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为单主准备的惊喜礼物 受访者供图
临近委托日,果果会将微信头像换成周棋洛的图片,提前用角色的口吻跟单主聊天。此外,果果还会浏览单主的朋友圈,将单主的生活照设置为手机壁纸,并在约会当天不经意地露出来。果果非常得意自己的小设计:“看到单主惊讶的表情,我就‘得逞’了。”
果果坦言,这段时间的“为爱发电”说不累是假的,但她依旧乐在其中,哪怕突遇生理期,也会在面对单主时一秒切换到元气满满的状态。虽然cos委托有时让她感到疲惫,但传递给其他人快乐和温暖,也让她感到了cos委托不一样的意义。
果果委托时的照片 受访者供图
果果曾遇到一位害羞内向的单主,她甚至不敢直视自己的“男友”。但慢慢的,单主开始向果果倾诉生活中的不如意,果果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单主也很惊讶,她没有想到“委托男友”会哭,就好像自己喜欢的周棋洛真的因为心疼她而落泪。果果的真诚和细腻,也让她在委托过程中慢慢放松,慢慢勇敢了起来。
在海边,果果与单主一起点燃烟花棒,小小的几簇火花劈里啪啦地燃烧。在划亮的暮色下,两个女孩的眼睛里倒映出火焰和彼此。漫天晚霞和点点烟火里,她们在海边的礁石上坐下。遥遥望去,对面是浓雾遮盖的海岛、山脉和跨通两地的大桥。在海风吹拂下,她们依偎着聊了很久。
果果和单主在海边约会 受访者供图
“我感觉挺奇妙的,大家因为一个爱好聚在一起,又因为一场缘分而相遇。cos委托其实只是一个躯体媒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借男主的身份去治愈她,给她一些生活的动力和希望。”果果说。
虚拟爱人,
还是现实甲方?
女孩们常常用“他用我的身体来爱你”来形容这种关系。理想中的男友,借coser的形象和身体,将罗曼蒂克的梦变成爱与被爱的现实。但也就像电影《甲方乙方》中的“好梦一日游”一样,委托结束后,情侣就变成了网友,变成了甲方和乙方。
想要提醒单主支付尾款,又担忧破坏男友形象的栗子,总是会在委托结束的第二天,才小心翼翼地给对方发消息:“宝宝,这边尾款是200块钱哦。”
cos委托一般采用“定尾制”,即单主预付定金,服务结束后再支付尾款,超时则收取加时费。
虽然甲方与乙方的关系名副其实,但单主与coser之间却并没有一个可以为其担保的“中介公司”。要找到自己的乙方,需要单主“众里寻他千百度”。
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上,coser会发布自己的“委托条”(cos委托服务介绍)。栗子的链接下,有113人表示了感兴趣,但这里只是她们认识的一个途径。她与单主的具体沟通,还是在社交软件上。
约过两次委托的单主江月,也尝试过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寻找coser。但是,“这里的选择太少了”,所以江月更倾向于在社交软件寻找coser。而且拍下定金和尾款链接、确认收货的交易流程,也会让江月产生作为甲方,而不是作为女友的“割裂感”。这也似乎提醒着她——过去的美好与快乐都是金钱买来的。
江月和coser的合照 受访者供图
当cos委托的圈子慢慢扩大,线上委托平台、线下委托实体店也慢慢出现。在这里,coser的信息像商品一样陈列在橱窗,约委托也真正变成点单。有些平台还会放出榜单,coser的排名,仅仅由点单量决定。
心凡并不喜欢这样的约委托方式:“这很像在点牛郎,让我有点不舒服。”她约委托的依据在于第一眼的感觉,而商业化的模式则会时刻提醒她——这不过是一场交易。
所以,女孩们大多会通过社交平台,来寻找自己的约会男友。但没有平台的保障,也没有法律的约束,圈内也并没有集体共识,约委托就像“开盲盒”,金钱和服务的交换,也许并不对等。乙游委托的本质是一场私人定制的恋爱体验,所有评判标准都是弹性的。而这些评判标准,往往握在付款的甲方手里。
