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北京车展,焦点悄然转变。过往,车展的亮点聚焦于新颖车型与尖端技术,而今年,尽管仍有新车型亮相,它们在电驱动技术和智能座舱方面的创新却难言惊艳,智能驾驶的展现形式也成了待解之题。新能源汽车话题的局限性,让本届车展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景象。
车企CEO们,诸如雷军、李斌、何小鹏、王传福、魏建军,以及周鸿祎等跨界人士,成为了展会的新看点。这些商界领袖的互动,虽吸引眼球,却也透露出技术发展遭遇瓶颈的信号。市场和营销策略(MKT)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产品同质化不仅让消费者选择困难,也让制造商感到迷茫。
罗永浩对此现象给出了直率的评论,他指出,CEO们在公众面前的互动有时显得过于刻意,竞争对手间表面的友好让人感觉不甚自然。这种表象背后,实则是行业内部的竞争与角力,每个人都试图在保持友好姿态的同时,寻找超越对手的途径。
这一系列互动,归根结底,似乎是为了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注意。正如周鸿祎所言,雷军等企业家通过个人魅力和频繁的公开演讲,为公司节省了巨额广告费用,余承东亦是如此。因此,CEO们亲身上阵,利用车展舞台进行品牌推广,意在博取关注和流量,展示企业的开放形象。这种做法由余承东引领,现已成为行业趋势,其个人发布会的影响力远超传统广告。
然而,当个别行为演变成普遍现象时,它映射出的是产品差异化缺失的现状。为增强竞争力,企业转而依靠提升品牌影响力,而非通过调整价格提升性价比,这种营销策略是否可持续,值得深思。此外,“塌房”风险也随之而来,如同娱乐圈明星人设崩塌一样,高管的任何负面消息都可能迅速波及品牌形象,甚至危及整个企业及大量员工的生计。
因此,汽车产业的娱乐化、高管网红化趋势中隐藏着诸多隐患。作为国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行业应更加注重实质性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品质,而非仅仅追求短期的市场热度。借鉴那些专注于产品本身的企业的成功经验,或许才是更加稳健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