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外表英俊潇洒,却偏爱反串女性角色。他时而身着轻盈飘逸的长裙,大摇大摆地穿街过巷,时而又煞费苦心地装扮成某部动漫里的人物。当他以这些奇特的装扮出现在公众视野。
周围的旁观者们纷纷摇头,认为他这种所谓的角色扮演,简直是荒谬至极,"脑子秀逗了"。甚至有人当着他的面出言不逊,言辞尖酸刻薄。然而,这位小伙子对这些冷眼和非议置若罔闻,坚持自己的道路,不为所动。
自16岁踏入这一行当,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如今已经年入百万,这个数字足以让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大跌眼镜。2020年,他为歌曲《山楂啊梨》配制的净土系列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播放量突破了一亿大关,创造了一个网络奇迹。
他将中国风的独特魅力带到了国际舞台,令世界为之侧目。印度的观众甚至误以为他是本国的宝莱坞演员,扮演着菩萨的形象。
当今时代,社交媒体上的粉丝量似乎成了衡量一个人受欢迎程度的标尺。这位名叫coser小梦的小伙子,微博粉丝量已经达到了令人咋舌的384.6万。从最初的备受质疑,到如今拥有百万粉丝的喜爱,他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众人瞩目的人生赢家的呢?让我们跟随coser小梦的人生奋斗路,一探究竟。
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coser小梦,本名李孟羲,1987年在四川成都出生。他从小就对动漫情有独钟。那时,日本动漫在青少年中风靡一时,小梦也被那些漫画中的人物、场景和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他的性格本就腼腆内向,与人交流时总是言简意赅,给人一种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印象。从小学起,他就一头扎进了动漫的世界,无法自拔。
然而,正是这份对动漫的热爱,让他在角色扮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用自己的方式,将动漫中的人物赋予了新的生命,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
无论身在何处,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本漫画书。对他而言,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不带手机,但漫画书是万万不能遗忘的。因为那些色彩斑斓的页面,是他最忠实的伙伴,是他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当他翻开漫画书,就仿佛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在那里,他可以成为故事中的超级英雄,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与邪恶势力战斗,拯救世界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合上书本,回到现实,他的心中仍旧充满了对那种力量的向往和幻想。
高中时期,小梦偶然间接触到了角色扮演这一领域。他发现,自己终于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化身为那些他一直崇拜的动漫角色,这让他感到无比兴奋和激动。当他戴上精致的假发,画上完美的妆容,穿上那些特定的服装,手持精心制作的道具,摆出一个个酷炫的姿势。
在那一刻,他下定了决心,要成为一名专业的coser,一名职业的角色扮演者。
所谓的coser,也就是cosplayer的简称,直译过来就是‘角色扮演者’。这个角色扮演者,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它要求你能够化身为各种漫画、动画里的人物,把那些只在书本或荧幕上出现的角色,活生生地带到现实世界中。
记得是在2003年,那时候的他还只是个青涩的少年,年仅16岁的他,就已经开始了他的角色扮演之旅。为了能够在三次元世界中完美地复现那些二次元的角色,他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他每天都会挤出时间来练习化妆技巧,不论是给自己上妆,还是为模特打造妆容,他都全情投入。
他的练习过程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次的尝试都需要精益求精,稍有差池就得从头再来。这样的练习,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但他从不感到厌烦。正是这份坚持和努力,让他最终掌握了高级化妆技术,并考取了相应的证书。不仅如此,他的努力还让他在道具制作、影视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与其他角色扮演者不同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模仿,更是在创造。他利用自己对化妆的深刻理解,结合对角色的独到见解,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我们谈论coser,也就是cosplayer,我们指的是那些能够将动漫、漫画或游戏中的人物通过装扮和化妆,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艺术家。他们不仅仅是穿上角色的服装,更是通过精湛的化妆技术和对角色深刻的理解,将这些虚拟世界的角色赋予了生命。
