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2024年4月22日,张雪峰团队一名老师发布视频,视频中张雪峰宣布公司五一不调休,周日不用上班,随后的第一个周六也不用上班。
这引起了进入调休周网友的羡慕:“老板,你就告诉我,学什么专业才能进你的公司”“希望全国公司卷起来”……
“五一”将近,调休话题引发热议的背后,是“打工人”面对抢票难、路途堵、景点挤,以及两个连续6天工作日背后的疲惫。
在网络平台,公众对“如何放假”各抒己见,有的人对调休“深恶痛绝”,认为打乱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有的人支持调休,甚至希望每个月都调休,最好可以连上两周,然后放6天;还有的人认为节假日太少,现在产能过剩消费不足,多给大家放点假对整个社会绝对是有利的;也有人认为与其讨论调休,不如先切实保障双休制度和带薪年假的实施……
“近期对于调休的讨论程度很热烈,期待政策会有所回应。”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
法定节假日确有增加,但“调休”未改变
调休,是通过上借下拉周末休息日,与法定节假日共同凑成3-7天假期的休息方法。也就是先有周末休息日,才有调休。
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当代放假制度就已奠定。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明确,属于全体人民的假日包括新年(一月一日),放假1日;春节(夏历正月初一日、初二日、初三日),放假 3日;劳动节(五月一日)放假1日;国庆纪念日(十月一日、二日)放假2日。
直到1995年,中国都处于单休时代,甚至曾经全年无休。1986年,受到国外工作制度启发,原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平带领着研究中心开始研究我国是否有条件实行五天工作制。
“五天工作制”,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3月2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国务院第174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而中国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周末是1995年的5月6日至7日。
而调休则始于1999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修改,该办法将国庆节、劳动节的法定假日增加至3天,加上1995年确定的周末两天休息日,合并成七天长假。春节、国庆节、劳动节三大长假对拉动市场消费作用显著,“假日经济”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此后节假日天数有所增加,但“调休”未曾改变。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对法定全民节假日作了调整,首先将春节的三天假期提至除夕开始,将五一节减少为一天假期,同时加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并放假一天,将法定节假日增加至11天。2013年12月11日,第三次修订将春节假期改回农历正月初一开始。
“不少国家调休,将公共假日与邻近周末结合在一起,只不过很少像中国这样全方位和系统性,因为调休虽然可以几天连休,但是也会带来很多不方便。”马亮向界面新闻介绍。
以有类似调休制度的日本为例,日本在1985年的时候修改了关于节假日放假的条例,规定如果出现2个法定节假日中间夹1个工作日的情况,那中间的1天也自动休息。此外,如果法定节假日遇到了周日,那就顺延到下一个工作日,如果是碰到了周六,则不会进行顺延。
调休难以取消,节假日可以增加吗?
对于调休能不能取消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23年10月25日发布的“2024年放假安排的五大突出亮点”中就有所回应,“总体而言,调休比不调休好,而且是不得不调。”
国家发改委表示,因为7个法定节假日中,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按照农历来确定的,元旦节、劳动节和国庆节是按照公历来确定的,清明节又是按照节气来确定的,与公历历法中的双休日不够衔接,如果不做调休,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部分节假日与双休日之间间隔1个工作日、造成节假日“碎片化”等情况,形成很多“单蹦”。调休就是在节假日总量固定的前提下,为避免节假日“碎片化”所做出的有效政策安排。
对于目前假期制度,公众最多的反馈是“累”,我国从2007年对法定全民节假日进行调整后,节假日天数在十余年来再未变化,增加节假日的建议可行吗?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制定休假相关制度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一般情况下,年度的休假长度由劳动效率决定。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为11天,算上周末休息日,每年非工作日总计在115天左右,占比超31%。王琪延指出,这个休假时间安排符合国内的劳动效率以及人们的实际需要。
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曾公开表示,法定节假日假期长短的设置,需要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综合考虑假期增加对用人单位人工成本、生产经营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此后在2019年,人社部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对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五类休假的时长、具体标准等方面又加以进一步明确。
用人单位人工成本是考虑假期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发表于《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2年第2期的论文指出,假期设置对企业人工成本影响较大。调研显示,部分企业因假期产生的成本占企业总体人工成本比重介于1%-10%不等。部分国有企业提出成本管控压力大。
对此,马亮表示,“节假日产生的人工成本是用人单位应该为劳动者提供的福利,不能一边倒偏袒用人单位,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应有所支持。”但他也坦言,公共假日安排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来规定,而且有很强的延续性,所以一般很少调整。建议和机构改革一样,每五年评估检讨和调整优化。
同时他也指出,优化调休制度需要配套政策支持,比如带薪休假制度落实,使人们可以自由组合假期。要切实维护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到位,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要严惩不贷,否则目前有关带薪休假的政策只能是一纸空文,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要定期监测和评估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情况,明确目前有多少用人单位切实贯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还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政策破解,持续推动带薪休假制度贯彻落实。
而增加假期也并不是毫无可能。2022年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就提出,“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吴必虎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过调休,我们初步解决了长假“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讨论增加假期、少调休,确实已经到了要解决“好不好”的阶段了。
“接下来要不要增加1至2天假期,增加以后放在五一或者春节,还是放在哪,还需要征求意见。”吴必虎说。
马亮也表示,“我们看到不少领域存在‘层层加码’的现象,我倒是希望看到各地在公共假日安排方面的‘层层加码’。建议各地积极推动假日竞赛,在全国假日安排的基础上争相增加假日天数,形成假日高地,作为吸引人才安家落户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