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罕见病专家进行诊断实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罕见病专家团队进行多学科研讨。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采用鞘内注射的方式为罕见病患者注射诺西那生钠。
罕见病患者吴承谕与同学一起交流学习。
核心提示
熊猫宝宝、瓷娃娃、月亮的孩子、袖珍人、粘宝宝、蝴蝶宝贝……这些美丽的名字背后对应的是戈谢病、成骨不全症、白化病、生长激素缺乏症、粘多糖贮积症、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罕见病。
何为“罕见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1‰的疾病或病变被称为罕见病。但事实上,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约占全部人类疾病的10%。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因人口基数大,有超2000万名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人。罕见病,其实一点也不罕见。
为了解我省罕见病患者的状况,国际罕见病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近罕见病患者和医生,聆听他们的故事与心声。
生而罕见 活出人生精彩
2月26日,福建商学院传媒与会展专业大一学生、来自泉州石狮的19岁男孩吴承谕和同学们一起开启了新学期的旅程。
若不是坐着轮椅,你绝对想不到课堂上这个面带微笑专注听讲的男孩是一名罕见病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患者。
何为DMD?DMD全称叫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是以进行性骨骼肌无力为特征的一组原发性骨骼肌坏死性疾病。用吴承谕的话来说,这位“DMD朋友”寄居在他的躯体中,不断稀释着他的力量,让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孱弱——三岁以前因反复肺炎频繁出入医院,三岁后蹲下就无法自主站立,小学二年级不能跑、跳,五年级就坐上了轮椅,丧失了基本的行动能力。
然而命运的捉弄并未止步。2019年,吴承谕迎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此时,正在进行初中阶段学习的吴承谕意外翻落床下,股骨摔裂。他在病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只能日夜望着天花板。好不容易出院了,轮椅扶手突然断裂,他又一次意外落地,这一次是膝盖部位骨折。
身体勉强恢复后,吴承谕不得不使用电动移位机、电动护理床来维持日常生活,上学靠父母改造的福祉车接送。为减轻身体疼痛和防范路途风险,他每天只能上半天课。
病情迅猛发展,学业每况愈下,未来还能有什么希望呢?“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也一定要创造价值。”父亲鼓励吴承谕克服困难,利用课余时间尝试写作。这给了吴承谕莫大的启示:“既是命运以笔墨描绘了我惨淡破碎的人生,何不执笔与之抗衡?”于是,他开始以手中的笔,抒世界的美。虽身处逆境,但文章内尽是美好之景。
由于身体力量不断被DMD蚕食,吴承谕的手无法像常人一样正常抬起放下,每每写作之时,常常需家人帮忙把手抬到桌面上。而他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得用尽全身的力气,字迹也深深地“刻”在了稿纸上。在他看来,这些难处与病痛相比,并不算什么,他不再被轮椅禁锢着,在文学的殿堂里,他可以肆意沉浸、徜徉飞翔。
散文、小说、诗歌、剧本……吴承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还创办了个人公众号“谕来谕好”,创作作品逾20万字,多篇作品公开发表在省内外媒体上。就这样,他凭借着一支笔,凿开了命运这堵密不透风的墙,迎来了生命的“高光时刻”。
2020年,吴承谕出版了首部个人文学作品集《凤凰花开》。2021年,他被评为福建省“励志先锋”。2022年7月,他荣获第十九届“叶圣陶杯”中学生新作文比赛最高奖——“全国十佳小作家”奖。去年3月,他的新书《谕见美好》正式出版。更令吴承谕骄傲的是,在2023年高考中他考出了495分的成绩,最终被福建商学院录取,圆了和同龄人一起走进大学校园的梦想。
“你给DMD患者带来了希望,希望我的孩子今后如你一般坚强。”“你让我想起了史铁生,我每天都把你的文章读给孩子听。”在罕见病专家的认可和推动下,吴承谕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对命运的不屈不挠,激励着罕见病患友和残障人群,以及许多处于低谷的人,为他们带去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成为全国DMD患者群中的一束耀眼光芒。
“即使生病,依然爱工作、爱生活。”这是远在美国纽约的福州姑娘李嘉蔚的生活写照。她是美国霍夫斯特拉大学的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一名与罕见病抗争了20年的患者。
