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以及受到网游中的有害内容侵扰,对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协同共治主体中的重要一环,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以“呵护下一代 传承价值观”为方向,在“未保法”实施一年之际,与监管方向同频共振,再次发起系列报道。
本期将推出未成年人网游“破防”调查之手游测评,针对150款国内热门手游的实名认证、充值限制、内容合规、隐私条款等多方面进行测评体验,及时发现问题、探讨治理思路,以期为未保措施的进一步落实,为网游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献计献策。
2022年3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网络沉迷防治”专章内容再次强调了实名认证、游戏时长时段、适龄提示等游戏防沉迷举措。如何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多位专家学者接受南都大数据研究院采访表示,仍要不断强化网游企业的主体责任,同时,家长和学校也要承担起监护和教育责任。
实名认证:
建议“建立游戏行业人脸识别统一标准”
2021年8月底,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指出,新规严格限制了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同时也强化了管理部门、家庭和学校的责任。
尽管防沉迷政策不断收紧,但未成年人“见招拆招”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今年寒假期间,南都针对防沉迷成效展开问卷调查,超过四成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曾向其索要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并要求帮忙通过人脸识别,超过三成家长反映孩子向其他亲戚朋友求助通过实名认证。两会期间,这一现象也受到了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
实名认证是游戏防沉迷的首道“门槛”,但如何验证注册者真实身份仍是一大难题。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夏海龙律师认为,除了常规的实名认证程序,游戏企业应当采取其他辅助性措施对用户身份进行复核,比如将认证身份信息与常用设备、常用IP、登录地点等进行关联,账号出现登录异常时要求用户提交其他身份信息。
也有专家建议引入人脸识别核验技术。但对此亦存在争议。如中国法学会会员部副主任彭伶指出,人脸识别不只关系未成年人,还涉及成年人利益,牵涉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要求所有注册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很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安全隐患。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认为,人脸识别过程中涉及的安全风险防控问题不容忽视。
针对人脸识别引发的隐私争议,全国政协委员丁元竹在今年的提案中给出了详细建议。他认为,可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游戏行业的人脸识别统一标准,制定人脸识别有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游戏厂商的人脸识别功能只用于身份识别。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游戏厂商先试先行,在国家有关法律统一管理下,将相关人脸识别系统对外开放,以方便更多中小游戏厂商用上人脸识别技术。
充值机制:
杜绝“破窗效应”,加强第三方充值渠道的监管
针对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问题,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已有明确要求,“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南都调查发现,部分游戏未严格按照防沉迷政策限制未成年人的充值行为,个别游戏还通过盲盒抽取、出售周边、手办等形式诱导未成年人消费。
“这是游戏企业对未成年人的一种纵容”,孙宏艳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对这些手游进行严厉处罚,避免其他企业效仿,形成“破窗效应”。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旭坤表示,针对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问题,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政策都有明确要求,也规定了相关主体责任,最关键的还是落实到不到位的问题。
此外,南都调查还发现,有部分电商平台向未成年人提供代充值服务,或导致未成年人在游戏内实现大额“氪金”,对此,孙宏艳强调,要继续强化相应平台的主体责任,“任何一个企业,都首先要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自觉做到行业自律”。同时,她认为,加强第三方充值渠道的监管需要一个标准,“游戏防沉迷的监管不仅要集中在游戏企业,也要对相关行业进行监督”,并制定明确的奖惩机制。她还建议在全社会形成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任何人遇到这种(违反游戏防沉迷规定)情况都有顺畅的举报通道,任何举报都能及时得到跟进与落实”。
南都记者在互联网投诉平台上发现,不少家长声称孩子在电商平台被诱导购买虚拟币代充值服务,但申请退款却困难重重。对此,于旭坤指出,这可能涉及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电商违法违规销售问题,可以通过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以及行政执法来推动解决。
内容生态:
综合治理游戏直播,多方研究适龄提示
除了防沉迷,游戏内容生态也是家长较为关心的问题。南都调查发现,有游戏企业在手游内置视频广告,利用抽奖机会、游戏道具等诱导玩家观看,部分广告甚至为涉暴涉赌游戏引流。对此,彭伶表示,游戏内发布的广告必须符合《广告法》规定,对于违法广告,应该严格惩治。于旭坤则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互联网游戏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当关注社会效益,履行法律责任”。此外,她还表示,游戏内的直播栏目需要加强综合治理,按照音视频直播平台的相关要求设置“青少年模式”。
南都记者注意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保护”专章第七十五条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如何才能做好适龄提示,并让其发挥效用呢?孙宏艳认为,游戏是否适龄,不能只靠游戏开发商,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专家学者与游戏开发者共同研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可以让适龄提示更加科学合理。
多方共治:
提升家长网络素养,开设校园网络课程
近年来,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政策不断收紧,游戏企业也不断升级防沉迷系统。2021年7月,腾讯上线“零点巡航”,对夜间游戏超过一定时长、实名为成年人的账号进行人脸重点筛查;网易游戏也在积极探索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有专家指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命题,游戏防沉迷作为其中的重要板块,不仅需要游戏企业主动作为,也需要家长、学校等多方的协同努力。近几年发布的有关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政策,对家长、学校等方面的责任也不断明确。2019年下发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要“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2021年8月的防沉迷新规再次强调了家庭、学校等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引导责任。
“家庭和学校是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的第一道防线,家庭更是重中之重”,孙宏艳指出,沉迷网络游戏的高危人群特征,往往与家庭、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她看来,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通过游戏来释放压力或逃避现实;二是家庭关系不融洽、亲子沟通少,沉迷于游戏社交带来的情感满足。此外,储朝晖认为,部分未成年人尚未形成良好的自主性和自律能力,也容易沉迷于游戏。
对此,多位专家建议,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多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烦恼,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家长的网络素养,“如果家长每天拿着手机不放,甚至沉迷于游戏,孩子也会深受影响”,彭伶表示。全国两会期间,更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要明确监护人在防沉迷监管中的民事责任,对由于监护人疏于监管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大额消费等问题的,应依法裁定违法责任。
学校也是未成年人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彭伶建议,学校可开设专门的网络课程,将其纳入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引导孩子正确、合理地看待网络游戏。孙宏艳也提出,学校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南都记者留意到,为加强家长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的监护,多数游戏企业根据国家要求设置了“家长监护工程”,如腾讯的成长守护平台、网易的家长关爱平台等,帮助家长线上对孩子游戏行为进行监管约束。孙宏艳表示,通过此举让家长与企业共同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实现家校企业协同共治,非常有益”。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海军
统筹:邹莹
研究员: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