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案例案例
[cp在面对刷屏时一个细节往往被激动的围观者忽略——文马在发微博时都使用了 " 粉丝头条 " 功能。两条相隔三分钟、面对八千多万粉丝的头条微博一齐放出,虽须花费三、四十万推广费用,却是造出微博新闻爆点的不二法门。即将出刊的某媒体内容被瞬间秒掉,八卦事件背后,闪现的是经典传播学案例的影子。转
课程
长期关注娱乐八卦和粉丝群体非常有利于学习传播学,每一个概念竟然都能迅速体会深意对号入座。
对于传播学来说,八卦真的是堪比色qing内容的存在。人在本性面前就是奴隶,大家要做生意,多从人性入手,可能捞到偏门发大财啊~
[cp]如果把传播学学明白了的话其实就知道关于一个人的八卦百分之八十都是假的。
所以,无论是谁的八卦,无论这八卦是谁对你说的,不要信,更不要带节奏。
谁信谁就被蒙蔽、控制和挑拨。
谁信谁就是乌合之众的一分子。
在别有用心者看来,利用乌合之众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人性里带节奏的劣根性是很容易被利用的,群众的情绪是最容易被挑拨的。
而你永远不会知道谁是那个小人,甚至你在被他整了之后还会拼命维护他。
交朋友必须交人品有保障的,道德是交友最重要的尺子。不然你什么时候被坑了都不知道。
小人连他自己都骗,更何况你?[/cp]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中曾指出,千万不要小看八卦的能力,八卦是认知革命带来的结果。“对于一个社会性动物而言,这是文明的关键。正是通过八卦,人类才能充分了解自己部落中的关系状态,知道谁是可信可靠的,才能扩大规模,发展更紧密和复杂合作方式。”
不过,八卦有着自己的局限。在150人以内的部落内,仅靠八卦或许就可以维持运转,但一旦超过这个上限,就无法建立起更庞大的文明。那么,在今天这个时代,八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怎样的社会功能?又具备了哪些新的传播特征?爆款八卦的6条属性:
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故事
美国学者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在研究猎奇荒谬但生命力超群的“都市传说”时发现,一则观点若想牢牢粘住受众注意力,其本身需要具有一种黏性,而这种黏性可以具化为6种信息属性——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故事。
这种信息传播的黏性,在八卦传播上也同样适用。拿王宝强离婚这一八卦拆解:
简单明星配偶出轨,家庭破裂,无疑是一则低门槛、易消化的简单娱乐新闻;
意外一向爱妻有佳的憨厚宝宝,深夜发博公开自曝妻子和经纪人的出轨丑闻,意外值满
故事+具体+可信如果这则八卦只有离婚声明这一孤立信源,可能还不至于产生如此大的涟漪。而“早就发现端倪拍照留存的柯南网友+捉奸现场图+马蓉暗示内幕的愤然呛声”等细节,更把这则娱乐新闻充实成一部“有血有肉”的故事。
情感 王宝强的一纸离婚声明,可以说率先对网友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情感动员。对于丈夫的同情,和对出轨男女的指责,猛烈的情绪高潮对于事件的扩散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
信息链条缺失暧昧
八卦成为抵达真相的湖心之船
在奥尔波特和斯特曼提出的谣言公式中,事件的模糊性与谣言的传播能量成正比。
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
同样,一则以离婚声明为圆心的八卦辐射环能发酵至此,与信息本身完整性的缺失脱不开干系。
在王宝强离婚事件中,除了其本人发布的那条语言逻辑严谨的简短声明外,关于事件的始末详情,都尚无权威信源报道。在舆情发酵过程中,除了各路早期微博旧贴,更多信源并无实质内容却依旧被大规模转发。可见,眼前一团迷雾的网友们都孜孜不倦地划着“八卦号”小船,奋力驶向那个名叫真相的湖心,试图利用各种信息碎片拼凑成自己的“真相版图”。
八卦作为社交情境
实现信息交换与个体意见表达
大家为什么能够满怀热忱地牺牲宝贵周日,投身到“关我屁事”的话题讨论当中?或许可以考察人类的另一重原始动机。进化心理学家Robin Dunbar指出,人类语言真正的作用是社交而不是交流。作为典型的社交动物,八卦也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社交情境。
