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西安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正式发布。为加快推进《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促进西安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由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共同制定。将建设七大功能组团,交通、教育、医疗、养老、政务服务将互通互联,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一、发展目标
到2025年——
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均衡化、现代化、便捷化。
二、都市圈七大功能组团
西安都市圈发展空间格局:“一核、两轴、多组团”
1.富平阎良组团
加快推进富阎产业合作园区建设,重点承接航空制造与维修、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建设国际一流的航空产业新城,打造西安-渭南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
2.高陵泾河新城三原组团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城市功能建设,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光伏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西安经开区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三原高新区协同发展、一体布局,培育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千亿级产业发展功能组团。
3.咸阳经开区组团
推动西安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咸阳临空经济带建设,构建“航空枢纽保障业+临空先进制造业+临空高端服务业”航空全产业链,共同建设现代化航空新城。
4.临渭华州组团
建设高新技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城市新区;以大健康产业为重点,打造全国首个“银发友好型”城市组团;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文旅融合为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品质新城、绿色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高地;以蔬菜产业为重点,打造西安“菜篮子”;加快推动西渭东区建设,创建跨行政区域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区、文化旅游品质提升区。
西安都市圈范围示意图
5.耀州组团
以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为引领,创建铜川国家高新区,发展新型建材、汽车配套、食品医药、铝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全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科创转化高地。持续提升铜川新区城市功能水平,推动耀州老城区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推进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
6.杨凌武功周至组团
优化西安主城区与杨凌武功周至组团交通网络连接。推动杨凌示范区深度参与国家种业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国家旱区种业科研创新基地和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带动武功和周至种业、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业发展。
7.乾县礼泉组团
发展食品加工、文化旅游、新型建材、先进制造等产业,持续强化产业载体平台建设,培育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推进以文旅、农旅为主的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礼泉融入咸阳主城区发展,主动承接西安、咸阳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
推动鄠邑、蓝田、临潼等秦岭北麓县区在严格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绿色康养、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建设生态宜居功能板块。
三、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强化都市圈核心区引领作用
《行动计划》提出,核心区要建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体系,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
四、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
加快交通网络互联互通
《行动计划》提出,将推进都市圈核心区与周边区域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市政公路有机衔接,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便捷换乘。
西安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规划图
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研究编制西安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启动编制西安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发展规划。加快西安城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建成西安地铁8号线、10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推进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研究,加快西安与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西咸新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促进多层次轨道网络融合。
加强都市圈公路网络高效连接。加快实施鄠邑经周至至眉县、马家堡至泾阳、S05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着力推动G65包茂线曲江至太乙宫段、G3023西兴线西安至兴平、G6522延西线铜川至西安、兵马俑专用线、G70福银线西安至永寿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启动G9908西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研究兴平西、阜寨等新增高速出入口工程方案。
建设G210西安和铜川过境公路、东临路、西户路等国省道及快速路项目,加快S310铜川至玉皇阁二号桥项目建设,推进S312渭南经开区至西安市高陵区公路、S108渭河特大桥及引线工程、桃花源至铁炉西渭公路、西铜快速路渭北段改造等项目实施,开展西阎快速路、G312陈家岩至磨子段、G310周至县城至青化段、G211东江渡至沣峪口公路等都市圈快速路及过境干线公路改造提升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形成都市圈高效公路网。
提升都市圈航空机场服务效能。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完善机场集疏运网络和货运通道建设,推行异地候机等服务,提升都市圈航空服务效能。推动通用机场多点布局,高标准建设蓝田通用机场,加快推进富平通用机场、华山机场前期工作与规划建设,建设彬州新民通用机场,打造以西安都市圈为核心的国家区域性通航服务网络。
推进交通同城化运营管理。加密优化城际班线交通连接,建立毗邻地区公共交通跨市运营管理机制。推动都市圈停车设施一体化布局。开通都市圈高速连接路段ETC包年业务,优化增设西安咸阳公交线路。全面推行都市圈联网售票一网通和交通一卡通。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
此外,《行动计划》从“建设协同创新都市圈”“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实施更高水平开放”“推动生态持续向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统筹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重点着墨,全面阐述了推进西安都市圈建设的路线图。
在都市圈产业协作方面,强化“西安创新大脑+都市圈转化中心”格局,将咸阳、铜川、渭南打造成为西安都市圈工业高质量转移的承接区,推动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零部件生产加工向西安周边布局,合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协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西安发布
在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方面,持续提升“兵马俑”“西安城墙”“西岳华山”“世界古都”“丝路起点”等文化标识影响力,打造“丝路文化游”“古都体验游”“秦岭生态游”等品牌,在西安周边100公里范围内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一批文旅新区、文旅小镇、特色街区。
探索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 ”,推动建立都市圈内教育集团、学校联盟。建设智慧化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