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铁路12306官网发布调价公告,6月15日起,武广高铁、沪昆客专等4条高铁票价开涨,涨幅近20%。消息一出便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认为此举有利于提升高铁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也有人质疑:步子迈得太大,出行成本会大大提高。(5月6日上游新闻)
实际上,与其说是高铁涨价,不如说是调价。况且,高铁调价不是什么新鲜事,和往常一样,此次调整实行有升有降的浮动票价策略。除武广高铁、沪昆客专等高铁线路提价约20%外,武广段武汉站至广州南站等线路的二等座票价均有所下降,降幅约34%。
价格的变动必然会引起需求变动,不难想象,此举将减轻高铁运营压力,提升铁路行业市场吸引力;游客也能就多档价格,进行比对并作出选择。活水养鱼、削峰填谷,在一定程度上,高铁票的灵活运价是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反应,也是对市场机制的合理利用。
不过,网友们的普遍呼声也需要受到关注。不少人不是完全不接受调价,而是对“该不该涨价”“该涨多少”存在争议。据了解,此次调价多为热门线路,其中3条涉及杭州。同时,票价涨幅普遍在20%左右,是继2021年京沪高铁提价10.7%后,调整力度最大的一次。
诚然,基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涨价或许不可避免,但同时,高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还应充分考虑公众利益,慎重权衡涨价带来的影响。比如,不少人就问了,一次提价10%-20%,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这也反映了一种公众期待:高铁调价牵动民生,需要充分披露信息、解答民众质疑,才能让涨价具有说服力。或许,步子迈得稳一些,更能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与此同时,高铁服务质量应持续优化升级——票价上涨,服务也要随之“水涨船高”。现阶段,高铁购票“买长乘短”“站坐同价”,以及乘坐过程中连不上网、充电口松动、用餐贵等大大小小的服务和管理缺口,让乘客得不到对等的获得感、体验感,自然不会轻易为涨价买单。比起提价,社会更关切、更迫切需要高铁服务“提质”。
高铁浮动调价是“正常市场行为”,但其必要性和前提,以及能否“通过灵活实施高铁票价市场化机制,促进客流增长,全面提升客运服务质量”,乘客才最有发言权。行业的声音以外,不妨也多听听民声。(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