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25级戏影考研群」,请添加五月学姐(GLwuyue)
阁楼24级喜报出炉:
在过去的两年,我们每年都在11-12月为大家带来了重磅专栏——「电影冲刺必背」,从五大电影核心课(电影艺术导论、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产业与热点)中,各选取2个、一共10个代表性考点,整理参考答案和考点延伸,为大家的备考冲刺助力!
往期推送请戳
01
02答应我,这位新浪潮大师一定要多背几遍!
03
04
05
06
今天,25级「电影冲刺必背」迎来了专栏的第7篇:女性主义电影理论。2024年是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丰收的一年,前有《出走的决心》以真实“娜拉出走”的故事唤醒观众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后有《好东西》以现代都市为背景讲述了觉醒后的女性所面临的生活难题。作为考生的我们,是否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这一考点完全掌握了呢?先在脑海中回顾一下,然后一起往下看吧!
Part.1
真题总结
试题解析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是各大院校的热门考点,从历年真题来看,考察方式多为简答和论述,考点集中于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认识、对代表人物劳拉·穆尔维及其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的理解等。
虽然电影理论的题目大都晦涩,但因为内容重合度高,所以只要认真学习背诵便能解决其中的大部分问题。首先,我们要梳理清楚女性主义的发展;其次,要牢记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主要观点、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等基础性知识点;再者,影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电影也是不容忽视的考点,结合影片分析能够巩固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当下的热点影片也是考察的重中之重,部分院校会将女性主义作为分析电影的一种视角,考察影评写作能力。
《让娜·迪尔曼》(1975)
真题链接
1. 用劳拉·穆尔维的观点分析《芭比》或其他电影(中国电影资料馆,2024,文艺理论与电影理论);
2.《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北京电影学院,2024,电影理论与批评);
3. 女性主义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2023,电影史论);
4. 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引起了主流电影对性别问题的研究,结合具体案例,谈谈电影与性别的问题(中山大学,2021,中外电影史论);
5. 谈对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理解(重庆大学,2020,影视艺术理论)。
Part.2
参考答案
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意识形态等理论思潮的影响下产生。女性主义批评的基本观点认为西方社会以男性为主体,女性是作为男性的附庸存在,父系社会对女性存在普遍的性别歧视现象。因此,女性主义学者在批判男权社会对女性区别对待的同时,努力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权力和地位,解构男权意识形态,唤醒女性的主体价值,以恢复女性应有的话语权。
“女性主义圣经” 波伏娃《第二性》(1949)
纵观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形象批评、叙事结构批评和文化批评。
(一)形象批评阶段
在形象批评阶段,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是从“对女性的各种固定形象的认识,以及对具体影片类型的性别特征的辨识”开始的,这种批评模式专注于对主流电影中经男性眼光处理过的(或满足男性眼光的)女性形象进行类型分析,并通过与现实中的女性加以比较,指出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都是被男性意识形态歪曲了的。例如,凯特·米利特的博士论文《性的政治》(1970年)以女性的视角清算了文学中的男性“暴政”;梅杰里·罗森在《爆米花维纳斯》中把各个时代的典型银幕女性形象同社会经济现象联系起来,指出其女性形象同真实妇女之间的差异;莫莉·哈斯科尔在《从敬畏到强奸》中探讨了好莱坞电影中女性形象从早期被“敬畏”到后来被“强奸”(这里的 “强奸” 是一种隐喻,象征女性形象被破坏、被歪曲的状态)的变化过程。
以上代表性的理论作品都指出:好莱坞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是模式化的、僵化的,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女性形象相差甚远,对女性观众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女性主义学者们呼唤电影要塑造正面的、积极的女性形象。
