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就此停留在了厕所里。”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国华针对“厕所社交”提出的建议,引发舆论关注。
所谓“厕所社交”,是指课间十分钟,孩子们走不进操场,不能在走道里停留,甚至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被逼无奈之下只能躲进厕所里社交。这样的场景令人心酸。本该天真活泼的童年,为何难以找到一块放飞天性的乐土?
其实,类似的问题早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消失的课间十分钟” “课间圈养”曾先后成为热点话题。那么,中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是怎么消失的?
有多重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学校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严格规定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范围,甚至与评奖、“班分”等奖惩措施相联系打造“安静有序”的校园,实际上是把孩子“圈养”起来以求保险;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孩子有任何磕碰都无法接受,总要找学校“要个说法”,这也让学校更加谨小慎微;除了安全问题之外,还有一些老师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常常拖堂,甚至总爱利用课间讲点什么,严重的甚至让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保护学生的安全当然很重要,但是,以安全之名把学生“关”在教室,未必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从身体上来说,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需要大量运动来舒展筋骨、保护视力,才能健康成长。从心理上来说,好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校期间无法自由活动,就连下课时间也只能趁上厕所的时间跟同学聊几句,恐怕成年人也会感到憋闷,更何况是孩子。无论是从生理角度还是从心理角度来看,这课间十分钟都至关重要,不能轻易“消失”。
简而言之,“厕所社交”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为何孩子们只剩下了“厕所社交”,别无选择。那么,如何改变?
正如李国华委员所说:“还需教育部门、学校、家长之间及时进行多方联动协同。”比如,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动校园安全法规的出台,为学校安全管理提供指导和法律依据;教育部门、学校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让孩子们课后敢于跑向操场,在遇到问题时,避免“和稀泥”心态,实事求是地厘清家校在具体安全事故中的责任;家长也要调整心态,减少过度保护的冲动,别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
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可能遇到的困难也不会少。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无论有多麻烦也要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们。而要做到这点,一个关键的前提就是,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要像保护孩子的安全一样,保护好课间十分钟。
这不是“矫情”,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如何把孩子们从“厕所社交”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没有顾虑地拥抱阳光和欢笑,这是一个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