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截图
帮助用人单位虚假招聘残疾人的行为,已然成为一桩“生意”。4月7日,央视《财经调查》记者发现,有知名中介专门提供“残疾人证挂靠”,帮企业虚假用工:残疾人“出租”残疾人证,名义上成为企业员工,但不用到岗;企业给员工发工资、交社保,但多为当地最低标准;中介将每月的多半工资返给用人单位,再扣除中介费,剩下几百元再打给残疾员工。
据劳务中介公司人员透露,企业之所以录用残疾人,主要是为了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报道中披露,为降低风险,中介公司和残疾人全程不见面,完全依托网络交流转账。而在人力公司的眼里,中介挣的是小钱,用工企业才是这桩生意的真正受益者。
残疾人证是国家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而设立的重要证明文件,其初衷是为了让残疾人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和就业优惠政策。然而,当这份证明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时,其本质便被扭曲了。这种虚假的用工模式,看似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实则将他们置于了一个被利用、被损害的位置。在这样的模式下,残疾人怎么可能实现真正的就业?
不可否认,现实中一些企业对残疾人就业的帮助,只停留在口头上,实际上对他们的劳动能力充满偏见。一些企业之所以愿意录用残疾人,并非出于对他们劳动价值的肯定,而是为了规避支付高额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租用残疾人证”的行为,对于残疾人来说,貌似暂时得到了利益,其实纵容了企业将残疾人当作“逃费”工具使用。在这样“一手交证,一手交钱”的生意中,所谓的“残保金”制度设计,完全背离了初衷,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对于残疾人尊严的盘剥。
当“残疾人就业”成为生意,这种行为对劳动力市场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一般而言,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转,依赖于信息的真实性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当虚假的用工信息充斥市场时,不仅会扰乱市场秩序,还可能导致劳动力资源的错配和浪费。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还可能导致其他真正需要就业岗位的残疾人被排挤,并进一步加剧这一群体的就业困境。
帮助残疾人就业,本来是良善社会的基本道义,也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但从这次调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被异化的就业模式,这种模式下,残疾人的就业权利被当作了牟利的筹码,而所谓的“工作”则成了一场徒有其表的闹剧,何其哀哉。在残疾人就业的问题上,社会当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生意”和“猫腻”,必须斩断这种不道德、不合法的利益链条,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度和尊重度,真正守护他们的权益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