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2023年,长视频行业“内容升级”的落锤之年。
如果说2022年得益于降本增效与内容升级,整个行业都处于一种市场升温的福利,多家公司都得以扭亏为盈,去年的成绩更残忍地撕下了温情的面纱,揭示着某些玩家已经无可避免地掉队。
长视频平台已经回血,而这种回血的代价,从去年1月开始已经明白地表现出来:曾经“你好我好”的行业环境不存在了,谁对平台有用,未来才能在行业里有饭吃。
从主要上市公司去年的财务数据看,这种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接下来剧集公司怎么赚钱?全新的行业环境下,这已经是个越来越难回答的问题。
行业断舍离
过去一年,长视频平台都是春天。
爱奇艺的2023年成绩单喊出“史上最佳年度业绩表现”,全年实现总营收318.7亿元,同比增长10%;运营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68%;Non-GAAP净利润约28亿元,同比增长121%。
芒果超媒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6.3亿元,同比增长4.68%,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90.9%。
此外在会员数据方面,爱奇艺截至去年底会员数稳定在1.011亿;而芒果TV同期会员规模也达到6653万,同比增长10.23%。此外,腾讯财报透露腾讯视频的会员数年底回升到了1.17亿。在单用户收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会员收入不会是丢分项。
长视频平台为什么能赚钱了?主要就四个字:降本增效。
翻译一下:收权、收钱。
爱奇艺的财报里有几组数据:2023年全年上新重点剧集中原创剧集占比超65%,为史上年度新高,且原创剧集对收入的贡献占比超过80%;内容成本率逐年改善,2023年较2022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给制片公司带来的影响,一是直接采购内容减少,给平台打工的定制、自制内容增加,话语权削弱;二是制作费、采购费用持续下滑,盈利空间缩小,加上剧集项目周期普遍较长,对公司的财政健康状况提出了挑战。
乙方惨?也不能这么说。
为什么长视频平台如此果断地切割,是因为他们决定要根治制片公司的问题。
曾经那些天价片酬、账目造假、PPT卖片、哄抬采购价等操作,坑的其实都是他们的钱。而2018年开始发文倡议行业规范化,除了管控因素,也是因为直到那时候,几家平台刚刚稳住阵脚,在行业里搭建起来了自己的内容供应链。
以一个现象举例,曾经平台侧非常热衷于投资或收购行业制作公司来打造供应链;但2022年后,大部分投资都在撤股。比如近两年颇为惹眼的恒星引力,爱奇艺不再持股之后,恒星引力2023年官宣为腾讯视频打造《永夜星河》。
而2022年初,70多个项目只有两个过会的“红灯会”,是行业自制系统搭建完成之后,平台进一步改变了产业关系结构,让平台侧的改革更深化,利益也更突出。
在去年上市公司的财报里,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哪些公司在赚钱?
几家公司出现了爆亏。
欢瑞世纪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达3.2亿元;百纳千成预计全年归属净利润亏损1.2亿元至1.8亿元,同比上年降低676.86%至965.3%;稻草熊娱乐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滑314.61%,这是该公司归母净利润的首次转负。
亏损的原因,在几家公司的财报里也比较一致:“影视剧项目的信用减值损失及存货减值损失,以及受项目周期影响,公司影视剧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导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换言之,剧不好卖了,回不了款也抬不动价
去年扭亏的慈文传媒和唐德影视,今年净利润也大幅下降,无一例外也都是因为销售问题。
欢瑞世纪的数据比较典型:截至三季度合同资产仅596.17万元,较年初降超90%;而合同资产转化的应收账款同期3.53亿元,较年初也下降超1亿元。
同时,公司收入也受到平台话语权增强的影响。据悉,去年至今已经有多部剧集因为表现不及预期,在播后调整了定级。
客观来说,影视公司内容播出确实是会带来业绩波动,比如新丽传媒去年也因为影视剧总数减少,造成母公司阅文集团版权运营营收同比减少5.9%(撇除新丽影响,版权收入同比增长超10%)。但在这个大环境下,毕竟还有公司在赚钱。
比如华策影视和柠萌影视。前者虽然还未公布数据,但前三季度营收14.64亿元,已经超过其他公司的年收入,形成明显领跑。
柠萌影视全年收入12.22亿同比增长28.4%,经调整净利润2.27亿同比增长60.4%。
反映在项目上,这两家公司最可贵的品质是“稳定”。
华策影视全年的剧集包括《去有风的地方》《春闺梦里人》《三分野》《向风而行》和《一路朝阳》;柠萌影视有《爱情而已》《问心》《一念关山》。有些剧集碰到了爆款的数据线,其他内容也基本能在对应圈层里获得了一定热度。
传统制作公司都会“走量”,同时推进多个项目来押注爆款。但如今,这种对“稳定”的要求,考验着各家公司的制作能力、市场洞察和销售能力。未必口碑多好,让圈层受众有沉浸感、平台采购有回报,传统制片公司就能拿到入场券。
其实平台更喜欢的应该是制片、导演类公司,主打一个即插即用、输出可控。
在搜狐娱乐推出的2023年“媒体人眼中的年度六大剧集厂牌”评选中,留白影业、西嘻影业、灵河文化的创始人都是制片出身,背靠平台资源,他们能够在各自的优势领域保持相对的内容稳定输出。
相对新的公司还有《长相思》的星莲影视、《长风渡》的烈火影视包括恒星引力等。如《隐秘的角落》《漫长的季节》的制作公司哪里哪里影业,虽然产量不高,但项目绝对不愁卖。
总结来说,就是在如今平台主导的行业生态里,稳定压倒一切。
如果不能为平台降低风险,那就为平台承担风险。
看未来
为什么影视公司都在做短剧?梳理完前文,也就有了答案。
过去十年,跟长视频平台捆绑得越紧越赚钱;而往后,这个逻辑已经变了,传统公司在新的产业链中风险越来越高,那么进一步分担风险就成了必然。
也就是,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有些公司的解题思路是,靠着上市融资渠道,尽可能创造市场利好,为股东带来收益,这也是几乎所有上市影视公司都宣布了AIGC项目和短剧计划。
不过,有些确实希望在这些领域有所突破。
在这些全新领域,传统影视公司的相近优势其实不算大。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影视公司普遍选择在抖音做短剧,主要是因为其较强的娱乐属性,让传统公司的演员、制作优势更突出,还出现了柠萌的《二十九》、华策的《我的归途有风》等数据不错的项目。
财报显示,柠萌去年短剧相关业务收入3223万元,同比增长超12倍。但这个数字也说明,相较于专精短剧的公司,影视公司的制作效率还有待提高,对整体业绩的提振作用也比较有限。
不可忽视的是,科技正在成为影视行业一个新的影响因子。
当Sora成为行业的开年大事件,许多人或许开始注意到,懂技术正在成为未来对内容创作的新要求,掌握最先进的制作技术,或许能在与平台的对话中获得某种主动。
比如虚拟拍摄,近期主要平台都官宣了在这方面的突破,类似的技术未来可能进一步提升平台在制作端的话语权。
但AIGC带来的行业前景,其实有可能彻底改写目前的行业逻辑,如果未来制作方真的能在工作室就把剧做出来,其与平台的关系必然会重新调整。所以下一轮行业洗牌要多久,或许就要看技术公司是否给力了。
至少目前,当于冬说的“所有影视公司都要给互联网打工”已经进入深水期,从业公司正在普遍面对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修炼内功做内容,依然是什么时候都不过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