小梦,这位年轻的coser,以其对动漫人物妆容的精准把握和立体形象的塑造,成功地避免了那些常见的角色扮演中的生硬和呆板。他的化妆效果不仅立体,而且非常忠实于原著。
然而,角色扮演的世界并非易事,许多扮演者在服装造型的还原度上常常不尽人意,被俗称为“太假”。但小梦却在这个领域做得非常出色,他的努力和才华让他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2004年,在成都举办的国际城市动漫展上,他凭借扮演《犬夜叉》中的奈落角色,荣获了角色扮演新人王奖杯。这个奖杯不仅是对他职业生涯的肯定,更是对他辛勤付出的认可。
小梦的成功并非偶然,家人的支持是他背后最伟大的力量。在当时,角色扮演行业并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市场上的相关物资配套也相当匮乏。想要找到一套完整的动漫人物服装,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当小梦和伙伴们投身于角色扮演的事业时,他们遭遇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冷嘲热讽。许多店铺老板对他们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一群孩子在玩无聊的把戏。更有甚者,一些严厉的成年人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们:“不务正业,不好好上学,净搞这些没用的,家里的大人也不管管。”在他们看来,小梦他们穿着奇装异服,四处游荡,简直就是不成体统。
面对这些尖锐的批评和不理解,小梦和朋友们内心感到十分沮丧。但即便如此,他们并没有选择放弃。他们决定亲自动手,去布料市场挑选所需的材料,然后找裁缝加工制作。当他们满怀希望地拿着精心挑选的布料来到裁缝店时,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原因在于动漫角色的服装制作复杂,耗时耗力,而且利润微薄,裁缝们并不愿意接这样的活儿。
在这个低谷时期,小梦突然想起了总是对他宠爱有加的外婆,以及外婆家那台尘封已久的缝纫机。他立刻找到外婆,请求她帮忙制作服装。
当小梦和伙伴们在角色扮演的世界里摸索前行时,他们遭遇了来自社会的多重目光。他们穿梭在街头巷尾、商场和公园,这些公共场所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然而,他们所吸引的目光并非都是欣赏和理解,更多的是一种惊讶、戏谑,甚至是轻蔑和不屑。
小梦的外婆,这位年迈却心怀宽广的长辈,对小梦的爱好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她耐心地陪伴小梦,一起研究如何将漫画中的衣服变为现实。小梦负责将漫画人物的服装分解,绘制出详细的图纸,而外婆则根据这些图纸,精心裁剪布料,用她那台老式的缝纫机,一针一线地将布料缝合,最终制作出既合身又充满角色特色的服装。
这些自制的服装,不仅在尺寸上完美贴合小梦的身材,更在细节上还原了角色的精髓。当小梦穿上这些服装,再搭配上他自己精心打造的妆容。
然而,尽管小梦和朋友们在角色扮演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们在公共场合的出现,仍然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和非议。在这些人眼中,他们的装扮显得怪异,甚至有些不合时宜。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们是一群不务正业、追求怪异的异类。
小梦对外界的闲言碎语充耳不闻,他心里清楚,角色扮演这一行当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个新鲜事物,远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他更关心的是家人的看法,担心家人也像外人一样,对他的选择嗤之以鼻,不予支持。
但现实给了他一个惊喜。小梦的父母虽然从未明确表示过对他的cosplay事业的支持,却也从未在行动上对他进行阻拦。这份默许,对小梦来说,胜过千言万语。在一次采访中,他感慨地说:“起初,投身角色扮演让我倍感压力,我得打工挣钱来支付这笔不小的开销,同时还要忍受周围人的质疑和不理解。但家人的不反对,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支持。”
这份来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小梦的内心更加坚定。他不再被外界的负面言论所困扰,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扮演的世界中。他开始深入研究动漫人物的化妆技巧,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力求每一次的妆容都能更加贴近角色。他还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的举止动作,力求在表演中做到形神兼备。
在选择服装材料时,小梦更是百般挑剔,只为找到最适合的布料,以确保服装的质感和舒适度。