受众通常是带着动机参与八卦讨论的,一方面,大家坐在一起说说自己知道些什么,既能有个谈资,彼此也可以借机实现信息的交换和补全;另一方面,人人都有评论欲,我们进行意见表达的同时,也在借此契机映射自己的情感生活与亲密关系。群体规范与群体认同机制
社交媒体时代,微博早已成为八卦的“狂欢广场”。而在依托社交媒体展开的群体传播中,每逢“冲突性”剧情上演,大众都会毫不吝啬地贡献情绪。
这是因为,在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机制作用下,群体中的主流情绪能够以异常的速度蔓延开来。在整体的亢奋氛围下,一种情绪、一个观点能够迅速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
网友们的情绪宣泄与一边倒地评论,一方面是由于在匿名的网络环境下,责任的分散和消解通常能怂恿大众百无禁忌地随性发言;另一方面,这种与群体合意“同一战队”的情境,会让身处其中的受众得以收获强烈的群体身份认同感,无处不在的名人窥探欲
享受权利倒置的快感
与人类与生俱来的八卦基因类似,“窥探”作为人类的又一原生基因,也是解释各类娱乐圈舆情事件的另一动因。明星们的隐私B面,一直是公众猎奇窥探的内容。
平日里仰视、远眺姿态窥探明星动态的受众们,在八卦中收获了“权利倒置”。自揭伤疤的王宝强,在轰轰烈烈的真相挖掘or袖手点评的舆论泥石流中,三位当事人似处于福柯所言的“全景式敞视机制”中,而“俯视者”和“审判者”则是众多普通公众一方面,深夜的人脑理性思考能力不强,感性情绪作用下,很容易跟着主流舆论导向走;另一方面,深夜正是媒体和各方来不及反应的时间段,在这样的情境下,由当事人放出的最初的八卦消息,很容易就能扛起舆论导向的大旗。
蔡康永曾说过:“八卦本来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所谓八卦不八卦重要的在于水准问题,而不是有和无的问题。”现在,这句话,也送给我们。
当你自己过的不太尽如人意的时候,就会很想知道别人是不是也过的一样惨淡
亦或是,当你感到很孤独的时候,很想融入他人,只好把你所知道的“猛料”摇尾乞怜的向他人炫耀,以期把它作为换取认同感的谈资
因为喜欢八卦的人有自卑心理,希望通过这些不为人知的隐秘新闻来提高自己的地位,毕竟很多的隐秘八卦需要跟这些人物走得很近才能得知。
的确,我们经常在与人攀谈时聊八卦是为了得到相同的观点拉伸我们之间的距离。
所以,八卦本质上是投射和认同,是非常非常复杂的概念,八卦别人,被别人八卦的时候,都是含有很多情绪的,这是自我了解的一个工具。
我记得以前在学一个理论的时候,八卦其实是最好的打开社交情景的工具,比如你和一大群人聚会,一开始的时候不会敞开心扉,往往从谁结婚了,离婚了,孩子出问题了,先从八卦开始。你会发现所有的社交,一段关系开始,都是从八卦开始。
八卦的一个核心,是大家一起说别人的坏话,让大家觉得我们是一伙的,带给大家极大的归属感,有一个假想敌出现的时候,那个人虽然不一定坏,但是会让大家觉得很有安全感。我记得有个社会学家做的实验,想研究一下人群,把一群青少年分成两个组,去野外露营两周。这两组刚开始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每个组各自生活。第二周的时候,实验组让大家知道还有另一组存在,于是很快这两组就开始出现辱骂对方,编儿歌嘲笑对方等攻击行为。实验者还特别坏,让大家去争抢一个有限的资源,比如水。这使得每个小组凝聚力更大,争执更大,当我们有一个假想敌出现的时候,会使人们族群变得团结,会使攻击性出现。
不伤及自身利益的调侃话题。
1、表达意见 2、交换信息 3、建立联系 4、追求认同 5、闲着也是闲着,有时候是想卖出安利增加影响力,有时候是在讨论中自我升级,也能笼统视为害怕和别人不一样,又害怕跟别人一样的矛盾心理的实际操作表现之一
在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对参与者进行了采访,参与者表示相比那些不知名人士的新闻,他们更愿意给身边的人八卦一下名人新闻,因为这样大家才能懂得这条八卦新闻的价值,否则会自讨没趣。再被问及什么样的名人信息会触动他们想要八卦的心弦时,参与者说到,“一些与八卦新闻主角形象相反或者更加细节和隐秘的新闻才值得跟身边的人分享,因为这才会让别人惊讶或者相信自己真的跟新闻主角有关系。”
我觉得好奇心(curiosity)和窥视欲(单纯窥视,与性无关)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控制(虽然可能仅仅是表象)。而通过了解他人的八卦(隐私),我们能够更加满足自己的掌控感.营造一种"我了解你,在那么一些地方我拥有了更多的筹码"的感觉,不知道你们能不能体会.。
人都想进入他人的世界
八卦只是一种接近真相的方式
而人们需要真相
因为媒体常常会用不客观的方式报道
于是人们开始怀疑媒体的真实性
所以产生了对真相的追问
谁能摆脱对真相的好奇呢?
