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
虽然已经看过很多次《金枝欲孽》,但前两天,在上海洒满阳光的闷热午后,再次看完《金枝欲孽》的最后一集,眼泪还是流了下来,心里有万言千语顶着,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奔流往复,早晚要宣泄出来。
喜欢《金枝欲孽》的什么呢?真要说起来,其实它在细节上的处理,以及剧情上的严谨,是远远不如《甄嬛传》的,但我每次看,仍然被打动,最重要是因为,它让我看到了那些从一开始就背负着艰难人生的人,是如何在抵抗命运的同时,尽力守护着一点点明亮与美好的。
剧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无可奈何。
但她们都仍然愿意珍惜后宫里偶然释放出来的那一点人性的光辉,完成对自己的灵魂救赎。
我之前写这部剧的剧评时,有读者给我留言,说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剧中女性都会爱孙白杨,因为孙白杨真的算不上俊朗,也不是张无忌那种生来就有女人缘的人。
这样的困惑,我在第一次追这部剧的时候,同样有。
但如今,我已经明白了,因为孙白杨在剧中所承载的,不是“男主角”这样单薄的形象,他身上承担的恰恰就是后宫女子所向往的“人性的光辉”,孙白杨代表的不是爱情,而是一种“真心”。
尔淳爱上他是因为“真心”。
如果只是因为孙白杨具有男性魅力,那尔淳应该很早就喜欢他,但事实上,尔淳一开始对孙白杨是有厌恶之情的,她觉得孙白杨身为太医,和后宫牵扯太多,认为他有沽名钓誉之嫌。
但是后来,在一次又一次和孙白杨的来往中,尔淳发现孙白杨其实全无名利之心,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只是为了成全他自己身为太医的那种悲悯与怜惜。
尔淳爱上孙白杨的契机是,她发现原来这世上真的有不求回报的真心。
这是她以前从未拥有的。
她从前为义父活着,但以她的聪慧,又怎么会不明白,义父对她的好,是存了利用之心的。只是尔淳拥有的太少了,所以宁可玻璃渣里找糖吃,心甘情愿为义父卖命,说是自欺欺人也好,说是重情重义也好,总之尔淳并不想从“父慈女孝”这场梦里醒来。
但她同时又比任何人都清醒地知道,那种全无私心的真心,她从未拥有。
直到遇到了孙白杨。
黎姿饰演的玉莹也是一样的。
从决定进宫那一刻,她已经对爱情不抱期待了。她装傻充愣,看似活得像个白痴,但其实是剧中最明白自己要什么的人。
用美色换权势地位,成全母亲在侯家的体面,玉莹从未忘记过这一点。
可是到头来,为了孙白杨,她心甘情愿放弃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当然不是因为她发现孙白杨爱她,这一点她很早就知道了。美貌出众的玉莹,一向对男人所谓的喜欢,很不以为然的,她认为那不过是男人为自己的贪图美色找个借口罢了。
其实和尔淳一样,她一开始也并不相信这个世间会有全然的真心。
直到她发现孙白杨竟然可以心甘情愿为她而死,玉莹从前建立起来的防备体系,瞬间土崩瓦解了。
至于福雅爱上孙白杨,剧中没有提过原因,但从孙白杨不管福雅是否得宠,都始终真心对待她来看,不难猜测,福雅那颗从前包裹起来的心,也是被孙白杨的真心给一点点瓦解的。
我后来每次看《金枝欲孽》的时候,心里都在想,其实她们爱的不是孙白杨,她们是在这冰冷的后宫,贪一点真心,贪一点暖。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福雅和尔淳可以心无芥蒂地帮助玉莹和孙白杨,因为她们要的不是孙白杨这个人,她们要的是这个世间那一点真心,可以被妥善珍藏。
所以《金枝欲孽》看到后来,是很难讨厌哪个角色的,因为除了皇后,剧里的每一个女子,都是向美而生,都是要用力留住真心的人。
她们都在追求一种人性的光辉。
这很不爽剧,但很打动人。
剧里有好几个画面,我每次看,都一边流泪,一边又觉得温暖。
一个是大雪里,安茜跟在孔武身后,踩着他的脚印走,至少那一刻,安茜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出路;
一个是如妃坐在雪地里,一遍又一遍画着孔武的笑脸,直到双眼受伤,孔武站在她面前,她却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至少那一刻,浮现在她脑海里的东西,是温暖的明亮的;
还有孙白杨撑着伞走在雪夜里,把玉莹送给他的钱袋放在了雪堆里,他们都以为自己放下了,可是雪化了,那个见证过他们真心的小小钱袋仍然留在当初的地方。
于是我终于明白了,《金枝欲孽》负责展现美好人性的重建,而《甄嬛传》展现的则是灵魂的屠戮。
这也是为什么《甄嬛传》越看越觉得悲伤,而《金枝欲孽》到最后,虽然会流泪,但仍然留了期待。
-转发、点赞、点在看,都是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