小梦,这位对角色扮演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即使在这条道路上遇到了无数的曲折和困难,他也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坚持自己的热爱,无论外界如何评说。
2014年,一个平凡的日子,小梦在观看电影《霍比特人2》时,被影片中那位高贵冷艳的精灵王瑟兰迪尔深深吸引。他被角色的魅力所折服,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冲动,决定要将这个角色通过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小梦第一次尝试扮演电影中的真实人物形象,与以往模仿动漫角色的经历相比,这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小梦希望通过自己对角色的二次创作,向原著作者和所有喜爱这个角色的观众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喜爱之情。为了这次机会,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准备过程中,小梦从网络上搜集了大量关于瑟兰迪尔的图片和资料,但这些图片资料并不能满足他对角色深入理解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把握角色的精髓,小梦不惜重金,通过朋友从海外代购了一本英文原著版《霍比特人2》。
小梦决心要扮演电影中的精灵王瑟兰迪尔,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对角色深入骨髓的理解和再现。他开始仔细研读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剧本到演员的表演,从服装到道具,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在脑海中,他逐渐构建起自己对瑟兰迪尔这个角色的独特理解。
瑟兰迪尔的王者头冠,无疑是其最具标志性的装饰。为了制作出一顶既符合角色设定,又能完美贴合自己头型的头冠,小梦决定采用同比例大的头模来辅助制作。然而,他很快发现,制作头模的过程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痛苦得多。
首先,他需要在自己的脸上涂抹一层厚厚的凡士林,尤其是眼睫毛和眉毛这些细节部位。如果凡士林涂得太薄,那么在取下模具时,睫毛或眉毛很可能会被连根拔起,那可不仅仅是痛苦,更会影响到他英俊的形象。同样,为了避免头发在取模过程中被一同撕下,他还得在头上戴上一层硅胶头套,并用保鲜膜将脖子包裹得严严实实。
准备工作完成后,小梦从后脑勺开始,将那种滑腻腻的液体均匀地涂抹在脸上。随着液体的快速凝固,他需要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刮去多余的部分,调整头模的位置,然后再涂上石膏进行定型。
头部定型完成后,小梦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步骤。这一次,他要对脸部进行细致的定型。一层层的冰凉液体再次覆盖了他的头部。
等待的时间总是显得格外漫长和寂寞。石膏的包裹让他与外界隔绝,看不见也听不见,甚至呼吸都变得困难重重。一旦发生窒息或是模具塌陷的危险,他只能依靠手写来发出求救的信号。
面对这样的境况,小梦心中的恐惧逐渐蔓延,但他并没有让恐惧占据上风。他选择将注意力转移到对精灵王瑟兰迪尔角色的深入揣摩和构思中,让自己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忘记了头上的沉重模具,忘记了周遭的不适。对事业的热爱和对角色的执着,让他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经过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小梦终于摆脱了石膏的束缚,破壳而出。
当工匠师傅小心翼翼地取下那层包裹着小梦头部的石膏时,头模的制作完成,对小梦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模具的诞生,它相当于自己的另一个脑袋,可以在其上修剪假发,精心打造假发造型。
剧中精灵王瑟兰迪尔的头冠,设计上采用了接骨木和橡树叶作为材料。小梦为了还原这一细节,选择了陶土和黏土进行塑型,精心雕刻出树枝的模样。这样的工艺过程耗时耗力,一个晚上的努力也只能制作出4到5根树枝。随后,他还要刷上乳胶、喷漆、粘贴树叶,整个头冠的制作耗费了他整整两周的时间。
当假发、头冠与头模完美结合,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精灵王形象时,小梦被这逼真的效果深深打动,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在这一刻都显得那么值得。在妆容方面,瑟兰迪尔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他的眉眼。他的眉毛平直而粗犷,眼窝深邃,充满了魅力。然而,小梦的眼窝相对较浅,属于典型的亚洲人眼型,这为他的角色扮演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当小梦决心要让瑟兰迪尔的眉眼在自己的脸上重现时,他可没少下功夫。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练习,他最终选择了一种能够强化眼部轮廓的化妆技巧,巧妙地贴上两层双眼皮贴,让自己的眼型更加接近角色的深邃和立体。
