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估计有人要骂我:为博人眼球标新立异,专唱反调。
余华所著的小说《活着》分明写的是一个人的苦难史。主人翁徐福贵的一生跌宕起伏,苦不堪言。
在读者的眼中,福贵历经所有至亲的死亡,家门口田地里的坟都堆成了一排。独留他一人和一头老牛苟活着,这样的人生惨不忍睹,太悲哀了。
但这些,都不过是读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正如作者在一次答外国记者所说:从别人的角度看福贵的一生只是“生存”,而对于福贵本人来说却是“生活”。
生活总是有得有失,有悲苦也有欢乐。而福贵的得到和快乐正是他的福气所在。
一、祸兮?福所倚
人生的玄妙,常常超出你的预料。当你还在为错误惋惜,在另一个转角说不定就开始柳暗花明了。所以,任何时候,你都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尽管向前走,莫停滞、莫懊悔。
徐福贵年轻时,是富裕地主家庭的浪荡公子,吃喝嫖赌无所不能。
荒唐时,常骑在一个妓女背上招摇过市,时常还故意弯道骑去向岳父请安,臊得岳父见他就躲。
就这样一个没脸没皮,行为放荡的徐福贵,一夜之间在赌桌上把所有家产付诸东流,生生把自己的爹给气死了。
但人生就是这么玄妙!从不愁吃喝、衣帛食肉到一贫如洗,福贵竟然因祸得福了。
解放后,刚接收他家产不久的龙二作为恶霸地主被枪决了。当龙二在刑场上大喊: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福贵诚惶诚恐,暗自庆幸。
命大!此为福贵的第一福气。
生逢乱世命如蝼蚁!在贫困中,福贵的老母缠绵病榻,为给娘找大夫救治,福贵连夜进了城却被国军抓壮丁赶上了战场。
那几年,福贵在炮火中东躲西藏,身边的尸体堆积如山,福贵却活了下来。他最要好的两个战友:老全死在了最后一场战争,春生在那场战争中投降并加入了解放军,全国解放后还当上了县长。
但春生的命运并没有从此就飞黄腾达。他没死在战场上,却逃不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终因不胜折磨自杀身亡。唯有福贵活得最长,活到了老,见证了他们的兴衰荣辱。
人,能够好好活着就是一种福气!你焉能说福贵的活着不是一种福吗?
二、家有贤妻、好儿女
福贵的福气还远不止于此!古诗说: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夫妻恩爱比成仙都强啊!他年轻时荒唐无稽,却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分娶到一个好女人。
他老婆,陈家珍长相端庄秀丽且知书达礼,是城里小康人家米店老板家中的小姐。自从嫁给了他,一直任劳任怨,低眉顺眼对他体贴入微。
无论在福贵骄奢时还是落魄时,都不离不弃,为他生儿育女勤俭持家。而福贵的两个孩子,女儿凤霞和儿子有庆都懂事的让人心疼,小小年纪就为他分担农活。
凤霞虽然又聋又哑但却聪明灵巧、善解人意,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有庆小小年纪也懂得体恤父母,知道家里的不易。为了节省,把这双鞋当宝贝,总是偷偷把鞋脱下来揣在手里,下雪天也赤脚走在上学路上,生怕把鞋给磨烂了。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有儿女如此,此生也足矣!福贵真是有福,就连女婿二喜也是万里挑一的好人。第一次进门就惦记着为他修缮房屋。一个女婿半个儿,这个儿与亲儿无差别。
福贵的最后一位亲人,女儿凤霞拼了命生下的儿子苦根,才七岁就死了。但在五岁时就知道帮外公干活,有病也强撑着,一直到倒下。
最后的最后,福贵成了孤家寡人。所有的至亲都死了,死的很悲催;但他们活着时,无一不给福贵带来过幸福。
寻常人家的幸福就是相互体谅,和睦相处。福贵因有了他们而活得津津有味,哪怕在他们死后,还靠着回忆一直让他们伴随左右。他并不孤独,在他心里他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三、看透生活,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无疑,福贵在生活面前称得上英雄。经历无数的磨难后,他仍然笑对生活。
他说,“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瞧瞧,这就是福贵的心声,一个普通人的悟透。
知足也是一种福气!看淡生死得失随缘,心才无增减。不争不抢,心态从容淡定。如此岁月静好,必然高寿啊!
每天,福贵仍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对着老牛拉家常,说说老婆孩子,仿佛他们就在身旁。
对生死他更是置之度外,早早安排后事。压了十块钱在枕头底下,给自己的收尸人,只求把自己葬在亲人旁边。
福贵这一生,活的很艰难,但却从不放弃。一如余华想表达的主题:“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人,活着真好!活着就是有福气啊!
下一篇:太平鸟男装的品质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