(二)叙事结构批评阶段
20世纪70年代,符号学、意识形态分析和精神分析批评等占据主流思潮,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迅速吸纳了这些最新的理论资源,将电影与其受众的关系引入理论中论述,阐释了电影中女性是如何被塑造为“景观”和“配角”的过程,叙事结构批评应运而生。这种批评主要是根据精神分析和符号学的方法来分析以男性视点拍摄的影片,试图揭示妇女在电影中是怎样被塑造的,代表人物有劳拉·穆尔维与克莱尔·约翰斯顿。
劳拉·穆尔维
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1975)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它意味着《电影手册》编辑部的《约翰·福特的〈少年林肯〉》所提倡的电影批评终于在女性主义领域得到了回应,该文把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当作一种政治批判的武器,深入阐明了男权社会的无意识如何构成了电影的叙事模式,从而向好莱坞电影美学提出挑战,开启了从女性主义角度系统分析电影的先河。其主要观点有:
①父权制的压迫:被阉割的女性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认为女性相较于男性处于“被阉割”的状态,这种观念是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下构建的,将女性先天定义为一种“缺失”状态,使得女性在心理上总是处于一种劣势和不完整的位置。女性的价值和命运取决于男性角色的选择,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电影中隐藏的性别权力关系。穆尔维明确地指出了女性形式在父权制象征秩序中的重要性,即菲勒斯中心“是依靠被阉割的女人形象来赋子它的世界以秩序和意义的”,在这一象征秩序中男性“可以通过那强加于沉默的女人形象的语言命令来保持他的幻想和着魔,而女人却依然被束缚在作为意义的承担者而不是制造者的地位”。
②看与被看:男凝镜头下的女性
劳拉·穆尔维认为电影的视觉快感来自“窥淫癖”和“自恋”,“窥淫癖”指主体通过观看客体作为性刺激的对象而获得快感,“自恋”则是对所看到的景象产生心理认同,主流电影结合二者发展了一个相辅相成的幻觉世界。然而,受限于电影中男性居于主体地位的客观现实,摄影机、男性角色和观众的视线被完全结合了起来,女性往往处于“被看”的地位,男性观众通过窥视女性的身体及私密空间产生快感和获得自我认同,而女性观众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男性凝视模式的影响,但也会有自己的观看视角和对角色(包括女性角色和男性角色)的认同。
《后窗》(1954)
③理论的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穆尔维认为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新的女性主义电影语言,所以她将所提出的理论具体运用到了创作实践中,与彼得·沃伦合作了《潘特里西亚》(1974)、《斯芬克司之谜》(1977)和《水晶球占卜术》(1982)等影片。在电影中,穆尔维尽量回避以男性观众来结构电影的意识,弥补电影中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缺失,同时将先锋派、情节剧和精神分析理论加以汇合,提供了一种另类的电影。
劳拉·穆尔维的理论研究揭示了父权意识形态下的叙事电影中,女性“被凝视”的“他者”地位,倡导打破传统电影叙事中以男性为主导的观念,恢复女性的主体地位,开启了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三)文化批评阶段
8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进入了文化研究阶段,开始关注于文化系统内各种复杂的因素,代表人物是特里萨·德·劳里蒂斯。她对弗洛伊德、拉康等男性大师的精神分析学说提出质疑,认为这些学说尽管有一些可以利用的观点,但本质上是维护男权意识形态的,因此作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应该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展开广泛的探求研究。较为明显的是,此期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由差异二元论转向了多元化的关照,将“两性差别”的概念变更为科学的“性向-性别区分”,“性别”的概念一般被看作能够在生理解剖学(性向)和社会结构(性别)两个方面作出更为清晰的划分,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涉足阶级、种族年龄和性偏好领域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另外,文化批评阶段的理论研究者们意识到女性主义电影不一定完全要走约翰斯顿所说的“对抗电影”的道路,劳里蒂斯在她的《走中间线路的游击队——八十年代的女性主义电影》一文中谈道,女性电影工作者可以瞄准全国和国际观众的主流电影。电影理论家安·卡普兰和安内特·库恩也意识到了拒绝主流对抗常规的电影会出现逐渐远离观众的问题,所以卡普兰认为高明的做法是跻身于主流电影之中,巧妙地利用常规和传统。80年代早期,很多女性拍摄的电影都运用了主流电影的常规和传统的叙事方式,如玛雷勒·葛丽丝的《沉默的问题》(1982)、利兹·波登的《不成功的诞生》(1983)、《一首壮丽的史诗》(1982)等,为女性主义叙事电影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