推荐一本书《恶习的美德》,里面就有论述八卦这一恶习的内容。题主可以参考一下。
说实话,虽然我有时候配合别人八卦 但我觉着在我面前八卦别人的都是傻逼 谢谢
归根结底其实这是蕴含在我们基因中的行为。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早在7W年前的认知革命发生之后,能够说他人闲话,即gossip,是区分智人与其他动物和人种的一个显著特征,正是因为有了goosip,使得人际关系变的微妙,同时产生舆论压力来约束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从而使得智人的合作的群体突破50人左右可以达到150人左右,这是其他动物和人种所无法达到的。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基因传承和演化,使得今天的我们对八卦毫无抵抗力吧。
:闲言碎语对推动语言的发展实际上起到了非常傲娇的作用。
这个结论来自人类学家罗宾.巴顿,在他的著作《仪容整理、八卦与语言进化》有。老人家认为正是我们对八卦爱得疯狂,才不得不找到了“语言”这玩意来满足自己。
安全地谈论别人的不幸,隐私。宣泄不满,嫉妒,好奇心,性欲。
表达态度观点。
寻找,团结队友。
无话可聊,或不便聊相关人物的话题泡沫。
一、社会意义:
① “八卦”是一种道德规范上的监督与惩罚机制。人们惧怕流言蜚语,故形成强烈的自我道德约束。这能够规训个人行为,维护群体社会规范。
② “八卦”可以提供集体身份认同,维系内群体。
当然我们个人基本并不是为了达到这些“社会意义”选择八卦别人,相比之下,“个人意义”更是我们选择八卦的直接原因,所谓高大上的“社会意义”maybe只是社会学家事后找到的一些功能罢了。一、社会意义:
① “八卦”是一种道德规范上的监督与惩罚机制。人们惧怕流言蜚语,故形成强烈的自我道德约束。这能够规训个人行为,维护群体社会规范。
② “八卦”可以提供集体身份认同,维系内群体。
当然我们个人基本并不是为了达到这些“社会意义”选择八卦别人,相比之下,“个人意义”更是我们选择八卦的直接原因,所谓高大上的“社会意义”maybe只是社会学家事后找到的一些功能罢了。二、个人意义:
恶意的因素
① 以八卦为手段恶意操纵影响他人对第三方的态度,挑拨离间、颠倒是非、中伤他人,如果他人并非清明,或者并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没有机会,就会使他人在不了解第三方的情况下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孤立第三方,扼杀第三方与他人相处的可能性。
② 获得权力感,具体包括一种是审判他人的快感,一种是操纵他人态度的快感。从肉体上毁灭一个人或从栖息的社会群体中毁灭一个人都是人本能的排他性吧。
非恶意的因素
① 获得集体身份认同,通过评价他人暴露自己的道德取向、价值观,找到有相近价值观、志同道合的人,形成、维系内群体。
② 自我监测,通过他人对第三方的评价,确定自己的价值观是否符合群体期待,标记自己道德倾向的相对安全阈。
③ 准入门槛低,不受专业知识、兴趣偏好限制,价值判断嘛~谁都能谈一两句。
④ 关于隐私与人性的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八卦”可以收集、交换这方面的信息,获得深入的信息,例如通过“八卦”了解一个人的过去,更好的理解当下的他的行为性格。
⑤ 一种谈资
