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日本人去东北,日本政府许诺无偿提供土地、农具、种子等等,并承担所有交通费用。不过享受这种政府补贴的甲种移民名额有限,百姓如果想自行移民的话,只能自己承担各项费用。
1937年开始,由于对华战争扩大,日本政府在开拓团计划上投入的资金达不到预期,因而开拓团的人数远远低于当初的设想。而且大批日本人的涌入,使东北的局势变得复杂起来。
开拓团抢占的往往是中国农民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被夺去土地的中国农民却变成日本人的佃农,甚至衣食无着,自然对开拓团非常仇视。很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加入土匪,频频袭击开拓团。
日本占领军只能投入军队来保护开拓团,不敢过分扩张开拓团的数量。而袭击事件又影响到日本国内开拓团的招募,使日本贫民对移民东北颇有顾虑。
直到1945年初,日本开拓团计划完成86000余人的移民,仅达到计划的六分之一。战争局势越来越紧张后,日本政府准备在本土失陷后,把东北作为最后的基地,负隅顽抗到底,因而疯狂加快动作,在半年内移民20多万人。
但是两枚原子弹结束了日本政府的幻想,这些被忽悠去东北的日本人突然面临着失去一切保护的窘境,70万关东军仅抵抗了半个月便土崩瓦解,气势汹汹的苏联军队已经杀进东北,开拓团不得不开始了逃亡之旅。
从1937年开始,开拓团抢占了近4亿亩耕地,约26万平方公里,比日本全部耕地还要多3倍。分布24座城市的开拓团约860多个,33多万人。
善良的中国人没有追杀开拓团,但苏联人没有放过他们,抢劫、强奸等等层出不穷。昔日的人上人一下子变得凄惨无比,断粮、瘟疫等致命威胁,使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死于路边,很多人选择了自杀。
日本政府已经投降,再也顾不上这些被自己派往东北的百姓。对这些开拓团成员来说,从东北内陆逃往旅顺、大连等港口的道路,就是一场生死考验,能够顺利过关的人却只占他们之中的少数。
很多日本父母在濒死之前,把孩子送给中国人,只求能让他们生存下去。据估计,这样的日本遗孤多达数以千计,朴实的中国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予以抚养,直到两国恢复邦交后,才把他们送回日本。2002年,600名日本遗孤还起诉了日本政府当年的错误政策。
33万开拓团最终只有26000人回到日本,大部分青壮年被苏联抓去西伯利亚服苦役。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还有很多日本人滞留在东北,人民政府都对他们进行了妥善安置。
这些日本开拓团大部分也是处于日本社会的底层,侵略战争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善,反而还要充当侵略的急先锋,来抢夺中国农民的耕地、奴役中国农民,最后又承担了侵略战争的恶果,死者无数。希望这段历史能引起日本人民的反思,永远告别侵略。
上一篇:片名:《天天天晴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