《沉默的问题》(1982)
与此同时,中国受改革开放的影响吸纳了西方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促使中国电影界开始从新的视角去审视和展现女性困境,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发展步入重要时期。随着一批学院派女导演崛起,如胡玫、张暖忻、刘苗苗、黄蜀芹等,80年代的女性主义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突破,女导演们以更敏锐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去关注女性问题,从不同侧面展现不同身份的女性的困境。例如,黄蜀芹导演的影片《人·鬼·情》以女演员秋芸的个人成长和演艺经历为主线,将现实世界与戏曲扮演两个时空交织叙述,深入剖析了女性的心理,展现了成长中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迷惘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张暖忻导演的《青春祭》以女知青李纯的视角展开故事,通过她在傣族山寨的生活经历,展现出女性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迷茫、觉醒与自我探索,导演将个人故事与时代变迁相结合,呈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女性成长之旅。
综上,从米利特到穆尔维,再到劳利蒂斯,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经历了从视觉形象批判、社会身份认同、文化语境融合的三个阶段演变,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不断丰富、反省自身的同时,也在不断检验和挑战着主流的各种电影理论。尼克·布朗曾经将早期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评价为是对电影理论的“延伸”和“挑战”,而今,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此基础上有了更深刻的发展,它推动者导演关注到不同国别、身份、境遇下人物的困境,通过影片呈现问题,引发社会上的讨论与思考,已然成为电影理论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Part.3
考点延伸
延伸考点01:酷儿电影&酷儿理论
酷儿(Queer)由英文音译而来,原是西方主流文化对同性恋的贬称,有“怪异”之意,后被激进派借用来概括他们的理论。酷儿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对传统性别和性取向观念的挑战,它的理论目的是要认识到性方面的多元流动状态,并以此来进一步解构纯粹的异性恋/同性恋的两元分法。
酷儿电影作为一个概念是在1991年多伦多电影节上提出的,用来特称从1980年代末开始涌现的重新审视男同性恋形象的电影。酷儿电影一直是边缘的,直到1990代,由于艾滋病的悲剧,酷儿电影才越来越受关注。酷儿电影倡导多样性:声音的多样性、性实践的多样性。应该把酷儿从多数主流影片对其进行规范和限制的僵化表达中解放出来,酷儿并不是被压抑的反常者。酷儿符号的全球化已是显而易见的了,比如西班牙导演佩德罗· 阿莫多瓦的作品,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元的《东宫西宫》、王家卫的《春光乍泄》等。
随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酷儿理论的不断发展,大众对酷儿文化从盲目否定、排斥到逐渐接纳,导演们开始将主流的爱情电影叙事框架与酷儿电影相结合,用平等的视角描绘同性恋间的爱情故事,《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燃烧的女子肖像》等酷儿电影收获了极高的票房和赞誉,人们不再仅仅关注于电影中的性别议题,而是沉浸在一个个或悲哀,或无奈,或美好的爱情故事当中。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2017)
近年来,我国也有一系列优秀的酷儿电影产出,例如《谁先爱上他的》《亲爱的房客》《叔叔》等,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真题链接
1. 劳拉·穆尔维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和酷儿电影批评理论的区别(南京师范大学,2024,影视史论);
2. 酷儿理论(武汉大学,2018,戏剧影视理论)。
延伸考点02:中国女性主义电影
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叙事源自女性主义文学叙事,由于中国女性的历史是一段女性意识在男性社会和个体家庭中消融史,所以女性的个人困境大多融于社会和时代问题之中。中国的女性主义电影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1)萌芽阶段:女性的社会困境
