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去世的消息,
我是从朋友圈里得知的。
刚看到消息的时候,
我一度以为这是跟当年金庸老先生一样的“被死亡”。
可仅仅过了5分钟,微博热搜榜就陷入瘫痪了。
这时候我才知道,
就在不久前还因为“穿衣暴露”
而被全网骂的雪莉,
是真的离开了人间。
01
我并不是雪莉粉。
但在全网跟风黑雪莉的狂潮中,我对这个94年出生的姑娘,也有了些许的了解,甚至有了一丝好奇。
10岁签约韩国SM娱乐有限公司成为练习生,12岁出演动作电影《女拳女郎》,13岁主演爱情电影《傻瓜》,15岁以组合f(x)成员的身份正式出道。
她一帆风顺的演艺生涯,成了素来以严酷著称的韩国娱乐圈里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
雪莉刚出道时,被媒体称为“人间水蜜桃”。长相清纯、扮相可爱,在民众心目中非常讨喜。
也正因出道即有的高人气,雪莉一路走来,都受到了经纪公司的许多优待。
SM公司十周年庆典时,她作为年纪最小的艺人代表,和公司社长李秀满一同切蛋糕。
那时,给她做陪衬的,是韩流鼻祖H.O.T的安七炫以及东方神起的郑允浩。
蛋糕上蜡烛的火苗升腾跳跃,似乎预示着这位小童星未来顺风顺水的演艺之路。
后来,在对旗下艺人进行包装时,SM公司对雪莉的偏爱更是有增无减。
不仅花重金买下《花样少男少女》的版权,将她推上热剧的C位;
还在她饱受非议之时,助她退团单飞,热度也是在公司的帮助下有增无减。
所有人都认为,雪莉是SM的掌中宝,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一颗明珠。
谁都想象不到,在随后的几年里,曾经万众呵护的宝贝,会在“放飞自我”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她在不为人知的悲痛中孤独地下坠,直落进无尽的深渊,再也看不见光。
02
雪莉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有媒体称她生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果然不出我所料,消息爆出不到20分钟,就有自媒体开始发文呼吁众人关爱抑郁症患者。
可在我看来,杀死雪莉的,绝不仅仅是抑郁症。
在她负面新闻甚嚣尘上之时,那一句又一句的恶毒攻击,亦是害她的帮凶。
前段时间,雪莉因为直播露点事件而再度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那时候,有朋友来问我,要不要写写雪莉的黑历史。
至今我仍记得她当时对我说的一句话:小时候哈韩那么多年,真没想到自己的青春就这样喂了狗。
我劝她息怒,自己也没有跟风。
原因很简单,正如作家刘亮程所说: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在韩国娱乐圈里,艺人所承受的压力与痛苦远超常人想象。这也是为什么韩流艺人自杀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艺人。
激烈的竞争、屡被曝光却屡禁不止的潜规则、严苛的管理制度和繁重的工作,都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谁知道雪莉这些年经历了些什么呢?
我对雪莉只是一知半解,她近年来的种种举动也的确让我费解:
她在家里发自拍,不修边幅、举止夸张,被人怀疑“吸毒”;
她参加“大香蕉派对”,被人怀疑是“性暗示”;
她将活鳗鱼活烤,自己还在一边开心地配音;
她掰断芭比娃娃的四肢,还发ins与粉丝分享;
她直播逗猫,却撕咬猫的脊背和耳朵,猫咪的龇牙咧嘴和她的开怀大笑形成了恐怖的对比……
我眼看着她一步又一步,从人人喜欢的“水蜜桃女孩”,变成了令人生厌的“精神病”。
人人都以为她是精神不正常,却没人想过,这可能是她向世界发出的“求救信号”。
果然,雪莉去世之后,我再回微信搜索大号们当时黑她的帖子,发现很多5分钟之前还能浏览的帖子都被删除了。
紧随其后的,是朋友圈的云治丧、和各路自媒体对抑郁症的大讨论。
我一直记得在雪莉全网被黑时,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条对她的评价:
“现在的她很美,仔细看下去有一种腐烂的感觉,就像被画在油画里因熟透而腐烂的水蜜桃。带着油彩的五彩斑斓,使得腐烂也蒙上一层美感,显得又美又古怪。”
我很难体会这段话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恶意还是深深的同情。
但在雪莉“腐烂”的时候,确乎是有人察觉到了一丝不安:
“我感觉她在求救。鳗鱼也好,芭比娃娃也好,那些诡异有破碎的照片也好,都像是在向世人说:我好像坏掉了,有没有人能来救救我。”
只可惜,她求救得到的回应不是援手,而是谩骂;
她死后,得到的也不是谩骂者的忏悔,而是廉价的跟风缅怀。
正如我朋友圈里一个小姐姐所说的:
当你死去的时候,全世界都开始爱你了。
03
我没有黑过雪莉,但今天,我依然觉得我是有罪的。
我的罪愆,关乎于这个时代里追求“流量”的原罪。
她不是第一个被消费至死的艺人,我想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一个人的死,很难改变一个时代的潮流。
但我希望,至少能引起人心里的某种震颤。
谁能保证,我们不会活成雪莉的影子?
我们常说:现代人的崩溃,总是默不作声的。
谁也不知道灿烂笑容的背后,灵魂在承受着何种的煎熬;
谁也不知道放飞自我的背后,生命在作着何种的挣扎。
2007年9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余虹跳楼自杀。他死后,他所著的《一个人的百年》在网上广为流传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始终让我难以忘怀:
“事实上,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生命。像一个人样地活着太不容易了,我们每个人只要还有一点人气,都会有一些难以跨过的人生关口和度日如年的时刻,也总会有一些轻生放弃的念头。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自杀不易,活着更难。当然不是苟且偷生的那种活。”
雪莉去世,我很难过。
并不是难过于她死去这件事本身,而是难过在,我们似乎是一步步看着她走向死亡的。
世人皆以为雪莉的人生一帆风顺,却没想到平步青云的背后,藏着多少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而这份重量之中,也藏着许多看客们的漠视,和黑粉们的冷言冷语。
雪莉曾在《真理商店》中多次乞求:
“好像有很多戴着有色眼镜看我的人,所以我觉得很伤心。我已经想过要去改变了,以后也会去改变的。”
“请记者们多多关照我,观众朋友们也请多多疼爱我。”
“请好好爱护我吧。”
一声声乞求,成了她最后的挣扎,却淹没在网上汹汹的舆情里。
写文的时候,我一直想:如果我们能对雪莉多一分包容和善意,最后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死者已矣,生者发奋。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句空话。
此时此刻,我也不想说“雪莉一路走好”这一类的套话。
我只希望,在未来的人生中,我和你,能多一点善良,多一分对他人的善意。
生活很难,每个人都不容易。
可我希望,不易的人能活在一起报团取暖,而不是像刺猬一般扎伤对方。
雪莉死了,我不再想批判任何人,我只觉得自己有罪。
像杨绛先生说的那样:
“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上一篇:周二最新爆料,独家明星八卦汇总
下一篇:不做爱情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