⑥ 逾越的快感,谈论乱伦、性等不被正式对话认可的主题,会使人产生越轨的快感,使自己在不被社会排斥的阈内区别于规矩拉嗾使的大众,体现差异性与区隔。三、八卦的过程
对于一次“八卦”,包括了以下三个部分
事实陈述、价值判断、行动指南
① 事实陈述:一般来说一次八卦的开始从“陈述事实”开始(往往并不是事实,而是一个人透过有色眼镜看到的“事实”)
② 价值判断:内群体成员对第三方行为进行价值判断,通过这一过程内群成员获得集体身份认同,排斥内群体的中的异己,确定自己的价值观是否符合内群体道德期待。
③ 行动指南:一是根据集体道德期待纠正自己的行为,二是继续强化集体身份认同,三是决定是否与被评判第三方的交往,以及进而如何评价他。
对于“八卦”答主虽然深恶痛绝的,但又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拒绝它,毕竟我们都是群体动物,毕竟我们还要和好多爱八卦的人相处,毕竟我们还得和这个看起来愚陋不堪的社会共存,所以对于答主来讲八卦可以,但是要有底线,具体就是不干涉他人对第三方的交往选择,不打扰第三方的生活,不因自己的厌恶诽谤第三方,尽可能的保持清明,八卦时有必要说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价值判断,哪些陈述是自觉是存疑的。虽然上述的若干点做起来有点傻,并且往往实施的时候都处于一个暧昧的中间地带,并不不到“完全”。但我觉得保持这种的态度终究是好的,至少是对第三方的尊重,不因为自己的价值判断、道德评判,扼杀了他人了解第三方的可能性。
你有没有听到一个某某某的大八卦?”这就是一个八卦效应传播的开始。
当一个人听到一个八卦时,就会下意识的向他人寻求认同,以验证这件八卦的真实性。这时,人们一定会在群里面听到两种答案,一种是,“哎呀,听到了呀”,一种是“哎呀,没有听到,赶快告诉我是什么是什么”。这时最初的八卦者,就会在群里看到听到这个八卦和没有听到这个八卦的人数比例。
当回应是,绝大多数的人都听到这个八卦了,群里开始自发的讨论起这个八卦时并有人已经开始对八卦进行阐述时,此时的八卦已不具备独立性与隐秘性,最初的八卦者就会进一步对自己知道的八卦详情进行阐述,以验证自己的八卦是否是详实,同其他人是否有区别,以保证自己的八卦详情是最详实有效的,此时的最初八卦者,一定是最积极翔实的阐述自己的八卦情况,从而获得别人的关注,此时八卦终结。当群里面的另一种回应是,很少人知道这个八卦,这极少数人就会开始进行初步的试探,以验证己方所知道的八卦是否为同一八卦,当验证成功后,此时的最初八卦者就会同极少知道这个八卦的人形成一个“共鸣圈”,因为他们是极少数的真相掌握者,从而形成对其他不明真相者的优越感。此时他们需要做的便是维持自己真相掌握者的身份以及对不明真相者的优越感,在这一阶段,他们会往往会模糊吐露此八卦的一些关键名词,但绝对不会对此八卦进行详细阐述,而不明真相者会以“快点说出八卦,急死了,急死了”等回应,这会进一步促使真相掌控者对自己优越感的感受,从而形成心理上的快感。为了维持自己真相掌握者的身份,他们往往会以自己是“不传播八卦的好人”,“传播八卦是不对的”等道德至高为借口,中断八卦的传播,以维持八卦的神秘感。此时的不明真相者也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继续对八卦保持好奇,想要探寻真相,另一种则是表面对此不再在乎,但仍然会继续探寻八卦真相,直到另一个真相掌控者的形成。
至此,一个八卦传播心理圈就已形成,等待的是另一个圈的形成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