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悠久、多民族、多宗教的语境特征,印度电影通常融入丰富的民族风俗和宗教文化等,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创作者也敢于直面社会的阴暗面,揭露腐败、性别歧视、种姓制度等社会问题,体现出影片强劲的现实穿透力。
今天要聊的是一部印度悬疑片《因果报应》,11月29日在国内上映,豆瓣评分8.7,被许多人称为年度最佳悬疑片。
这部影片的原名是《玛哈拉贾》,即男主角的名字,意为“伟大的统治者”。但是这个名字与他的实际身份和遭遇形成了强烈反差。中文译名《因果报应》则更直接地呼应了一个悲剧性的命运循环。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父亲为女儿复仇的故事,这种叙事模式在国内外电影板块里屡见不鲜。但为何还如此多人叫好呢?笔者将从电影的叙事结构、宗教隐喻和针对受害者的处理方式三个方面简单聊一聊。
一、叙事情节的巧妙交错与缝合
近几年宝莱坞多部优秀悬疑片《调音师》《误杀瞒天记》等都采用了非线性叙事这一叙述手法。所谓非线性叙事,即不按时序展开、主要角色有着不清晰的目的或者目的的缺失、叙事片段强有力的在场(这个叙事可能并不是关于核心角色)。利用这种手法,导演引导观众逐步拼凑出事件的全貌,增强影片的悬念感和紧张感。导演甚至还会故意给出某些线索误导观众,在关键时刻又通过反转情节揭晓真相,带来强烈的震撼效果。
《因果报应》沿袭前作的叙述特点,采用碎片化的叙事和多重剧情反转拼接的手法,形成巧妙的情节链条。电影前半段,导演巧妙营造出故事是线性发展的假象,致使观众根据已有的情节,拼凑出一条自以为正确的故事主线:主人公玛哈拉贾家视作珍宝的垃圾桶被三人团伙偷盗,为了赶在女儿乔蒂回来之前物归原位,玛哈拉贾前往警局报案。但警局不以为然,玛哈拉贾只好用70万卢比贿赂警督,以期找回垃圾桶。
“寻找垃圾桶”成为了故事的走向和人物的动机,“谁偷走了垃圾桶”则成为了观众的疑问和兴趣所在。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会慢慢发觉事实并非如此,故事也并非如此简单。垃圾桶是一个虚拟的麦格芬,寻找垃圾桶也只是一个噱头,玛哈拉贾真正要寻找的是欺凌和虐待女儿的凶手。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前因始于十三年前,后果则发生在十三年后,即现在时间,加上对现在时间所发生某些事件的倒叙和插叙。换言之,这部影片拥有多条时间线。
导演通过打乱这些时间线,交叉讲述不同时空发生的事情,并设置多处令人不明所以的“闲笔”,把故事打造得扑朔迷离,反转再反转,精彩纷呈。直至影片结尾,错位的叙事得以全部缝合,观众才彻底明晰整个事件的真相,有一种从层层迷宫中挣脱出来的豁然开朗之感。
除了剪辑上相对宏观的处理,导演在细节上也抛出了诸多幌子用来迷惑和误导观众。比如,大家一直在找“谁偷了垃圾桶”,导演便假装满足大家的诉求。跟随塞尔旺丢垃圾的动作,镜头对准到了垃圾桶。观众根据桶上“USE ME”的鲜明标识,迅速得出结论:塞尔旺偷了垃圾桶,并对此信以为真。殊不知塞尔旺丢垃圾这一动作发生在十三年前,这里出现的垃圾桶并非处于现在时空。导演混淆过去与当下,精心制造出这场骗局,目的就是将假象刻画得更加真切,最后揭晓塞尔旺实则为垃圾桶的真正归属者这一真相才会显得更为震撼。
二、宗教意象的现实指涉与隐喻
印度是一个宗教文化盛行的国家,这一文化被植入到电影语境中,为电影带来丰富的宗教意象和隐喻含义。
电影的反派三人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属性,他们分别对应着痴嗔贪三毒。反派一号塞尔旺错乱因果,恩将仇报,反噬自身,此为痴;反派二号达那,易由愤怒生成极端的暴力犯罪行为,此为嗔;反派三号纳拉西旺,对钱财与淫色有着强烈的欲望和执着,此为贪。印度教文化中,业力与因果报应的概念深入人心,影响着人们对道德和正义的理解。业力指的是:无论是在今生还是来世,个人的行为会在未来某个时刻产生相应的结果。反派三人口出脏乱不堪入耳的言语,并携带着贪念、嗔怒与邪见,通过杀生、抢盗、邪淫的行为造作不善之业,积累恶业,最后坠入无尽地狱。
