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
点击此处 购买本刊
性别研究:理论反思与学科建设
百年回望:从“妇女问题”到“性别社会学”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中国在追求现代性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发现了“妇女”与“妇女问题”,同时也创造了“女性”。对“妇女问题”的最初讨论体现为社会思潮。1923年梅生编的《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显示出“妇女问题”讨论的社会科学转向。笔者认为百年前“妇女问题”的讨论中已经呈现出用“女性”与“性别”来思考妇女问题与构想未来社会,但是当时仍是思想层面的构想。“妇女”与“女性”首先都只是理论主体,而非经验现实。百年后,中国已经是性别化社会。所以在推进精细化研究的同时,要警惕性别研究的狭窄化,以免学术反向影响社会,塑造单一化的性别主体与性别化的社会。
作者:宋少鹏,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女性主义政治思想史、中共妇女工作史、共和国妇女史、社会文化史。Email: songsp@ruc.edu.cn
浅谈中国性别社会学的认识论基础
内容提要:本文从“女性主义”和“社会学”这两个构成性别社会学的要素入手,讨论了中国性别社会学的认识论基础。性别社会学将“性别”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通过展示在性别关系和性别结构中被遮蔽的真相和被忽略群体的声音,来补全人类的认知拼图。其在认识论上的优点,是让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和“不偏不倚”。本文还分析了中国性别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三重张力,以及中国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处理这些张力上的努力。
作者:苏熠慧,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目前担任中国社会学会妇女/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劳动社会学、性别社会学和青年社会学。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性别化劳动、照料劳动和情感劳动等方面。著有《控制与抵抗:雇主与家政工在家务劳动过程中的博弈》(《社会》2011年第6期)、《“交叉性”流派的观点、方法及其对中国性别社会学的启发》(《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4期)《、育婴家政工情感劳动的性别化机制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16年第5期)、《青年销售员与空间化的情感劳动——以S 市I品牌W门店为案例》(《青年研究》2020年第1期)、《打造“渴望”:经纪人的工作自主性与劳动控制——以上海JH家政公司为例》(《社会学研究》2023年第6期)等36篇文章。Email: su.yihui@mail.shufe.edu.cn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与性别研究:传统与未来
内容提要:随着当前技术变革的快速发展,本文主张将性别视角带回技术领域,以女性主义理论观照技术变革与性别平等的关联。文章首先简要回溯了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与性别研究传统,以及技术女性主义有关技术和性别在具体情境中相互形塑的辩证观点;继而提出从生产领域与生活领域两条进路开展技术与性别研究的主张。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数字技术为例概述了从生产生活各个面向对数字技术与性别之关系所展开的研究,呼吁将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性别与技术研究推向更加广阔和纵深的空间。
作者:杨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性别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社会史和女性史。著有《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劳动者技能形成——以费达生的蚕丝业改革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21年第5期)、《未完成的过渡——自梳女叙事评述与阈值视角下的再思》(《社会学评论》2022年第5期)、《讲述未被讲述的战时女性故事》(《读书》2023年第4期)、《高校STEM学科在读女生专业发展意愿研究——一项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青年研究》2023年第6期)。Email: yangke@cass.org.cn
男性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批判性研究领域
