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之前,皮哥要先向大家道歉。
只要打开过手机,浏览过这件事,就是这种现象的实际支持者。
自我反省后,皮哥还是想尽量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来跟大家讨论这个诡异魔幻且真实存在的现象。
最近轮番的热搜轰炸,无非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巴黎秦朗,一个是贵州山火。
远在欧洲的小学生丢了作业,怎么就和山区焚起的天灾人祸联系在了一起?
因为这两个关键词,都指向了同一个,我们时常忽视,却又日日参与的怪象中。
1、“失声的火灾”
这两天,贵州森林火灾的事,终于冲上了热搜。
因为中国人共通的情感,像“山火”、“消防员牺牲”这种事,总能在第一时间被大家知晓。
之前的重庆山火,不知道涌现了多少无名英雄。
可这次的贵州,却“失声”了。
大火的消息,是万千关心贵州的网友,用复制的文字,在各种娱乐视频下转发接力而来的。
可到这两天火灾被大家真正关注,这场大火,其实已经烧了十几天。
与火灾失声相比,这场的大火的力度,不比重庆山火弱多少。
从当地网友的视角中不难看到,火舌吞没了连绵起伏的山头。
到处是滚滚的浓烟和过了火的黑土地。
山顶的火灾,浓浓的火光把黑夜映成了红色,与远处灯火通明的城市遥相呼应。
有路过高速的网友感叹,自己以为这是贵州山上的灯带,开到近处才发现,这是一场连起来的森林大火。
可自己在网上,却没找到关于这场大火的报道。
当地有网友说,火已经烧到了自己的屋后。
也有女孩说,自己的老公在救火,还没有回家。
这场火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根据贵州消防部门统计,春节以来,贵州发生森林火情148起。
而且贵州多山地,山上都是油脂丰富的树木,对消防员来说,装备无法随身携带,交通困难,灭火基本要靠双脚。
森林烧起来是可怕的,尤其在晚上,滚滚浓烟无法分辨,很容易出事。
而这场火,从除夕就烧起来了,2月10日时,大火就已经烧山。
从卫星遥感监测的着火点看,大半个贵州都在燃烧,各地的网友甚至拍照组成了一张“贵州山火图”。
可我们最早见到新闻媒体真正开始关注报道时,已经是工作日第一天,也就是2月18日。
大火真正上热搜,是在这两天,这场火烧了十几天,才走进普通民众的视野。
这期间,“沉默”的贵州人民,通过全网转发,复制盖楼,甚至用“求求大家”这种恳切的语气,才换来了大范围的关注。
我们新闻渠道的反射弧,有点过长了。
也就是大家看到这则新闻的当下,山火已经被扑灭,事情似乎已经过去。
热度消散之后,这种新闻的迟滞性,让人瞠目。
如此严肃的新闻,需要网友们手把手传递才能最终被公众看到。
这样的大事,需要接力棒一般的接续和口口相传,才能走进观众视野。
即便如此,大多数的我们看到的,依旧是只是几个冰冷的数字,没有一则更加详细,更加深度,全程跟进,更加专业的新闻追索。
那,我们的新闻媒体,究竟在报道什么?
新闻发声的渠道和空间,到底在被谁挤占?
