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是今年最热的车型,这一点毋庸置疑。对消费者内心活动的充分把控,让市场始终跟着雷军走,这一点不得不承认。SU7成为Model 3的最强挑战者,YU7能否干翻Model Y,还没上市,讨论声不绝于耳。这可不是靠嘴说的,国内车企嚷了一圈,最终谁也没有撼动Model Y的地位,这一次,YU7能做到吗?
SU7能够热销,和雷军不断强化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花轿车的钱买跑车,换了谁都愿意,YU7照旧走这条路,至少数据上占上风。动力系统上,小米YU7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达691马力(508kW),远超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版的486马力(357kW)。小米YU7单电机版本最大功率235kW,也高于特斯拉焕新版Model Y的220kW。
续航里程方面,小米YU7标准版用96.3度电的电池包,有835公里续航;特斯拉Model Y标准版62.5度电、590公里续航。各位,看到没,小米YU7续航能力整体展现出优势,最终续航会不会拉胯,只能等上市后实测了。
网上部分消费者认为特斯拉Model Y虽然动力数据上不如小米YU7,但品牌在电动技术研发上历史更久,动力系统稳定性可能更好。而支持小米YU7的消费者则强调其动力强劲和长续航能满足更多场景需求。有争论,就已经说明雷军成功了。
外形是国人最关注的层面,一定程度上要超过车的性能,这一点,小米汽车更不会输,稍微致敬一下经典就解决了。采用大溜背的轿跑风格,YU7车身长度4999mm、宽度1996mm、轴距3000mm,均优于特斯拉Model Y(长度4797mm、宽度1920mm、轴距2890mm),比Model Y大一圈,买车谁还嫌大啊。
但凡静下心来就知道,车内坐5个人的机会少之又少,大有嘛用?精致生活的人士可能更喜欢Model Y的简约风格,独有的科技感和未来感是学不来的;小米YU7的轿跑风格和大空间,对于好面儿的群体来说,诱惑难挡。
小米汽车之所以能有不错的销量,技术创新是雷军挂在嘴边的固定话术。在智能生态构建上,小米YU7能无缝接入小米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车、家、手机之间的联动;特斯拉Model Y不具备此能力,但其FSD独树一帜,虽然收费,但其超强算力冗余、更加符合人类视觉的方案,深得同行的认可。不过,有一种观点很有市场,那就是车就是车,家就是家,功能不能混淆,否则,就成了车不像车、家不像家。不知阁下如何认为?
能否续写SU7神话,核心还是价格!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26.35万元,Performance版30.35万元,这是现成的标准。小米YU7标准版即配备激光雷达和大容量电池,关键是数据和现实不要太脱节就行,经过了太多的忽悠,消费者已经长脑子了。
小米YU7主打高性价比,瞄准追求科技感和智能化体验的年轻消费者,特斯拉Model Y凭借坚实的品牌影响力,拥有大量忠实用户,关键是,这两年来,特斯拉口风大转,很少看到有人喷了,这是经过市场捶打后的结果。小米汽车正在经历第一轮,底蕴可能是二者最大的差距,输赢也许就在这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