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新浪旗下黑猫投诉上,17347950804号投诉显示:香飘飘有异物;
17347931463号投诉也显示:香飘飘meco茶内有异物,茶杯内有一层不明膜;
可见,张先生与朱先生遭遇的食安问题并非个例。
客观而言,香飘飘对问题的应急处理,还是相对及时的,态度也端正。但还是那句老话,“亡羊补牢”永远不如“防患于未然”。
著名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表示,从消费者、社会媒体角度来看,香飘飘的两起事故无疑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食品安全大于天、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是食品行业的底线,任何食品企业都不能去碰触。
的确,对食品饮料行业来说,食品安全是决不能触碰的红线。若持续发生类似问题,对消费者的信任,显然是一种消磨。对企业长期发展更是极大利空。
奶粉中违规添加三聚氰胺、白酒“塑化剂”事件等等,都是香飘飘的前车之鉴。同时,作为一家大型企业,既然已经做出重视食品安全的表态,就应知行合一,切莫出现“真香定律”。
同时,梳理问题,大多为香飘飘MECO系列果汁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作为奶茶起家的香飘飘,在果汁产品方面表现的并不专业。
卖不动了?
公开资料显示,香飘飘全称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专业从事奶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香飘飘杯装奶茶。2017年11月30日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奶茶业“第一股”。
同时,那句“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的广告语,也让其品牌力大增。
那么,凭借奶茶大放异彩的香飘飘,为何跨界果汁业务呢?
“香飘飘原主力产品固体奶茶似乎快卖不动了,所以急于押注液体奶茶,加大投资力度。”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专家的观点,有事实依据。实际上,这一问题在2017年香飘飘就已出现。
上市前夕,部分投资者对香飘飘产品结构较单一问题表示疑虑。
同年,香飘飘进军即饮市场。在2017年,推出“MECO”和“兰芳园”等不同风味的液体奶茶,2018年又推出“金桔柠檬”“桃桃红柚”及“泰式青柠”三种口味的果汁茶。
从目前看,果汁茶已成香飘飘的重要盈利支柱。
据悉,2019年上半年,香飘飘营收13.77亿元,利润2353万元。其中果汁茶同期实现营收5.8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43%。其传统的冲泡奶茶业务,仅占香飘飘总营收的一半。
如果只看营收,香飘飘在2019年第三季度也有不错表现,营收约为10.04亿元,前三季度同比增加41.67%。
蹊跷的是,一片大好形势下,资本市场的反应差强人意。
2019年10月28日,香飘飘盘中加速下跌,5分钟内跌幅超2%。投资者用脚投票,所因何故?
2.28万VS 3.97亿元,蒋建琪为何沉迷广告营销?
尽管2019年上半年,以MECO果汁茶、轻奶茶等新品为驱动力的香飘飘,同期营收13.77亿,同比增长58.26%,公司净利润为2352.96万。
但尴尬之处在于,其扣非净利润仅2.28万。如此看来,前文中其赔偿给朱先生的1000元,已是一笔“巨款”。
如此令人失望的半年报,也点燃了投资者怒火,在半年报发布后的第二天,香飘飘股价大跌7.82%。
业绩“异象”的原因,显然与高昂的销售费关系密切。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香飘飘销售费高达3.9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40%,较去年同比增加23.16%。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这一问题已是常态。
2017年到2018年,香飘飘的销售费用分别达到6.17亿元和8.00亿元,分别占当年营收的23.37%和24.61%。
如果算上2019年上半年的3.91亿元,这意味着香飘飘上市两年半,其销售费用总额就高达18亿元。
其中,广告费支出格外引人注目。例如在2019年上半年,3.91亿元的销售费用中,广告费用就高达1.36亿元。
包括对《极限挑战》、《这就是街舞2》等综艺节目内植入广告,以及签约流量明星王俊凯。
针对广告费用高企问题,香飘飘方面向铑财表示:我们认为公司产品是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快消品,行业及运营的特点,都决定了广告营销费用是企业业务经营中的必要支出,也是企业建立品牌壁垒及品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消费品公司打开市场的前期投入大,必要的销售投入是新品推广以及提升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在保证既定收入/利润目标的提下,向市场投放资源是为把地基做得更好。
乍听起来,这种地基论有几分道理。但在频频发生的食安问题面前,这是否又有打脸之感呢?对于食品企业而言,无论新品还是老品,质量品质永远是地基所在。没有品质力的产品,广告打的再响,也终究是海市蜃楼。以此来观,香飘飘是不是在本末倒置呢?