内容提要:男性是性别化的存在。男性研究以社会性别棱镜审视男人和男性特质,将他们个体层面的切实体验与宏观层面相互交织的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推进知识的生产与更新。男性研究的发展对于把握性别关系的复杂性、流动性、地方性与全球性不可或缺,也响应了它作为性别研究版图中一个重要批判性研究领域的学术使命。
作者:杜平,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为性别研究、亲密关系、迁移与社会工作。著有《男工·女工:当代中国农民工的性别、家庭与迁移》。Email: irene_duping@163.com
争论与生成中的“性—性别”:概念及其关系的辨析
内容提要:基于近年来性与性别社会学相关学科及议题的学术讨论和社会争议,本文侧重梳理有关学者对于“性—性别”所涉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的论述,触及翻译和知识范式的差异与转变过程;并从性研究的角度出发,结合对于当下中国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简化理解、张力与问题,强调“性别”在性研究发展脉络中的重要位置。希望在跨境和变迁的视野之中探寻更加积极、平等和友善的“性—性别”对话与认识空间。
作者: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性与身体社会学、艾滋病的跨学科研究、定性研究方法。著有《艾滋病与生活逻辑》(2019)、《性 / 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2018)、《我在现场 :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2017,合著)、《性之变 :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2013,合著)、《论方法 :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2023/2011,合著)、《性社会学》(2010,合著)、《身体、性、性感 :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活》(2008)。2007—2019 年期间,负责组织“中国性研究国际研讨会”(双年会)及“性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讨班”。Email: y.y.huang@ruc.edu.cn
对巴特勒重构社会性别概念的批评及其启示
内容提要:女性主义学术为对抗生物决定论,凸显性别的社会建构性,赋予社会性别(gender)以巨大的政治意涵,但同时造成了性(sex)与性别二元对立的学术倾向,使得早期性别研究成为一种非具身性的研究。美国女性主义哲学家朱迪斯·巴特勒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尝试对社会性别概念进行重构,取消性(sex)的自然性,把性意识(sexuality)视作社会性别运行逻辑的关键因素,以期达成“为性别开启更多可能性”的政治诉求。然而这种激进的概念重构受到了来自身体研究和女性主义哲学内部的质疑,其理论倾向、关注焦点、思考方式和政治立场等诸多层次都受到批判。本文梳理了这些批判,指出了其中对于性别社会学发展的理论启示。
作者:范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性别社会学、身体研究,研究兴趣为性别理论、儿童性别社会化、父职研究。著有:《“社会性别”概念的确立与解构》,《学海》2019年第5期;《“做性别”视角下育儿父亲的男性特质研究》,《青年研究》2022年第6期。Email: fan_xuan1985@163.com
性别研究方法论再审视
内容提要:性别是结构化生成的社会性别,与物质、制度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及其行动拓展,极大地更新了社会性别理论和实践。本世纪以来,由性别文化和各种社会制度生成的多元复杂的性别政治话语及其冲突,给性别研究带来了新的议题。性别研究需要在身份认同的基础上着力于新的社会关系的建构。
作者:吴小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性别社会学研究室研究员,性别与家庭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性别研究和家庭社会学,关注性与性别研究的本土境遇及其问题,网络时代的性别话语及其传播,国家、家庭与个体的关系,家庭观念及其制度变革等议题。近年来主要相关成果:著有《性别研究的中国语境:从议题到话语之争》(2018)、《“离婚冷静期”争议背后的几个学术焦点》(2020)、《母职的悖论:从女性主义批判到中国式母职策略》(2021)、《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家庭:变革、争议与启示》(2022)等论文,以及执行主编集刊《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2辑):非常态家庭与亲密关系实践》(2022)。Email: wuxy@cass.org.cn
高校社会性别通识教育的开展与普及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对当代大学生有关性别问题的思考和困惑,展现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大学教育期间,学生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性别社会化,带着自身丰富多样的性别问题,渴望交流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出色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具有很强的反思精神,具有研究性别问题的能力。因此,性别平等的社会发展路径要从高等教育入手。