2、“疯狂的秦朗”
与贵州山火几乎同时发生的新闻,在一个名叫秦朗的小朋友身上。
2月16日,网红猫一杯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视频,称她在巴黎的一家餐厅内,收到了服务员递过来的几本寒假作业。
作业只字未动,只写着“秦朗”这个名字。
因为临近开学,“丢寒假作业”这种事,本就极易拨动大众娱乐的神经。
再加上吃瓜群众的关注和官方媒体的助推,只在当天,“巴黎秦朗”就占据了9条热搜。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
各路官方媒体和自媒体人,就像疯了一样,对秦朗丢作业的事无比上心。
不仅纷纷转发评论,吃瓜网友还一个个扒出了“秦朗”的真实身份。
有自称“秦朗舅舅”的人,曝出了秦朗的小学信息,但全国多个“西场小学”中,全部查无此人。
后经证实,这位收获巨大关注的“舅舅”,实际为蹭流者冒充。
即便是冒充,“秦朗舅舅”依旧收获了热搜第一。
谣言被粉碎以后,话题“丢寒假作业的秦朗家人回应”再次罢榜,始作俑者猫一杯更是发出了自己和“秦朗家人”对话的聊天截图,但表示不便透漏更多隐私信息。
这一切,看上去就像自媒体博主自导自演的一场营销式网络段子,只不过通过大众媒体的疯狂传播,成了一起火遍全国的流量自嗨。
甚至连香港的TVB也下场报道,“丢作业”占据的大幅画面下方,“哈马斯”新闻被文字滚动,实在刺眼。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这一切,本质上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垃圾信息。
后来央视主办的央视网也发文称:“秦朗是谁”不重要,但“新黄色新闻”泛滥很危险。
所谓“新黄色新闻”,就是指“巴黎秦朗”这种不具社会价值单纯迎合大众趣味的信息。
讽刺的是,所有人都知道,公共资源和新闻空间,不应该被这种垃圾信息占据。
但偏偏,我们都是参与者,也是传播者,更是推波助澜者。
这也是皮哥开头,跟大家道歉的原因——这条新闻,皮哥也曾手动点开,转发,并对着短视频回味良久。
一个中国的孩子在巴黎的厕所丢了寒假作业,多么好笑。
可悲的是,这种好笑的背后,既有媒体的不专业不作为,也有烂俗营销的无良心无下限。
人们只乐于看到自己看到的东西,也只乐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如今的网络推荐机制下,你越喜欢看什么,它就越给你推送什么。
流量至上的今天,新闻从业者的门槛被极大降低,随便一张聊天截图,任意一段断章取义的视频,都有可能成为第二天全民关注的焦点。
作为媒体从业者,皮哥不得不承认,当下绝大多数媒体人,已经忘了新闻应该具备的5W要素,转而追求短平快的快餐化、情绪化,娱乐化。
“巴黎秦朗”没少被我们眼中的专业媒体转发,这种推波助澜,挤兑的,正是“贵州山火”的发声空间。
调查、跟进、探索、研究已经跟新闻无关,取而代之的,是把各种网络段子和网友随拍剪辑打码,即时发布。
没有考证,甚至连求证都没有,小编尽职免责,公司收获关注,大众一起狂欢,实现三赢。
一条新闻全民受用,严肃事件便成了娱乐的牺牲品。
而在这背后作祟的本质,是对流量的抢夺,是对关注度的攻城略地。
在山火发生的这段时间,关于新闻的魔幻事件,一直在轮番上演。
有铺天盖地的营销宣传。
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在2月10日当天,就有75个营销话题,几乎占据了所有头版头条。
直至今天,电影上映两周,导演贾玲的一句话,还要高高挂在热搜一整天。
有毫无下限的蹭流量。
福建地区举行的“游神”活动中,一名网红不请自来,COS游神“赵世子”并做作摆拍吸引关注,极大伤害和冒犯着当地人民的朴素情感。
还有不知所云的罗生门。
网红江寻千发布的冰雕龙被质疑摆拍,为了自证清白,她开启了全天直播“雕冰龙”,吸引了巨量网友关注。
“巴黎秦朗”虽然消失了,但后面还有无数个“巴黎秦朗”在顶上。
是我们彻底不需要严肃新闻了吗?
是真正有内涵、有深度、有情怀的新闻没有市场了吗?
作为同样参与的个体,皮哥自认为不是的。
只是我们都一样,陷入了泛娱乐化的“信息茧房”。
3、“关我什么事?”
就在贵州山火终于获得关注的当下,另一种刺耳的声音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