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喜欢看电影,闲来无事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看各种各样的电影度过。我认为电影是很有艺术性的东西,在电影里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把人生百态和万千世界都表现出来,好的电影不止是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还可以让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还可以领略到不一样的人生感悟。我最喜欢的电影就是那种看完就好像自己也和剧情演绎一样过完一生的电影,比如中国的《活着》,比如美国的《美国往事》,比如意大利的《灿烂人生》,《活着》时长3个小时,《美国往事》时长4个小时,《灿烂人生》时长更是达到了6个小时,但是在观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很久,因为短短几个小时让我看到了别人完整的一生。
年轻的时候,刚出来工作没多久,我第一次看《灿烂人生》,总体感觉一般般,虽说是我最喜欢的电影类似,但觉得没有《活着》和《美国往事》精彩,唯一印象最深刻的,而且过了很久还能想起的一个情节就是主角之一的马迪奥于新年的夜晚,在公寓的阳台纵身一跃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当时看的时候很是不解,为什么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会自杀呢?觉得剧情交代和导演安排都有所欠缺,没有在电影里充分展示和铺排他走上绝路的前因后果和心理历程,所以觉得这个情节是比较突兀的。
直到最近,我第二次看《灿烂人生》,才明白了马迪奥的纵身一跃,才是整部电影的转折点,其实导演在很多地方都有暗示和铺排,只是在马迪奥自杀前后没有充分渲染其内心想法,导致那一个镜头就是他无端端就跳下去一样。但通过他之前剧情里面,遇到事情的处理方式,都将自杀理由全部展示其中了。而且导演刻意把马迪奥的自杀情节安排得非常直接且简单,就那么一个翻身,从阳台边沿消失,好似掩门而去。没有镜头切换,没有半句台词,就是突然的不告而别,要把观众的心扎出血来,并且激发大家对灿烂人生寓意的思考。
电影一开始就把马迪奥塑造成一个完美主义的文艺青年,他短暂的一生到处充满着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比如他从小成绩优秀,被家人寄予希望,但他始终游离于家庭之外,就是在自杀当晚家人们都在庆祝新年,他却借故回到了自己的公寓;比如他在考试时,因为不愿意承认“学院派”对于某些诗人的鉴赏,坚持自己的见解,因为顶撞主考官,毕业考试没能及格;比如他在目睹左珍被警察带走,自己却无能为力,便去参军且决定做一名警察,但是后来即使做了警察,他还是一次次遇到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他做不了救世主;比如他遇到同样爱好摄影的美莉拉,面对热烈奔放的美莉拉他竟然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给到幸福给美莉拉,在最后美莉拉没有接他打过去的电话后,他毅然地走出阳台并纵身一跃。
面对着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即使内心是挣扎难受的,马迪奥也还是做出过妥协的,只是和现实的妥协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普通人对于受到的打击和命运的不公,也许忍一忍就过去了,很快就能与自己和解,但是马迪奥则不同,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他一直试图通过一己之力来改变世界的不公,但现实不仅无法改变什么,他还会自我束缚,不能很好的与外界相处,这是他悲剧的根源。自己有限的力量根本无所作为,这让他感到失望、失败以及空虚,从理想主义变成了悲观主义,马迪奥对自我产生了否定,采取纵身一跃的方式结束生命,他不再想因自己内心的煎熬而与不公的世界继续作斗争,所以选择结束自己来平息内心的不平。
愿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马迪奥一样的一腔热血,但我们必须学会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与世界和解,走上追寻梦想的灿烂人生之路!与大家共勉!
继续的跑
2022年12月25日 广州市花都区天马河绿道 晴天
今天跑了10.34公里
后天继续!
上一篇:赞美秋天的金句 优美句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