作者:佟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为劳动社会学、妇女/性别研究和婚姻家庭社会学。Email: tongxpku@163.com
性别平等与社会变革
女性主义者:从追求平权走向行权成事
内容提要:在反思妇女运动和已有性别知识基础上,本文提出女性主义者要的是摒弃一切伤害女性的机制与文化,实现女性完善人格,迈向女性健康;要的是抛弃两性建立在暴力与威胁基础上的紧张、敌对与疏离关系,迈向共存共荣的伙伴式性别关系;要的是反对过于束缚女性的社会规范,推动社会从权力结构模式向爱的模式转变,迈向更加弹性包容的个体与社会关系。这些关于妇女、关于性别关系、关于社会改造目标的女性主义目标均内在于妇女运动之中,对其再阐述与强调有助于妇女运动明确方向,帮助人们更加积极地展开生活。
作者:马冬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现任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妇女/性别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研究领域为性别社会学、性别与发展、婚姻家庭等。著有《“昌公道”与“励自强”:潘光旦论妇女运动及其启示》(《社会学评论》2023年第2期)。Email: madongling@wsic.ac.cn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性别平等进程与启示
内容提要:现代化进程对世界各国的“国家—市场—家庭—性别”关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命题,而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非洲国家则因其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面临着更加紧迫的“生产—再生产”危机。非洲各国在性别平等道路上的尝试和探索向我们揭示:妇女赋权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议题。政治经济等公共领域的开放,并没有解决女性所面临的家庭压力;单一维度的育儿公共化也并未真正改变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而缺少了男性视角的性别平等,则可能会造成新的男性困境和亲密关系危机。发展中国家的性别平等与妇女解放道路需要在相互借鉴与启发下继续推进与发展。
作者:李洁,博士,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妇女/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领域为性别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家庭社会学。著有《生存逻辑与治理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重新发现“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21 年第1期)、《“人”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5期)等。Email: lijie202@qq.com
历史非虚构叙事与性别:一个中原村庄的七十年变革
内容提要:一个中原籍籍无名的周山村,七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950年到21世纪初,在合作社—人民公社—改革开放五十年来的大背景下,周山村以妇女为先驱推进村庄改变。如今,男女村民,性别平等、集体行动、在地扎根、共同建设新村庄。本文是周山村民众的生命/生活史和内外结合、共行共享的变革故事与传记。通过个体、集体访谈口述实录,实物及观察,运用性别理论与方法,书写纵横动态非虚构和民族志,研究内外结合建设新乡村的成效,从而影响更多的和美乡村。
作者:杜芳琴,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妇女史、性别理论和农村妇女研究。著有《女性观念的衍变》《妇女学与妇女史的本土探索——社会性别视角和跨学科视野》和《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20余部独著和编著。Email:fangqindu2007@126.com
赋权土著女性推进加拿大水资源管理去殖民化
内容提要:在传统意义上,土著女性被视作“水之载体”,在社区中发挥着与男性平等的领导作用。然而,自1876年《印第安人法》颁布以来,她们面临着“双重歧视”——既是土著,又是女性。本文通过考察阿塔瓦皮斯基特(Attawapiskat)原住民社区的水危机,强调殖民者和政府因未能妥善协调各层面的问题使当地居民遭受了许多痛苦,尤其是土著女性和儿童。通过参照国际饮水、设备及环境卫生倡议(international WASH initiative)和阿尼什纳比(Anishinabek)去殖民化活动,本文强调水资源去殖民化管理的重要性,其基础是赋权土著女性,且政府应协调、应对各层级的水源保护问题。
作者:陈淼,尼普森大学环境科学硕士,Email:miaoc126@outlook.com
苑杰 译