至于服装和饰品的制作,相比之下就显得顺利多了。但拍摄的过程却是另一回事。为了捕捉到电影中那种幽暗密林的氛围,他们不惜千里迢迢远赴西藏取景。在那里,他们不仅要面对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还要在崎岖的山路中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有时候,车辆无法到达,他们只能依靠双脚,跋涉在泥泞的道路上。
在缺氧和艰难的环境中,他们还得确保服装和拍摄工具的完好无损,这无疑给他们的拍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当小梦穿上瑟兰迪尔的服装,站在镜头前,那一刻。
扮演瑟兰迪尔这个角色,不仅成为了小梦最引以为傲的作品之一,更是他追逐梦想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历练。2015年,小梦开始接触汉服文化,这让他逐渐意识到,中国的动漫产业也在迅速发展,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他想,不如将中国元素融入到角色扮演中,还原国人熟悉的动漫人物,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而过去的角色扮演,以模仿日韩和欧美动漫为主,宣传的都是外国文化。
自此,他开始拍摄汉服类作品。
他角色扮演过很多的武侠经典角色,尤其对《七侠五义》民间侠义故事兴趣浓厚。
2018年,小梦得到机会拍摄电影《新七侠五义之屠龙案》。
在剧中,小梦饰演锦毛鼠白玉堂。
剧中的白玉堂是一个意气风发、桀骜不驯的俊美少年郎。
小梦从来没有经历过,在一部剧中安排如此多的武打场面。
更何况他健身的时候很少,根本不善于舞刀弄枪。
面对困难情况,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更加勤奋地去弥补自己的短处。
他提前进到剧组,每日风雨无阻地坚持武打训练。
九月份的横店,那太阳就像个火炉,烤得人汗流浃背。小梦每天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结束时,他的训练服湿得能拧出水来。那用来擦汗的毛巾,一拧,水珠子滴滴答答地往下掉。
在正式拍摄的时候,小梦的内衬没几分钟就湿得跟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休息的时候,他赶紧脱下来,往太阳底下一晒,希望能快点干。但时间不等人,下一场拍摄又得开始了,那衣服上还带着没干透的汗味,湿冷湿冷的,又得硬着头皮穿上。外头再套上那干爽的戏服,小梦感觉那黏腻和阴冷直透心底。
虽然有武行老师的专业指导,但小梦对动作的完成度要求极高,武术动作一个接一个,让他这个武术"门外汉"吃尽了苦头。每天的训练对他来说,既吃力又煎熬。为了追求真实感,拍摄时还得真刀真枪地上,挨打受伤成了家常便饭,小梦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他从不叫苦,只为了那镜头前一刹那的完美呈现。
当小梦面对那些几乎要压垮他的艰难训练时,他并没有选择放弃。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他坚持每天起早贪黑,日以继夜地训练。每当疲惫到极点,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呼喊:“好想回家呀!”这不仅是对家的思念,也是对现状的一种无奈宣泄。
在小梦的记忆中,南儀庄大决斗那场戏尤为难忘。由于剧组急于赶进度,不得不在连绵的雨中连续拍摄了两天。雨水、汗水交织在一起,小梦和搭档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湿热和憋闷,那股汗臭几乎让人窒息。即便是这样,他们还得坐在冰冷的草地上,演绎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表达出角色间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然而,所有的辛苦和付出最终都得到了回报。这个片段的拍摄效果得到了导演的高度赞扬,也成为了剧中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典瞬间。
小梦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角色扮演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以此来宣传和弘扬中华文化。他创新性地将中国元素拟人化,为传统的文化符号赋予了新的生命力。2021年,当时34岁的小梦以“面具成精”为主题,推出了以三星堆文物黄金面具为灵感的仿妆作品,再次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小梦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是个地道的四川娃,小时候就对三星堆文化遗址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怀揣着一份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决心用自己的方式,为三星堆的文化传播尽一份力。
他以5号祭祀坑出土的黄金面具为蓝本,夜以继日地赶工,精心打造出一顶贴合自己脸型的仿制品。在拍摄的照片中,小梦身着黄色铠甲,手执黄金面具,半边脸颊以金色为底,展现出金属的光泽和质感,而另一半脸颊则布满疤痕,这形象,宛如唤醒了沉睡三千年的神秘面具精灵,让古老的面具在现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小梦的创意不止于此,他还拟人化仿妆了国家宝藏《石鼓》、《千里江山图》,以及山海经系列等作品。他将中国的经典文化与角色扮演相融合,通过独特的造型,传达出中华古老文化的韵味和魅力。