“读高二的时候,我开始出现神经症状,手指末梢神经痛,记忆力减弱,情绪躁郁。”她清晰地记得,父母带着她在多家医院奔走时无助的景象,“那时临近春节,曾有医生对我妈妈说,让孩子吃好喝好,可能时日不多了”。
“后来,我们找到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医生们帮助我们一家做了基因检测,很快就明确诊断了。”李嘉蔚介绍说,自己患有的肝豆状核变性(下文简称“肝豆”),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铜在体内各组织中异常沉积所导致。
“幸运的是,这种疾病可以积极通过低铜饮食、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大部分患者寿命可接近正常人。”但是,从确诊的那一刻起,李嘉蔚就再也没有碰过年轻人喜爱的巧克力和咖啡等高铜食物,青霉胺片和葡萄糖酸锌两款药物就成为她的“终身伴侣”。“世间万物皆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嘛。”谈及疾病,李嘉蔚显得淡定而从容。“也许,学习如何面对低潮和走出低潮,就是我一生的课题。”她说,未来,自己会不断学习和思考,把与疾病抗争的经历转变为人生财富,不仅治愈自己,更要帮助身处困顿的学生走出低谷,迎接阳光。
抽丝剥茧 寻觅致病“真凶”
罕见病是人类健康问题的极端表现,常涉及多脏器、多系统损伤,所以为罕见病患者明确诊断,医生们需要付出极致的努力和耐力,大胆猜想、谨慎求证、抽丝剥茧才能寻找到致病的“真凶”。
“你不用手术,每天服用半片卡马西平,症状应该很快就能缓解。”一年前,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附一医院副院长陈万金将即将进行“难治性癫痫”手术的大学生林书恒(化名)拦了下来。
小林多年来一直被一种奇怪的疾病折磨着。他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发病时,自己才读初中二年级。那时,他起身回答老师的问题,突然右半边身体不由自主地扭转,直到十几秒后才恢复正常。随后的日子里,这种症状越来越频繁,每天要发作几十次。
为了解开这个怪病的“魔咒”,小林一直在各家医院奔走,医生开出了许多诊断:癫痫、癔病、精神问题、精神衰弱、抽动症……然而尝试了许多药物,都没有效果。最后,他以“难治性癫痫”住进了医院,打算手术解决这个问题。
术前会诊时,小林幸运地碰上了改写他命运的罕见病诊治专家陈万金。
小林回忆说,当时陈万金详细地询问了他的病史,并对他进行了现场体检。之后,他按医生要求做了一组高抬腿运动后,当即发病。见状,陈万金初步判断小林得的是一种名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罕见病,建议小林进行基因PRRT2检测。
不久后,基因检测结果印证了陈万金的诊断,小林的基因PRRT2呈“阳性”。由此,陈万金给小林开出了一个简单又便宜的药方——每日服用半片“马卡西平”,一天的费用仅7毛钱。
服药几日后,小林惊讶地发现,困扰他的“魔咒”消失了,一直到现在都很正常。更令小林感到欣喜和振奋的是,陈万金告诉他,正常服药的话,30岁左右他就能不服药正常生活了。
陈万金改写小林命运的背后,却是附一医院神经内科团队长达8年的努力。2005年,附一神经内科团队接诊了第一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此病患者发生体位改变时(如起身、转身、迈步、举手或惊吓恐惧、精神紧张时诱发,小林是从坐位到站位),就会出现肌张力障碍,做出难以控制的手舞足蹈。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这种疾病的症状与癫痫相似,一直被当作癫痫来治疗,但效果很不好。于是,我们怀疑,这可能不是癫痫。”陈万金回忆道。
随后多年时间,团队找到了病情相同的8个家系,并开展持续跟踪随访,应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患者DNA样本,直至2011年,终于在全球率先发现了这种罕见病的致病“元凶”基因PRRT2。
历尽千辛万苦找出致病基因只是诊治罕见病的第一步,明确治疗方式则是另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团队积极开展临床试验,最终在2013年发表了一项研究,报道使用小剂量传统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对PRRT2突变引起的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从此,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能得以明确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像小林这样,疾病能被发现且有药可医、可治愈的罕见病患者,是非常幸运的。但全球有7000多种罕见病,能被识别并到医院就诊的不到一半。”陈万金坦言,正是由于罕见和未知,花费数年甚至10余年时间寻找罕见病致病“真凶”,意义非凡。
“从狭义上来说,探寻罕见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可以让更多‘折翼天使’获得享受生命的无限可能。从广义上来说,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属于典型精准医学,具有超过研究疾病本身的意义,对于医学研究而言,罕见病是基础疾病的极端表现,针对这些极端少数病例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人类疾病机理的认识,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新型治疗方法。”他表示。