社会不平等与泰国佛教中的女性进步
内容提要:研究表明,宗教可以支持或阻碍社会发展(Haynes 2007;Tomalin 2013)。本文试图证明,在泰国,对更大程度的正义和性别平等的需求促使女性群体寻求更高的佛教地位,以此来更好地促进人类和社会发展。宗教慈善事业中的男女平等贡献被视为泰国艰难政治中民主参与的组成部分。本研究发现,泰国的女性佛教运动利用了政府提供的有限福利资源,以及当前宪法规定的宗教多样性的制度化政治。为了说明泰国佛教女性信众所面临的不平等和挑战,泰国佛教僧团(saṅgha)的功能被描述为一种推行“不平等制度”的组织。僧团的治理结构被呈现为强化由压迫性别观念划分的社会角色。佛教机构的不平等制度将从其拒绝为比丘尼授戒的角度叙述。泰国佛教排斥尼姑的现象体现于下述八个方面:生物、仪式、经文、文化、政治、制度、历史和法律语境。最后介绍的是这些女性的核心可持续策略,即佛教女性信众的全球和本地网络,又称为促进小乘佛教(上部座佛教)性别平等的全球和本地化战略。
作者:曼纽尔·利塔利安(Manuel Litalien),加拿大尼皮辛大学应用与专业研究学院人类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福利与社会发展专业副教授。Email: manuell@nipissingu.ca
李光辉 译
家庭、照护与性别
新版照护政策如何实现:照护伦理视域下对照护政策的批判性考察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照护政策在不断扩大,但是照护危机却日益严重。本文旨在探究其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研究并非是简单地对照护的“缺失与空白”提出应对措施,而是强调只有基于“非正义”视角,照护政策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韩国社会的照护政策以“私人照护”、 被照护者作为“特殊依靠者”的存在规定、照护者作为“(派生)依靠者”的存在规定、照护执行(doing care)的“他者化”等主张为基本前提,持续存在着“非正义”现象。研究结果揭示了过去20年间韩国照护政策凸显的政策“非正义”现象和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研究结论提出了未来韩国照护政策的新框架和发展方向。
作者:宋多永,仁川大学社会福祉系教授。Email:dsong@inu.ac.kr
李祗辉 译
探索关怀型男性气质可行性:以男性家庭照护案例为中心
内容提要:本论文以在家庭内照护儿童和老人,实践家庭照护活动的男性经验为基础,探索关怀型男性气质的可能性。关怀型男性还仅仅是少数。虽然是少数,但其存在已经对霸权型男性气质概念提出了挑战。区别于以往研究把男性关怀对象中的儿童与老人分离出来进行探讨的方式,本论文从综合角度分析关怀照顾儿童与老人的男性们的经验。通过此种方式超越以关怀对象为焦点的关怀特征,探讨以与所有人的关系属性为特征的关怀实践为基础的新男性气质的可能性。对霸权型男性特征的挑战是否会影响到新的关怀型男性气质,从而形成与前者相对的新男性气质,这点尚待观察。本论文在乐观的期待中,亦持批判性,分析关怀型男性的现实及孕育着该现实的社会文化结构,以此探索男性和女性一同参与家庭照护,进而发展为所有人的工作-生活-家庭照护都能获得均衡保障的社会形态的可能性。
作者:文贤雅,韩国首尔大学国际移民与包容社会中心责任研究员。Email: mysyrius@snu.ac.kr
全梅 译
促进、抵触与十字路口:关于男性气质的国际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在已生育理想子女数量后采用安全有效的长期避孕方式,是民众和政府的共同需求。男性结扎作为最可靠的永久避孕方式,深受男性气质和计划生育的影响。在欧美五国,基于18世纪末期以来的男性避孕发展历程,男性结扎现已成为男性气质的新要素;男性结扎与男性气质的相互促进,在推动性别平等的同时,也有增强男权的迹象。印度政府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强制计生,强化了男权型男性气质对男性结扎的相互抵触,造成男性结扎使用在印度的大起大落。在韩国,相对温和的计生运动和其它因素共同促使男性结扎融入男性气质,二者的组合正处于既可能促进性别平等、也可能增强男权的十字路口。
作者:王向贤,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为性别、生育和劳动。著有《如何推动父亲参与育儿?——日韩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23年第6期)、《为父之道——父职的社会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年)等著作。Email: wangxx0623@sdu.edu.cn
特殊人群社会关怀:包含性别的分析
改善低收入少数族裔残障青年的过渡成效
内容提要:本研究描述了一项有关改善低收入少数族裔残障青年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成效(transition outcomes)的计划的执行结果。该计划主要借助个案管理来促进机构间合作。计划的参与者包括164名特殊教育机构的毕业生和26名对照组的青年学生。有2名个案管理员负责为接受干预的参与者提供支持。结果显示:接受干预的参与者有82%在中学毕业后报名就读了各类教育课程,而对照组只有50%的学生继续学业。不仅如此,接受干预的青年有74%找到了工作,而对照组只有23%找到了工作。个案管理员在工作、大学和家庭/社区这三个方面提供了10种主要支持功能,其中最关键的功能包括协助设定目标,协助交通往返,协助申请工作或大学,协助转介,提供情感支援及协助家庭调解。本文拟讨论干预措施对少数族裔残障青年的过渡研究及实践的意义。