2022年4月,小梦在微博上发布了他的最新力作——《男子十二花神禄》拟人仿妆系列。这一系列作品的灵感,源自古时候民间庆祝花朝节的传统习俗。相传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诞辰,历代文人墨客常以花喻人,创作出十二个月的花神形象,并配以专属的诗词《十二月花神》赞颂。
在这一系列中,每个月份的花神都对应着一个历史人物,小梦需要根据每个月份的花名和人物特质来设计相应的穿搭风格。他的设计风格整体上倾向于传统与简约,但在保持这种风格的同时,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精准把控和细致设计十二个人物的独特特色。
这是小梦首次尝试同时定义并扮演十二个古代人物,他所呈现的效果多变而丰富:有的清新脱俗,有的文雅含蓄,有的爽朗大方,每一种风格都深刻地诠释了对应花卉的寓意。显而易见,小梦在运用中华元素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他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还原模仿,而是巧妙地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形成了一种混搭风格。他以复古简约的风格重新解读中国古典文化,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魅力。
《男子十二花神禄》仿妆系列在小梦的微博亮相后,迅速走红,荣获动漫日榜最高第3名的佳绩,吸引了45.3万网友的目光。网友们纷纷用"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来形容小梦的风采,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面对这份成绩,小梦内心却是波澜不惊。曾经的他,因为粉丝夸赞其俊美而感到困惑和苦恼,但现在的他,已经学会了平静地接受这些赞美。他不再回避那些"柔美如女人"的标签,而是将这种美融入到自己的角色刻画中,发挥到极致。
2022年5月8日,小梦迎来了与母亲共度母亲节的第七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不仅拍摄了精美的图片,还录制了一段游子归家的短片,感动了无数粉丝。七年的时间,小梦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能够一路走到今天,离不开母亲的支持与鼓励。这七年,也见证了小梦对推广汉服文化的执着与热情。
为了捕捉古装男子抬头时那唯美的瞬间,创造出长发与洁白发带在鹅毛飘飞中交织的灵动画面,小梦可真是下了一番苦功。他得双手紧握鹅毛和那长长的白色发带,低着头,让一头秀发如瀑布般垂落。
拍摄一开始,小梦就得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鹅毛和发带抛向空中,与此同时,迅速抬头并甩动那一头长发,让它们在空中与飘舞的发带相遇。这动作的难点在于掌握头发与发带接触的时机和力度,这可是个技术活。如果甩头的速度不够快或太慢,就拍不到那完美的接触瞬间;如果力度过大,头发就会把发带扫落;力度太小,则头发根本碰不到发带,发带就会直愣愣地落在脸上,效果大打折扣。
别看这只是短短几秒钟的视频,小梦却要一遍又一遍地甩头,数十次的尝试,哪怕脑袋都甩得僵硬麻木,他也要坚持拍到最佳的效果。小梦就是这样一个人,执拗得像头牛,努力得让人心疼。
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上,小梦不知经历了多少想要摔门而出的瞬间,多少想要把一切都抛诸脑后的挣扎。然而,他始终咬紧牙关,挺直了腰板,坚强地撑了过去。生活,似乎总爱给那些默默坚持的人以惊喜,小梦也不例外。
或许,是家人的默默支持给了他力量,是朋友的无私帮助温暖了他,但最根本的,还是他内心那股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份信念,让他在不被理解的时候也能坚持自我,不轻易言弃。
角色扮演这一行,向来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在这个圈子里,20到30岁似乎是黄金年龄,一旦年岁渐长,似乎就与这个行业渐行渐远。再加上社会对这个行业的种种误解和歧视,角色扮演者们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小梦,他用自己的热爱和坚持,硬是在这个不被看好的行业中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可以想象,这背后隐藏着多少辛酸和汗水,多少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如今,35岁的小梦,在国内的角色扮演行业里,已经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同时,小梦还身兼一家工作室的首席化妆师,在这个位置上,他继续深耕自己热爱的化妆艺术。凭借着不懈的勤奋和坚定的努力,他在化妆领域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勇敢地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