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大埔旅港乡贤、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田家炳基金会创办人田家炳先生辞世。2018年11月2日,再次传来噩耗:大埔旅港乡贤、著名电影制片人、嘉禾电影创办人邹文怀先生辞世,享年91岁。
邹文怀原名邹定鑫,祖籍大埔茶阳。其父亲邹敏初(1881-1940)曾任广东中央银行行长,是当年广东财政金融界著名人物。邹文怀1927年出生于香港。1957年,邹文怀加盟邵氏集团,1970年自行创立嘉禾电影,公司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与邵氏兄弟对峙,其本人与邵逸夫同被视为香港电影的泰山北斗。
1971年,邹文怀高薪从美国聘请刚刚崭露头角的李小龙,并邀其加盟,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创下香港开埠以来电影最高票房纪录。此后,许冠文、洪金宝、成龙先后加盟嘉禾,接连拍摄了如《鬼马双星》《警察故事》等一系列影片。2007年,邹文怀将嘉禾股份全部出售给橙天娱乐,隐退影坛。隐退时希冀华语电影能与好莱坞抗衡:"我最大遗憾是内地电影开放迟了点,若是早10年、15年,我便有机会看到中国电影飞黄腾达。我自己做时看不到那日,希望后继有人,可以有这一天。"
如今正与“xx中年”纠缠不清的70后80后90后,
无疑是看着港产片长大的一代。
成龙、洪金宝、张国荣、梅艳芳、张曼玉、李连杰……
几乎是我们对港产电影最直接又最深刻的印象。
他/她的出现,就是佳片开始了。
从录像厅、大戏院到电视频道,
从录像带、DVD到网络视频,
《龙争虎斗》《警察故事》《胭脂扣》《阮玲玉》《甜蜜蜜》《黄飞鸿》
……
这些数之不尽的港产经典,
打开了电影世界的一扇窗,
亦几乎陪伴我们度过整个悸动的青春期。
后来才知道,
原来李小龙、成龙、许冠文、洪金宝等等,
无一不是嘉禾公司捧起来的。
“嘉禾”是什么?
这时方才明白,
其实那时哪是看到成龙、洪金宝、许冠文等等才觉得兴奋,
只是在电影的开头,
看到一块一块的黄砖堆上去,凑成一个方形,
最终闪出“嘉禾”二字的厂标时,
就知道好戏即将上演,
而再后来才了解,
嘉禾,就是邹文怀。
邹文怀,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大埔县。
是著名的电影事业家、制片人,也是嘉禾电影的创办人。
曾任职记者、主持的邹文怀,
1959年被邵逸夫招揽成为邵氏宣传科主任。
在邵氏期间邹文怀凭实力步步高升,
但及后有指因方逸华的加入而遭分薄。
其后,随着邵逸夫注资开拓电视市场,
让邹文怀离意已决,
最终在1970年时自立门户成立嘉禾。
首部电影《独臂刀大战盲侠》是邹文怀与嘉禾打响头炮的开始,
王羽的演绎至今仍为影迷津津乐道。
然而让嘉禾奠定影坛地位的,
却是经典中的经典《唐山大兄》。
1970年,李小龙回港发展。
原一度欲加盟邵氏,
但却在合约条件与片酬问题上分歧未解。
此时邹文怀开出每部7500美元的片酬伺机说服,
最终打造出一位蜚声国际的武打巨星。
电影《唐山大兄》亦以350万港币的票房佳绩,
成功打破一时之香港电影票房纪录。
而随后推出的《精武门》《猛龙过江》亦均再创票房新高。
1973年,李小龙的猝逝让邹文怀痛失爱将。
及后凭借独到的眼光,
邹文怀挖掘了“笑匠兄弟”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
其后又将洪金宝、成龙等罗致旗下。
在这段堪称嘉禾最辉煌的时期里,
无论是《鬼马双星》《半斤八两》《天才与白痴》等港产喜剧,
还是《师弟出马》《龙少爷》《A计划》等动作喜剧电影,
均先后在票房上屡创佳绩,
更由此开创了动作喜剧戏种的先河。
同时,邹文怀还是最早与好莱坞合作的香港发行商。
《荷京喋血》(《The Amsterdam Kill》)
《炮弹飞车》(《The Cannonball Run》)
《雪岭过江龙》(《Death Hunt》),
还有由成龙主演的《杀手壕》(《The Big Brawl》),
以及在美国大收旺场的合拍真人版《忍者龟》(《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等,
无一不是火遍全球的经典电影力作。
横跨20世纪的七八九十年代,
嘉禾与邵氏兄弟在竞争上长久呈对峙之态,
邹文怀与邵逸夫亦同被视为香港影坛的泰山北斗。
2007年,随着香港电影业的式微,
演员的不断流失,
加上嘉禾多次被爆陷入债务危机等问题,
年届八十的邹文怀将手上的嘉禾股份全部出售。
至此先后参与及制作了600多部电影的一代影坛巨匠,
从此逐渐退隐。
2008年,邹文怀获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发终身成就奖。
2018年11月2日,
曾一手挖掘并栽培出李小龙、成龙、洪金宝、陈可辛等演员和导演的邹文怀,
挥手告别人间。
他身后留下的不仅是影迷们恋恋难舍的部部经典,
他传奇的一生及故事,
更为华语电影史增添了不可或缺的亮丽一笔。
巨匠千古,这是电影界的巨星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