作者:法布里奇奥·巴尔卡扎尔(FabricioE.Balcazar)任教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of Illinoisat Chicago);蒂娜·泰勒-里兹勒(TinaTaylor-Ritzler)任教于多米尼加大学(Dominican University);肖恩·蒂姆弗(Shawn Dimpfl)任教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纳尔逊·波蒂罗-佩尼亚(NelsonPortillo-peña)任教于萨尔瓦多的唐博斯科大学(Universidad Don Bosco);阿尔贝托·古兹曼(Alberto Guzman)任教于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雷切尔·希福(Rachel Schiff)任教于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米歇尔·默维(Michele Murvay)任职于马里奥基金会(Marriot Foundation)的“学校桥接工作”项目部(Bridges from Schoolto Work)。Email:Fabricio@uic.edu
张大川 译
残障子女家长的心理压力及其对在校成功的看法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新冠疫情给残障子女的家长造成的心理压力,以及这种心理压力同家长对学业成绩的认识的关系。研究者对1919名有残障子女的家长做了心理压力问卷调查和社会及学业成功观两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长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和工作性质等)和子女特点(残障类型)同新冠引起的心理压力有关系;新冠引起的心理压力十分显著地负向预测了家长对在校成功的看法。本文讨论了研究的贡献、不足之处, 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程三银,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残疾人社区融合与社会工作、融合高等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心理与教育等。通讯地址: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Email:ccnu1314@163.com
杨玉芹,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教授,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现代教育技术、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
邓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刘紫庭 张大川 译
暴力、犯罪与性别
女性主义犯罪学与三方网络犯罪框架的协同作用
内容提要:本文是对女性主义犯罪认识论的理论阐述,主张将性别中心地位作为数字犯罪调查的理论起点。达成这一目标的方法是,通过探讨女性主义观点与三方网络犯罪框架(TCF)之间的协同作用(TCF认为有三个可能的因素会促成网络犯罪——社会经济、社会心理和地缘政治)来批判主流犯罪学和“网络犯罪”这一术语的含义。此外,本文还调查了网络骚扰、网络霸凌、网络诈骗、色情报复和网络跟踪方面的性别差异,以证明性别与犯罪分析的关键出发点是谁是受害者、为什么以及其结果如何。文章继而利用交集性视角来确认,性别与犯罪概念在相互作用的同时,也会与其他范畴(如性征)相交集,以提供额外的解释层面。
作者:苏莱曼·拉扎卢斯(Suleman Lazarus),奥地利学者,现任英国格林威治大学(University of Greenwich)客座讲师。他是一位定性社会学家,研究兴趣包括数字犯罪的文化方面。2018年,他完成了一项对嘻哈艺术家与网络犯罪之间的联系的实证研究;2019年,其概念性论著又对“精神世界与财富获取的交叉性”作了细微的观察。他还是一位发表过作品的诗人,最近的一首诗作,题为“学术界的背叛与以弗所的黑魔”。Email: suleman.lazarus@gmail.com
邵文实 译
海地的创伤——性犯罪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
内容提要:强奸是一种引发生存危机的事件,它对个人生活、共同生活和互联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它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即使在数年之后,大多数被强奸的妇女仍然对这一事件有着创伤性的记忆。强奸对改变女性身份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文的目的有三方面:研究强奸对受害者身份的影响;描述受害者在强奸期间和之后的感受;了解受害者如何克服强奸的创伤。
作者:奥布里朗·达缪斯(Obrillant Damus),海地国立大学社会学(Universités d’État d’Haïti)教育学系教授,社会科学高级研究所研究员。Email: oobrillant@yahoo.fr
陈强 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