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出游人山人海的景区 资料图
国庆假期结束之后,关于长假“不够用”的假荒话题讨论,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在接受中国新闻社采访时,著名旅游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创产业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所长刘思敏直言,“假荒”问题症结在于现行休假制度不合理。刘思敏故此再次提出建议,应恢复原来的五一黄金周,并在8月上旬增设“避暑黄金周”。此言一出,立即赢得网友点赞,并给以刘思敏“最靠谱专家”的头衔。
恢复五一长假,增设避暑黄金周,刘思敏提出建议缘由几何?是否具有可行性?假期太多是否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10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深度对话刘思敏,详解中国旅游供给侧改革与休假制度亟待调整。
“最靠谱专家”刘思敏
带薪休假缘何不能“落地”?
关于休假,2013年2月18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刘思敏说,这标志着着酝酿数年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正式面世。其中,《纲要》把带薪休假作为一个核心关键词提出,首次对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提出明确“时间表”: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
对带薪休假的落实问题,刘思敏曾撰文《带薪休假无法强制落实的现实逻辑》指出,由于《纲要》只是政府指导性文件,通过简单比较,从法律强制力上赶不上1995开启的《劳动法》,从行政权威性上超不过2007年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更缺乏真正可具操作性的落实措施,《纲要》关于带薪休假的条款沦为“空头支票”的概率实在是太大了。
五年过去,带薪休假条款“空头支票”论断是否果真如此?
刘思敏表示:“在2007年激烈的'黄金周存废之争'中,我曾说过至少十年之内,所谓强制落实带薪休假都会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严重违背中国现实逻辑的笑话。现在回头看,基本如故,不幸而言中。”
刘思敏
恢复长假会“拖垮”经济?
2008年,五一黄金周正式被取消。刘思敏引用中国铁路总公司2014年发布的2014年五一小长假铁路旅客运输数据:2014年4月30日至5月3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640万人,同比增加465万人,增长14.6%。根据车票预售情况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铁路客流以旅游、探亲和中短途客流为主。
刘思敏认为,这组数据说明,2008年五一小长假这个替代黄金周的“鸡肋”,则变成了“香饽饽”。小长假大有直追黄金周之势,何况连续几年十一黄金周的旅游人数都爆发性增长,民众因为长假需求得不到满足,已产生普遍性、集体性的焦虑。
通过最近的观察,刘思敏发现,自2008年正式取消五一黄金周以来,庞大的存量和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增量,使得中国民众出行出游需求“堰塞湖”已经形成,并已出现“溃坝”风险。因此,当务之急是应恢复五一黄金周,最低限度满足民众对于长假的渴求与刚需,最低成本提升民众幸福感。
假期太长是否真的会“拖垮”中国经济?刘思敏回应认为,假日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挂钩,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关键问题是,要如何挂钩,两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这个问题,目前没有人找到了答案,也不可能找到答案。
刘思敏说,曾经有所谓专家做过一个模型,通过这个模型算出,每增加一个法定假日,GDP就要下降0.816个百分点,但如果按照这个理论,从1993年到现在20余年,法定假日增加了56个,那么中国的经济早就崩溃了。但是,事实恰好相反,虽然法定假日数量在增加,但中国的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因此,这个理论与模型因为毫无解释力而变成一个笑话。
增加长假是旅游供给侧改革关键
刘思敏认为,目前阶段,假日安排虽然也涉及假日总量和假日结构,但最本质的问题,就是长假的短缺。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包括农民工、漂在北上广的高素质人群在内的异地就业群体,他们外出就业是为了谋生,某种程度上是被迫的,他们有强烈探亲需求。另外一种人是中产阶层,他们随着收入增加、眼界开阔,产生了旅游需求。“这两种人的需求,其实都是刚需,必须是长假才能满足的。”
2017年,驴妈妈旅游网发布《2017元旦出游报告》:国内景区门票预订人次是去年的1.9倍,周边游人次是去年的2.13倍,出境游人次是去年的2.47倍,国内游人次是去年的2.3倍。
刘思敏指出,自2008年,时隔8年多了,如果全国假日制度应当机立断进行改革。增加长假是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刘思敏进一步建议,长假供应主要有两个路径,一是分散型长假,也即带薪休假,但事实已经证明,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可预见的将来可能都是空欢喜,毕竟休假是劳动力价格的组成部分,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时代,饭碗肯定比休假重要;另一个是集中型的长假,也即黄金周。十一黄金周拥堵,暴露的是劳动者非常旺盛的旅游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形成了出游需求的“堰塞湖”,而不是简单的表象的所谓“秩序混乱”。据此,如果能在每年五月和八月上旬,分别增设“春季黄金周”、“避暑黄金周”,这样春夏秋冬四季就各有一个兑现率极高的长假,就能更好地满足劳动者的需求。
封面新闻记者 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