20世纪初,受欧美文学、戏剧和电影的影响,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女性问题,并通过电影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例如,1924年“长城”公司拍摄的电影《弃妇》,讲述了一位被丈夫遗弃的女子追求自由却最终病死荒野的悲惨故事,反映了当时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困境,体现了对女性独立和解放的思考。
(2)初步觉醒:女性导演的发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电影史中第一次听到了女性导演的声音,中国妇女解放与民族革命的同一性使女导演们结合社会现实,同步探索女性的社会困境和自我价值。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影片有王苹《柳堡的故事》、董克娜《昆仑山上的一棵草》等。在此期间,社会象征式叙事远远突破了女性电影的框架,成为一代电影的基本样式。
(3)探索发展:女性主体价值的探索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学院派女导演从艺术上突破了旧的框架,开始更为细致地关注女性自身的成长与心灵困境。例如,被视为中国第一部女性电影的《人·鬼·情》细致地讲述了秋芸的成长史,黄蜀芹导演细腻地描绘了角色的内心世界,打破了传统电影中以男性视角为主导的叙事模式,使女性的声音和经验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八十年代中后期,第六代导演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的影响,更加深入地思考女性在社会、家庭、情感等方面的处境和问题,突出女性的主体价值。
《人·鬼·情》(1987)
(4)当下现状:女性主义电影的类型化
进入新时代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更为立体、饱满,她们的身份也更为复杂,女性主义开始与更加多元的社会议题进行融合。例如,儿童性侵题材的电影《嘉年华》将女性主义与儿童性侵这一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以客观冷静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现实中女性所面临的伤害。
《嘉年华》(2017)
中国女性电影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女性的觉醒史,随着不断发展,她们跳脱了社会规训的束缚,开始关注个人的精神世界以及现实的社会困境。越来越多不同身份的女性带着她身后的社会议题走向银幕中央,让观众得以看见多样化的女性困境和女性力量。
真题链接
1. 结合具体片例,谈谈黄蜀芹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北京电影学院,2022,电影历史及理论);
2. 略述第四代女导演创作特征(中国电影资料馆,2022,中外电影史);
3. 黄蜀芹导演的女性电影代表作及意义。(重庆大学,2020,中外电影史)。
延伸考点03:当下女性主义电影创作
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当下的女性主义电影更注重男女平权以及多元视角的探索,越来越多的“大女主”出现在了影片之中。
去年,《坠落的审判》《芭比》等影片在海外的上映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对女性主义议题的关注和讨论,影片中男女性别权力发生倒置,女主们通过自己的力量打破了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完成了个人的觉醒。今年,掀起减肥大潮的《热辣滚烫》中,女主乐莹通过拳击的方式对抗家庭与社会的压力,最终完成了人生的逆袭;戛纳电影节上映的《某种物质》通过“分裂自我”的方式呈现了女主一体两面的对抗,讽刺了社会对女性严苛的态度。
近期,我国《出走的决心》和《好东西》两部电影也都收获了极佳的口碑和广泛的社会讨论度。《出走的决心》将真实事件改编搬上银幕,把一辈子困囿于家庭中的女性真实生活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讲述了中国式“娜拉出走”的故事;《好东西》更是开篇就迎来了9.1分的超高豆瓣评分,以三位不同年龄、身份的女性形象为主角,探讨了家庭暴力、月经羞耻等社会对女性的 “标签化”议题,呈现了觉醒后的女性所面临的社会困境。
此前,我们也对这两部影片都做过详细解析,欢迎点击查看 ①《出走的决心》:;②《好东西》:。
《好东西》(2024)
真题链接
1. 从国产电影中找出一部分析其女性主义的表达(上海大学,2024年,电影创作基础);
2. 分析当代女性主义题材电影的创作特点(北京电影学院,2023,电影历史及理论);
3. 近年女权主义新发展以及其对电影产生的影响(中国电影资料馆,2019,文艺理论及电影理论)。
参考文献:
[1]郭培筠.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述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阁楼|25级冲刺模考班
“核心课+院校课”模式
院校直系命题/精批/讲评
CCtalk直播+回放(有效期截止至25年4月30日)
报名成功后,请将订单截图发给五月学姐、柚子学姐或布丁学姐。
特别说明:
由于特殊的课程性质,报名后,也不支持任何理由的退课,还望见谅!我们公众号中有大量之前课程的介绍,在CCtalk也有大量试听课程,欢迎大家查看!
· THE END ·
这是电影学考研阁楼的 第 1143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