协同发力 破解救治难题
“近年来,我省在罕见病诊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困难仍然横亘在眼前。”福建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主任委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王柠谈及现状,表示罕见病还存在许多人类未知的领域需要去探索,罕见病患者仍需社会各界加大关注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罕见病患者最先遇到的是诊断上的难题。王柠介绍说,罕见病罕见,但诊治罕见病的医生可能更罕见。一般的基层医院医生,一辈子都见不到几个罕见病患者,遇到这种患者时他们很难及时明确诊断和把握治疗。加之,罕见病常常涉及多脏器、多系统损伤,涉及血液、骨科、神经、肾脏、呼吸、皮肤及重症等多个学科,对医生的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基层罕见病患者首诊的误诊率很高。
“搭建诊疗网络,是现阶段提升罕见病诊断效率的有效手段。”王柠介绍说,2019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成立省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经过5年的实践,14家协作医院之间已经形成默契,基层医院发现罕见病疑似病例后,可立即与协作组牵头医院进行沟通,由牵头医院评估病人情况,再进行相应诊断和后续治疗指导。
在此基础上,福建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和省罕见病联盟相继建立,并以病种为轴心,组建专病学组,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指南或共识,再以此开展医生培训,提升医生的诊治水平。
作为活跃在罕见病诊治一线的专家,牵头成立福建海医会儿科学分会儿童罕见病联盟、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师王滔认为做好罕见病诊断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对常见病进行升维思考,帮助患者尽早确诊。
他介绍说,自己诊断的疑难罕见病中,有一大部分是从常见病里“捡来”的。譬如,口腔溃疡如果一茬接一茬,并伴有其他部位的溃疡,那就要注意有没有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尤其是白塞病。“如果医生在看诊过程中,没有寻根究底的精神,可能会把遇见的所有疾病诊断为常见病,而让真正的‘凶手’从眼皮子底下溜走。”
除了诊断,治疗上的困难更不容小觑。《2023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显示,由于诊疗不便、药物获得困难等原因,近1/3的患者尚未或从未接受治疗。这部分人群中,约一半患者因无力负担医药费用,从未进行治疗或放弃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保谈判的介入,罕见病患者用药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但“望药兴叹”的问题仍困扰着大量的罕见病患者。
为了进一步帮助罕见病药物可及性减负,专家们建议,有关部门可考虑加强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对罕见病的保障,将部分疾病负担高、临床需求迫切、临床疗效确切、医保目录尚不能覆盖的罕见病药品尽量全部纳入普惠险保障范围。设置并优化普惠险产品有关罕见病的保障责任,适当放宽既往症的限制,优化免责条款的设置,为罕见病患者构筑起一张“医有可保”的防护网。
此外,专家们还呼吁社会各界应考虑对罕见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给予更多的关注。譬如,唾液酸贮积症等罕见病患者,外貌与普通人无异,但他们却容易在外界刺激下突发痉挛,无法独自生活。“大家应对身边罕见病患者给予更多的理解,有关部门应考虑从残疾人认定政策、公共设施完善等角度给予帮扶。”
但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看,早筛早查是预防罕见病发生的有效手段。研究显示,80%以上的罕见病由遗传因素导致,50%的人在出生或儿童期发病。一旦配偶双方存在相同缺陷基因,下一代就有可能患罕见病。目前,基因检测技术可以诊断婴儿是否有罕见病基因突变。
基于此,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基因检测、产前筛查等手段预防罕见病“花钱少、见效快、作用大”。他们呼吁,罕见病高危群体应做好一定孕前和产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产前筛查,有效防范罕见病的发生,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致残带来的社会资源消耗。(记者 张静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