 特征,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后来孔子推行的仁义礼智信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没有达到真正无为超脱的上德境界,所以贬之为下德。
老子之德与孔子之德的区别在于对“礼”的看法不同。世俗之法与礼法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程度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之间是合为一体的。老子认为,上德表现为无为,即不去考虑德与不德的问题,反而是最大的德。
老子的“德”,既不代表神意,也不能取得天命。“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 德为之而有以为”,老子试图以无为和有为作界限,来判断德、仁、义、礼等价 值规范。“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的“德”是一种先知似的“德”——惟道是从,目的就在于强调清净无为。
老子是春秋时期人,这一时期礼崩乐坏,标志着周礼制度的坍塌。文化的发展是“自然”后退与堕落的必然结果,林立的城邑国家, 开始兼并成庞大的国家。面对周礼制度的崩塌,老子主张回到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 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是老子对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的描述,我们不能认为那是他真的认为 可以达到的状态,而应该理解为,那是他心目中与他精神世界相契合的理想世界与理想状态。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无为”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 提出了他的“无 为”思想。“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 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 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这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 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 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 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 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天地无人推 而自行, 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 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 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中提出“反者道之动”。 这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壮则老, 兵强则灭”。同时,事物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
美丽新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