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北宋百姓生活图
近期,媒体多次播报骗子盗取私人信息,实行诈骗钱财伎俩,并引发个别严重后果,看后令人气愤。但比较而言,发生在北宋时期的一起欺诈案件,相信那些骗子看过之后,必定会汗颜羞惭、自愧弗如。
先说一下事件背景。
北宋第四代皇帝是宋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二年,堪称汉唐以来第一位仁德皇帝。史料记载,仁宗一朝为宋时最鼎盛时期,名臣如云、兵强马壮,百姓乐业。只是,他有一项死也不瞑目的哀恸,那便是子嗣断绝,因此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就成为全民所关注的一件大事!
事实上,宋仁宗一生有十三个女儿,三个儿子,但除去四个女儿长大成人外,其余子女全部都夭折了,原因很简单,一是可能仁宗的基因发生了病变,孩子多半天生羸弱,二子三子没活过三年,长子更是出生一天就死了;二来,估计是后宫争斗太狠,即便病怏怏的孩子活了下来,还是在没有硝烟的嫔妃暗斗中,水中作画、落叶归尘。
于是便在宋皇佑二年的某一天,正当仁宗身染重病、神志不清时,戏剧一幕出现了。有两个年轻人旁若无人、心机重重,径直向皇宫闯进,守门卫士立时出面将他们拦住,并上前喝问道:“什么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擅闯皇宫?”
前面的青年见有卫士阻拦,一时倒背双手,神态倨傲,一语不发。后面是个和尚,只见他双手合十答道:“阿弥陀佛,不得无礼,这位乃是当今圣上龙种,太子也!”
可卫士的使命就是守门,他哪里管你谁是谁,没有通行证谁也进不去,为了不惊扰皇上,几声喝斥便将此二人给赶走了。
(图)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这两人见进不了宫内,找了个拐角,彼此耳语一番后,便直奔汴梁最热闹街区,占据一方高地开始演说。见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和尚也不再顾及身份,挥舞着双手高声言道:身旁青年的母亲原本是个宫女,在一次服侍酒醉呕吐的仁宗时,被仁宗一把搂住,当场临幸。后因一件小事,宫女被赶出了皇宫,就在回家的途中却发现已经怀有三个月的身孕,于是便在附近找了个人家住下,并生下了这个孩子,如今孩子长大成人,自然要承继大统、发扬基业。
面对眼前强壮而俊美的青年龙太子,汴梁百姓是如何也想不到那行骗一说的。人群一时响起激动的掌声,纷纷高呼:太子千岁!
消息瞬间传遍全城,因此这两人被快速抓进了开封府,由当时府尹钱明逸主审。待钱明逸手中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问‘皇太子’名姓时,就见那青年先是用犀利的眼神看了看四周,接着慢条斯理的对钱明逸说:“明逸见我为何不站起身来啊?”
就这一句近乎高官对手下亲切而又轻蔑的话语,立时让心中本来就忐忑狐疑的钱大人不由得头上冒汗,身子也不由自主的离开了座位。后来也正是因为这一小小举动,致使钱大人丢掉了乌纱帽,罪名是:办事不力。(我看是给官家丢脸)
骗子又回到闹市街区,依然是大力演说‘太子’的不幸身世,发狠也要达到目标。最终,这个传闻一直传进宋仁宗的耳朵里。仁宗那日恰巧刚喝过药,头脑较平时也清醒几分,听完臣子的汇报,开始低头仔仔细细地怀想二十年前的某日某次酒醉后的不慎举动,但却丝毫也没想起来。
无奈之下,为了尽快解决此事的消极影响,仁宗只好派人找来当时任职在谏院的包拯包大人,令他全力侦办此事,限期查明真伪。
(图)包拯查案
包拯闻讯不敢怠慢,马上派出张龙赵虎王朝马汉,暗中盯住假太子,再命公孙策带着展昭白玉堂微服查找流落民间的‘太子’母亲--曾经的宫女,收集伪证。(嘻嘻,事实上包拯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奇,但笔者为加强故事力度,这里也就照搬了,不过老包在北宋时期处理案件还是很牛的。)
经过数日折腾,证据收集完毕,案件终于明了。在老包威严的面容下,在大堂三口闪亮铜铡威胁下,在开封府两侧怒视的目光中,骗子终于低下‘高贵’的头颅,交代了事实真相。
青年骗子本名叫冷青,母亲确实做过宫女,但不曾被仁宗临幸(估计仁宗此时也可以在病床上擦擦头上的冷汗了),后来流落民间嫁给一个名叫冷绪的医生,先是生了一个女儿,第二个是儿子,也就是这个冷青。
证据确凿、铁证如山,冷青冒充太子,其罪当诛,不久便在他曾经演说的闹市高地上被斩首示众,包拯也乐颠的回朝交了差。
按理说,这一桩关乎皇位继承的骗局告破,是一件高兴事,可汴京的百姓却谁也乐不起来,他们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立时全体沉寂。什么原因呢?很简单,仁宗在他们心目中是个好皇帝,治国有方,民富兵强,因此深受臣民爱戴,但这样一个好皇帝没有子嗣承继大统,你说百姓能不担心国家稳定的未来么?而英俊睿智的骗子冷青的及时出现,正是给了他们一个莫大的惊喜,谁知竟然还是一场超级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