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清明假期旅游市场再掀热潮:4月6日,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就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4月7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经济复苏的标志:这一数字显著地反映了疫情后国内经济的快速复苏。旅游业的繁荣是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如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清明节期间的高出游人数表明消费者信心正在恢复,人们愿意并能够在节假日出行消费。”
王鹏还认为:“高达1.19亿人次的出游量也显示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从一种奢侈活动转变为更多人的休闲选择。这也意味着旅游市场还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说:“今年清明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多达1.19亿人次的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于旅游的热情和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还对记者表示:“今年清明假期出游人数与出游花费,均较201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根据可比口径折算后,2019年在可比口径下的出游人数为1.07亿人次,2024年为1.19亿人次,可比口径下的绝对数量增加约1200万人次,反映了对以旅游为代表的服务消费需求并不低,这与春节期间的数据表现一致。”
“赏花+民俗”成重要特征
记者注意到,今年,“民俗文化”和“赏花踏春”引领假日出游别样风景。
首先,各地延续“返乡祭祖”“缅怀英烈”传统。山西、广东、重庆、四川等多地红色旅游景区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广大游客通过参观游览、云祭扫、参加主题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其次,“花为媒”促进城市休闲和乡村旅游发展。鞍山梨花节、洛阳牡丹文化节、天津海棠花节等相继开幕,全国各地市政公园、郊野公园、主题公园和游乐园、历史文化街区、商圈、重点旅游村镇等迎来游玩热潮,赏花、踏青、乡村、露营、美食等主题游需求旺盛。
再次,热闹的非遗体验等民俗文化活动烘托节日氛围。河南开封举办清明文化节。北京、江苏、安徽等地将公园景区与国风、汉服、传统集市和诗词文化相融合,青团制作、手绘风筝放飞等节日特色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游客体验。
对此,柏文喜告诉记者:“‘赏花+民俗’成为重要特征,也反映了人们在旅游中对于文化体验和自然景观的双重追求。这不仅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为文化和民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支持。”
在王鹏看来,“赏花+民俗”成为重要特征。
首先,这是文化与自然的结合:“赏花+民俗”的活动组合完美地融合了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这种模式不仅吸引了对自然景观感兴趣的游客,还吸引了对文化传统有好奇心的人群,从而扩大了旅游市场的受众范围。
其次,提升旅游体验:通过结合赏花和民俗活动,游客的旅游体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他们不仅能在美丽的花海中畅游,还能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和传统。这种综合性的旅游体验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再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此类活动通常能带动地方经济,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旅游业的地区。赏花节和民俗活动能吸引大量游客,从而刺激当地消费,增加就业机会,对地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二季度经济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展望二季度经济,柏文喜对记者表示:“从清明假期消费火热现象来看,二季度经济走势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因为在柏文喜看来,一方面,旅游业的复苏和繁荣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餐饮、住宿等,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旅游和文化的需求增加,也将带动消费市场的繁荣。因此,二季度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增长,同时需要注意防范经济过热的风险。”
王鹏也告诉记者:“清明节期间的旅游热潮显示了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人们在节假日愿意外出旅游、消费,这是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信号。消费信心的提升将有助于推动二季度经济的稳步增长。”
4月6日,携程发布《2024年清明节假期出游总结》显示,不少旅客选择利用小长假出游放松身心,假期期间,国内本地游、周边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211%、350%;回乡祭祖传统则带热乡村微旅游,乡村游订单同比增长239%。
同日,去哪儿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24年清明假期期间(4月4日—6日)国内热门景区预订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5倍,部分火热景区预约告罄一票难求,以小城市为目的地的机票提前预订量,同比增长七成。
王鹏还表示:“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它涉及到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多个领域。清明节的旅游热潮将带动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而对整体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由此,王鹏认为,虽然一个节假日的旅游数据不能完全预测整个季度的经济走势,但它确实提供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如果这种消费热情能够持续,那么预计二季度经济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王鹏还补充表示:“清明节期间的旅游热潮不仅反映了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和旅游业的繁荣,还对二季度经济走势提供了一定的预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