再来看研发,这种倒置感就更生动。2016年-2018年这三年间,香飘飘研发费用分别是639.38万元、1389.99万元和883.62万元,在当期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0.27%、0.53%和0.27%。
换言之,香飘飘陷入了“重营销、轻研发”的怪圈。
事实上,对快消品企业来说,研发费用一味高企也未必是好事情。但问题在于,香飘飘目前正处于克服产品单一性的关键时期,而新品推出的基石,便在于一定的研发力支撑。但从上述数据看,对香飘飘来说,广告营销才是重中之重。
这种差劲表现,显然与其董事长蒋建琪有直接关系。
2019年3月20日,香飘飘董事长兼总经理蒋建琪在“陆家嘴定位论坛”的演讲中提到,香飘飘注重在主流媒体的传播。“重点就是传递开创者、领导者这个概念,传播的内容就是绕地球一圈、绕地球两圈、绕地球三圈。”
其表示,当时广告在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央视三套等头部电视媒体投放后,信息能快速传递到消费者的脑中和心里,这就是所谓的“广播一响,黄金万两”。
结合往期经历,蒋建琪是否好了伤疤忘了疼?
2005年,由于市场一片蓝海,香飘飘三年内销售额就突破5亿,成为行业奇迹。
但随着入局者增多,产品单一性、门槛低的问题便凸显出来,无法打出差异化这张“牌”,让香飘飘的市场份额逐渐被优乐美、立顿奶茶、乡约奶茶等对手抢占。
有媒体统计,2007年开始涌现的奶茶企业最多时达100多家。
虽然香飘飘在2017年的创新之举,让其扳回一城。但截止2018年三季度末,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量达到41万家,获得千万级以上融资的企业也比比皆是。
同时,由于香飘飘冲泡奶茶的产品优势不突出,也引发了不少仿冒者。如果一并算上,香飘飘的竞争形势并不乐观。
显然,新市场环境下,蒋建琪粗放的“烧钱打广告”模式,已不足构建企业壁垒。快速的消费升级迭代中,只有坚持产品创新和研发,才能让企业保持生命力。从前文来看,香飘飘显然正在掉队,甚至连基本的食安问题都尚未过关。
成长性堪忧
在此背景下,尽管营利双收,市场利空声音仍有多维考量。
民生证券认为:果汁茶销量承压+持续高费用投放,公司业绩不及预期,19Q1-3公司实现营收23.80亿元,同比+41.67%,折合Q3单季度实现营收10.03亿元,同比+23.85%,增速环比有所放缓;19Q1-3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57.41%,折合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21.57%。总体而言,在果汁茶销量承压以及持续高费用投入的背景下,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分产品看,19Q3果汁茶业务仅录得营收1.83亿元,环比-56.22%。
同时,在产能方面布局,也令投资者感到疑惑。
此前,香飘飘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8.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投资于成都年产28万吨无菌灌装液体奶茶项目、天津年产11.2万吨无菌灌装液体奶茶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回复中提及,申请人(香飘飘)2017年11月首发上市,募投项目存在变更,且募投项目相关产能利用率略低,效益尚为负数。
证监会对也表示质疑,要求香飘飘说明“在前次募投项目产能利用率较低、效益未达预期情况下,本次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新增产能的消化措施及有效性。”
问题来了,既然香飘飘明知效益为负数,为何还要做这门亏本生意?
忽视了什么?
综合来看,2019年,香飘飘食安事故频发、股价下滑、营销费用高企、研发费用不足以及增速、产能等问题,并非偶然。
一连串事故的集中爆发,不仅对香飘飘自身造成打击,也反复摩擦着消费者、投资者的信任红线。
某种意义上讲,香飘飘的困局也颇具代表性。
如何面对新时代新需求,是老牌快消企业共同的问题。汇源、康师傅、娃哈哈、光明乳业,再到如今的香飘飘,都是80后-90后的共同记忆,这些企业的盛极而衰,迷恋固有思维、依赖经验路径是一个重要原因。
显然,这些拥有强大产业基础及客户沉淀的老牌企业,大多过于自信。聚焦香飘飘的频频动作,展现改变坚定性、急迫性的同时。也忽视了市场的一些新趋势变化。
值得强调的是,新一代消费人群不再盲从外在品牌、时尚潮流,更追随内心品质、个性、甚至文化圈层的选择。拥有品质初心的民族企业,消费价值正在凸显。
这对迷恋广告打法,产品问题不断的香飘飘而言,是一个重要思考。
2019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将正式实施,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细化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规范食品的贮存、运输,禁止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香飘飘亦或蒋建琪如何取舍,铑财将持续关注。
下一篇:亏惨了的香飘飘开始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