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
一队队学生从校门口走出,他们背着背篓,背篓里放的是锅碗瓢盆和柴火。近日,一段小学生春季野炊在田地里生火做饭的视频引发热议。4日上午,当事学校校长回应记者称,春季野炊是每年春天他们给孩子们准备的必备项目,已经推行多年。(3月5日 极目新闻)
视频显示,学生们一个个走出学校,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他们背着背篓,拿着折叠桌、桶装水、大铁锅、蔬菜、汤锅,甚至还准备好了柴火,准备出门野炊。另一段视频中,在一片荒地里,学生们挖坑开灶、生火,围在一起削土豆、配菜。另一边火已经燃起,大锅已经上汽,远远看去,炊烟袅袅……
这段让小学生们背着“锅碗瓢盆”,亲自到野外荒地做饭,很“接地气”的温馨视频画面,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获得众多网友一致点赞。正如有网友所言:“这才是真正的春游野炊,让孩子们自己做饭,走累了,吃自己做的饭,这也许是他们最难忘记的春游”。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的季节,学校组织学生春游意义非同寻常。著名教育专家于永昌曾表示:“学生春游能在户外感受季节交替变换,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对成长非常有益。”有时候,即便给孩子们说无数遍春天好、风景美,都不如让孩子们来个春游,来个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更有用,更有效果。因为眼睛看到的与手触摸到的更真实,更能过目不忘,这正是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尤其是,参加这种野炊春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是一种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这种形式的春游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告别“五谷不分”,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集体主义精神,更能帮助他们磨练意志,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2022年5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自去年秋季学期开始,“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传统工艺制作”等劳动内容正式进入全国中小学课堂。显然,四川资阳安岳县华严学校组织的这次春游野炊,是将劳动教育课直接搬到大自然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亲自动手的形式,让学生们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这能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到劳动的无限趣味,体会到劳动教育的生动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过程中,学校十分注意火灾隐患,专门挑选了当地村民撂荒的空地上生火,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年级,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春游方式。像一到三年级因为孩子年纪较小,一般都是自带水果零食去春游,没有组织野炊。
必须看到,基于学生人身安全的考量,近年来,许多学校已取消了学生春游,眼下,春游成为“稀缺品”。小学生背着“锅碗瓢盆”去春游的成功事例,无疑告诉大家,只要学校未雨绸缪,周密安排,不断积累经验,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就能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让学生放心、安心、安全地去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