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核,人们往往与“辐射”挂钩,“谈核色变”。有人认为核磁共振中有“核”,核磁共振检查室的门又很厚重,并且门上通常会标有“危险”字样,所以辐射很高,做核磁共振会致癌。
核磁共振有“核辐射”会致癌?其实这是关于核磁共振的谣言和误区。
我们通常所说的核磁共振,其实就是“磁共振成像(MRI)”。其原理是利用强大的磁场作用,记录组织器官内氢原子的原子核运动,最后经计算和处理后获得检查部位的图像。核磁共振主要是依赖于高频磁场,而“核”指的是人体内的氢原子核。所以说,核磁共振并没有放射性辐射,也不会致癌,是很安全的。
人在接受核磁共振检查时,在磁场的作用下身体内部的氢原子会有序地进行运动,然后就出现了核磁共振的检查图像,能够对脑部、肝胆脾肺肾等多个重要器官进行检查,相比于其他检查手段,核磁共振的成像更快、图像更准确和更清晰,能很好地帮助医生确诊疾病。
既然核磁共振没辐射,为什么要装个厚重的门?这并不是因为对人体有害,而是为了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和保护设备。
核磁共振检查依赖高频磁场,所以需要尽量排除电磁信号的干扰。像节能灯、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都会带有电磁信号,所以核磁共振检查室需要有特殊的“门”来隔离它们,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此外,门上贴的“危险”,其实是在警告患者和患者家属不得携带任何金属物品进入检查室,包括氧气瓶、轮椅、病床等。
再者就是为了避免噪音,本身在做核磁共振时就会听到机器产生很大的工作声音,若是加上外界的噪音可能会使检查者出现心情烦躁或情绪不稳等现象。最后就是核磁共振的机器很贵,安装厚重的门也是为了保护仪器,以防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