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位于莫斯科州的新奥加廖沃教堂点燃蜡烛,祈祷在音乐厅恐怖袭击中遇难的人们安息。
24日是俄罗斯的全国哀悼日。
俄罗斯民众通过多种形式,悼念22日晚莫斯科州音乐厅严重恐怖袭击事件的遇难者。
当地时间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总统官邸所在地的教堂点燃了蜡烛,向恐袭遇难者表示了哀悼。
根据俄罗斯侦查委员会当地时间24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在莫斯科州音乐厅恐怖袭击现场已发现137具尸体,其中包括3名儿童。
对犯罪现场的检查和对遇难者遗体的辨认工作仍在继续。
截至目前,已确认62具尸体身份,仍在对其他遇难者进行基因分析,以确定他们的身份。
另据俄罗斯莫斯科州卫生部门消息,莫斯科州音乐厅恐怖袭击事件已造成180人受伤。
其中142人接受了住院治疗,32人已经出院。
另有38人接受了门诊治疗。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发表电视讲话,将其定性为“有计划的大规模屠杀平民”,强调袭击者冷血无情的行为堪比纳粹。
他誓言将严惩所有肇事者、组织者及资助者,并宣布3月24日为全国哀悼日,以示对遇难者的尊重和对恐怖主义的坚决抵抗。
俄媒播出普京获悉音乐厅恐袭后画面
俄罗斯媒体最新公布了总统普京在刚刚得知莫斯科州音乐厅恐怖袭击案发生后处理紧急情况的视频。
另据介绍,普京将于下周就这次恐袭事件召开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
(总台记者徐鸿波)
克里姆林宫,作为俄罗斯联邦的权力中心和国家象征,其一举一动皆牵动着国民的心弦。
当这座巍峨的建筑群中,那面代表国家尊严与荣耀的三色旗缓缓降至半杆,整个俄罗斯都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
降半旗之举,不仅表明了国家对遇难者的尊重与缅怀,更彰显了俄罗斯政府坚决打击恐怖主义、保护公民安全的决心。
这一无声的仪式,是对无辜生命逝去的痛惜,也是对恐怖行为的强烈谴责,它向世界宣告:无论何时何地,任何形式的暴力恐怖行径都无法撼动俄罗斯人民的团结与坚韧。
俄罗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多次因重大事件宣布全国哀悼日,以示对遇难者的纪念和对国难的集体反思。
1.别斯兰人质危机(2004年):发生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的恐怖袭击,导致334人死亡,其中大部分为儿童。普京总统宣布9月4日至6日为全国哀悼日。
2.库尔斯克号潜艇沉没(2000年):俄罗斯海军最先进的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演习期间因事故沉没,118名船员全部罹难。8月23日被定为全国哀悼日。
3.两次飞机失事(2014年):短短一周内,俄罗斯先后发生两起空难,分别是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航班在乌克兰东部被击落,以及俄罗斯航空公司客机在西伯利亚坠毁,共计造成数百人丧生。普京宣布7月23日和11月4日分别为全国哀悼日。
4.新冠疫情高峰(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造成的重大人员损失,俄罗斯政府宣布4月30日为全国哀悼日,悼念因疫情去世的国民。
这些哀悼日不仅是对特定事件遇难者的悼念,更是对国家共同经历的苦难时刻的集体记忆,它们提醒着俄罗斯人民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同时也展现了国家在面对灾难时的团结与坚韧。
在全国哀悼日这一天,俄罗斯各地民众自发地涌向公共场所,尤其是恐袭发生的地点,他们手持鲜花,默默排列成队,将一束束洁白、黄色或红色的花朵轻轻放在地上,汇集成一片片花海。这些鲜花,如同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人们对遇难者的无尽怀念,对无辜生命的惋惜,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每一朵花,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哀痛,一个社区的惋惜,一个国家的悲愤。它们是民众对遇难者灵魂的慰藉,对生者心灵的抚慰,更是对和平与安宁的热切呼唤。人们在花海前驻足默哀,或是低声祈祷,或是默默流泪,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思,对恐怖主义的痛斥,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的期盼。
俄罗斯全国哀悼日的设立,是对莫斯科州音乐厅恐袭案遇难者的最高致敬,也是对恐怖主义罪行的有力控诉。这一天,国家的哀思与民众的情感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和平的坚守。通过回顾历史上的哀悼日,俄罗斯人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哀悼不仅是对过去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警示与启示。
全国哀悼日不仅是对遇难者的追思,更是对全体俄罗斯人民的一次精神洗礼。它将悲痛化为团结的力量,激发起民众对恐怖主义的共同愤慨,强化了全社会的反恐意识。无论是政府官员、军人、警察,还是普通工人、学生、老人,都在这一天放下日常的忙碌,共同参与到这场庄重的哀悼活动中,以此表达对遇难者的敬意,对恐怖主义的零容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