心凡和coser的合照 受访者供图
当甲方的期待和乙方的行为产生偏差时,矛盾便爆发了。翘二郎腿、说网络热梗、补口红、摘假发、和路人搭话、聊到现实生活……这些不起眼的相处细节,都可能成为引爆单主情绪的雷点。一旦协商不成,单主申诉无门,等待coser的——可能是一张猝不及防的“挂条”,以及一场旷日持久的网络骂战。
挂条,又称瓜条,一般是单主发帖吐槽自己不完美的、糟糕的委托体验,并曝光coser的虚拟身份信息,提醒其他同好“避雷”。
当挂条出现,吃瓜群众们也闻风而来。当评论区里的讨伐愈演愈烈时,coser也往往会出面澄清,甚至反“挂”单主。挂条带来的指责、辱骂、人肉,将战场从虚拟带到现实。删除瓜条、澄清解释、永不接单、销号退坑,是四种默认的结局。
栗子就曾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目睹了一场“挂人”风波。一位单主因为coser在现实中恋爱而要求退款。coser不接受这个理由,拒绝退款并把单主“挂”在了朋友圈。单主看到后,又将coser“反挂”。“挂条”带来的网暴,也让栗子非常担忧:“如果我被挂了,我会退圈的。”
cos委托,本来给了虚拟中的爱人来到现实的机会。但当感情遇上金钱,甲乙双方的现实矛盾变成了一张张“挂条”,而挂条带来的网暴又将波及双方的现实生活……在一地鸡毛中,谁还记得,cos委托的本意是为了圆梦?
梦醒时分
当十二点的钟声敲响,灰姑娘要离开城堡,一日好梦的约会也要迎来告别时刻。
和“夏鸣星”分别时,江月站在地铁车厢外,看着车门渐渐合上,夏鸣星挥着手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她眼前。直到转身离开的那刻,她才将蓄了许久的泪落下,怀里抱着见面时他送的黄色花束。
江月抱着“夏鸣星”送的花 受访者供图
江月低头给朋友发消息:“我已经开始戒断……”就像一本小说的最后一页,一场假期的最后两天,一场旅行的返程时刻,所有不舍的、酸涩的、肿胀的情绪被统称为“戒断反应”。
这场梦的结束,不是一瞬间的崩塌,而是慢慢蔓延的裂隙。
委托结束前两天,江月还没有太多情绪。直到第三天上课时,回忆仿佛才突然决堤。她抱着手机躲在被窝里,反复翻看那天的相册,尽管有好几张糊了的、没有拍得很漂亮的图。等回过神来,枕巾已经被濡湿了一大片。
对于心凡来说,戒断的情绪则是在分别的那一瞬间达到顶峰的。一开始她信誓旦旦地认为自己会不舍,但绝对不可能到哭那么严重。
在分别的地铁站里,coser借口离开,让心凡在车站等他。“那时候我隐约感觉他要做些什么,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心凡有些局促又期待地给朋友发消息,“真的哭出来怎么办?”
再抬起头,他抱着一束花站在她面前。收到花的那刻,coser一直歉意地自责花不够大、不够漂亮,心凡却哽咽地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收到花。”她先是低声啜泣,声音越来越大,最后搂住coser的胳膊,放声大哭起来。
分别时,coser送给心凡的花 受访者供图
地铁站里路人行色匆匆,广播反复播报着的提示,也在提醒心凡,“原来真的要分开了”。
坐在回家的地铁上,心凡收到了来自coser的一张照片,照片里她戴着陆景和的项链,上面串着心凡套在她手上的戒指。像灰姑娘留下的水晶鞋,虽然梦醒了,但幸福和爱没有消失,仍然留在现实中。这份爱,也给了她们更大的勇气,继续面对生活里的困难与挑战。
心凡看着照片,泪如雨下。
“我们还会再见面吗?”
“一定会的。”他说。
(本文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融媒体中心主任 | 许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