尤其是塞尔旺,他用别人的血买来脚印项链种下因,结尾又用自己的血覆盖脚印得出果。正应了那句:“起心动念皆是因,当下所受皆是果,世人不知有因果,因果何曾饶恕谁。”
垃圾桶名叫拉克希米,这个名字来源于印度教,取自吉祥天女拉克希米。她是主神毗湿奴的妻子,也是财富、智慧、幸运和勇气女神。对于玛哈拉贾一家来说,拉克希米是财富与幸运;而对于反派来说,拉克希米只是一个可以随意破坏与虐待的工具,指涉出现实社会中女性的卑贱处境。
眼镜蛇在影片中出现了多次,它是印度教文化的重要意象,具有丰富的隐喻效果。当眼镜蛇缠绕玛哈拉贾的脖颈时,破坏与创造之神——湿婆的形象在玛哈拉贾身上得到显化,同时暗示了玛哈拉贾之后的行动轨迹。而当玛哈拉贾手中紧握眼镜蛇时,蛇又犹如毗湿奴搅乳海的权杖,玛哈拉贾则俨然成为毗湿奴的化身,其神的形象被进一步强化。值得一提的是,吉祥天女正是从乳海中出现。这也就意味着玛哈拉贾举蛇之时,命运的齿轮开启,一切因果报应即将来临。除此之外,眼镜蛇还以疤痕的形态攀附在乔蒂的脸上,旗帜鲜明地象征着乔蒂的死亡与重生。
三、受害者的适时“缺位”与“在场”
当前的诸多导演在表现性侵戏份的时候,更多的是将镜头对准到受害者的身上,尤其是女性受害者,导演通常摄取她们的嘶吼、挣扎与害怕,刻画弱小无助的形象,试图激发观众的共鸣与愤怒。殊不知这种虐女镜头令人十分不适,而且它可能会刺激到某些男性尤其是那些犯罪者的畸形兴奋点,使他们更加迷恋于虐待他人所带来的爽感和刺激感。所以,近年来电影中性侵戏份的刻画屡遭讨论与指责。
《因果报应》为人称道的一点就在于,它能够把镜头从受害者身上移开,转而聚焦到加害者的身上。电影中呈现了两场三人团伙强奸少女的戏份,但是受害者都在房内,镜头则止步于房外,所拍摄的都是加害者准备进入房间以及完成犯罪后出来的淫恶嘴脸。这种处理方式令观众产生的更多的是对于加害者的憎恶,并且深刻地意识到,性侵并不是某种情色恶趣味的不小心失控,也不是影片用来吸引观众的噱头,而是绝对的充满暴力的犯罪。
以往这类型的电影当中充斥着一种复仇者的自恋,戏眼永远落在复仇者身上,受害者则只是一个楔子,极具功能性,其行为也并不具备主体性,他们的想法和意识很少被表现,形象十分单薄空洞。
《因果报应》弥补了缺位的受害者视角。被侵害后的乔蒂躺在病床上问着自己做错了什么,她主动要求和加害者对话。当罪犯面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引以为傲、自以为用最狠的手段报复到了一位父亲的时刻,乔蒂平静地说出了这场暴行于她而言是能够克服的事情,她表露出对塞尔旺的不屑,因为这样卑劣的人并不足够让她绝望。可见,乔蒂有着清晰的诉求、强烈的意志和平静的力量。她的态度与言语不仅彰显了自身,也给予了观者灵魂强烈的震颤,从而帮助观者催生出强大的力量和勇气,直面现实生活中的悲惨与苦痛。总之,电影少见的告诉所有人一个受害者的内心世界,他们原来可以这样思考问题。
当然,这部影片也存在诸多争议的地方。比如警督暴力殴打他人、收受贿赂,又蓄意空手套玛哈拉贾的钱财,种种行迹都表明警督是一个暴躁、腐败和虚伪的反面形象。然而,他在帮助玛哈拉贾复仇后,就逐渐被塑造成富有同理心的正面形象,颇有一种好人做了一件坏事叫原形毕露,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叫浪子回头,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的意味,这种价值观合理与否有待审视和探讨。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
指导老师|薛 凌
撰 稿|宋嘉琪
图文排版|宋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