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千古秀
祖国万年春
天地风霜尽
甘孜气象新
今日,立夏
整个五一假期
甘孜全境难得出现
天天天蓝
优良的空气
宜人的气候
雄奇秀丽的风景
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
让圣洁甘孜在“五一”长假
成为游客青睐之地
今天
我们为五一甘孜旅游市场
进行总结
截止5月5日下午16时
全州共接待游客44.33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763万元
同比均下降36.83%
但相对“清明”假日有较大增长
旅游市场已呈现“回暖”趋势
旅游景区(点)和重点县(市)接待情况
纳入全州监测的37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5.3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32.54万元。
其中海螺沟景区接待游客1.81万人、门票收入102.25万元,同比下降46.40%和-48.64%;
亚丁景区接待游客1.72万人,门票收入182.34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木格措景区接待游客1.29万人,门票收入98.90万元,同比增长-51%和-56%;
泸定桥景区接待游客0.88万人次,门票收入7.64万元,同比下降84.12%和76.4%;
丹巴甲居景区接待游客2.21万人次,同比减少54.8%;
墨石公园接待游客0.66万人,门票收入40.34万元;
木雅圣地景区接待游客0.31万人。
重点县(市)
康定市接待游客5.34万人次,同比下降68%;
泸定县接待游客1.51万人次,同比下降81.42%;
丹巴县接待游客8.62万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
稻城县接待游客3.5万人次,同比下降28.43%。
“三馆”接待情况
全州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共接待群众和游客4674人次。
接待省外游客情况
随着节前宣传力度的加大,“圣洁甘孜”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节日期间,全州接待省外游客10.34万人次、占接待总人数的23.32%,主要来自重庆、贵州、云南等地自驾游。
安全游甘孜 出行有保障
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
今年我州所有景区都出台了限流措施
个别景区还施行了网上预定
健康扫码登记入园等
减少游客聚集
景区内还设置了发热门诊
方便游客就医
木雅圣地迎游客高峰
“五一”期间,四川各地相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多地气温超过30度。可就当“盆地”犹如蒸笼之时,在康定市折多山西面的“香格里拉第一景”——木雅圣地景区内,依然是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4月30日,“直升机低空游贡嘎”项目正式落户景区,让这个新晋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声大噪,成为省内避暑游热门之地。整个长假,虽然“直升机游”尚未常态化运营,但景区内的雪山、草原、花海、河流、湖泊和木雅藏族民俗文化等众多旅游景观依然吸引到如织游人。
5月1日当天,木雅圣地接待游客1065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2%,成为州内唯一一个较去年同比接待游客量呈现增长态势的景区。
“你在成都露蛮腰,我在木雅圣地‘裹着貂’。”5月4日,成都游客张伟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段俏皮的文字。当天,他和朋友一行4人自驾至康定,沿国道318线翻越折多山后,便来到木雅圣地,雪山观光、牧场骑马等项目都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游玩体验,“近距离欣赏连绵起伏的雪山非常难得,夏天堆雪人、打雪仗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体验!”
木格措景区慢热复苏
位于康定市城区北面30公里处的木格措风景区,历来便是游客进入康定后的首选旅游之地。康定城区北门至景区门口的道路提升改造完成后,木格措景区的准入性更好,为慕名而来的自驾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度。
4月下旬,景区已进入旺季,处处生机盎然,绿水青山。芳草坪上百花齐放、杜鹃峡旁山林翠绿,七色海中波光粼粼、大海子里碧波荡漾......游人们在木格措拥抱自然、对唱情歌,感受“人在画中游,曲在景中生”的独特体验。
为维护好景区秩序,康定市安排民警、医务及相关部门到现场协助接待游客,同时提供旅游咨询,引导游客注册使用健康码,实行“亮码”出游,实名入园。
“由于目前仍处于疫情防控期,我们通过采取分时预约机制,在控制日承载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30%的基础上,有效做好旅游接待,优化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证游客及时有序入园。”该景区相关负责人马体告诉记者,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接待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景区已经复苏,“五天假期中,游客主要来自重庆、成都及川内其他地区。”
海螺沟景区登上央视
5月2日,四川省文旅厅“智游天府”平台发布信息,当日上午10时50分,海螺沟景区接待游客已接近最大承载量的30%,并关闭景区售票通道,暂停对未预订景区门票游客的接待。景区方面提醒游客,在疫情防控期间请选择错峰游览或者先行游览周边燕子沟、红石公园、雅家情海等景点。
“5月2日,景区接待游客达到限流上限,是今年以来出现的旅游最高峰。”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营销处副处长李毅表示,假期大幕开启以来,游客大部分为300公里圈的省内外游客,自驾游仍然是主流群体,而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景区暂未开放接待省外团队客人和境外游客,同时在节前也开展了一系列应急演练,节中采取‘无接触’网上预约购票模式,对游客流量实时监控。”
5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聚焦我州这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假期间运营情况,全国观众在电视中看到了蓝天白云下,游人仰望冰川探游原始森林的画面。
有了央视的推介,海螺沟“养肺喊山”之旅同样成为“香饽饽”,许多游人来到景区二号营地、草海子、洞嘎寺、四号营地及磨西台地,一起“喊醒”神山、“喊醒”万物、“喊醒”锦绣山河、“喊出”万众期待和美好愿景。
稻城亚丁—执法队员开嗓唱歌上热搜
这里有鲜花遍野的草场、成群的牛羊、被森林环绕宁静多彩的海子、圣洁高耸的雪峰、明镜般的天空,神秘的藏传佛教…一生至少去一次的圣地,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心中的“香格里拉”——稻城亚丁,一个仿佛传说中的名字,更有着与之相匹配的美景,是无数人憧憬的目的地。
而这个“五一”长假,让稻城亚丁冲上热搜的却是一位执法队员。5月3日,景区部分游客返程时因游玩疲累开始焦虑,出现拥挤、不愿排队和不戴口罩的现象。执法队员洛绒昂汪为了缓解游客焦虑情绪,在现场为游客唱歌。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洛绒昂汪唱歌时气息很稳,引得游客纷纷叫好,但是游客就犯难了,跟唱一句后就得抱着氧气瓶吸氧,也就有“我在下面吸着氧气也要与你合唱”的调皮配文。
洛绒昂汪唱歌的视频,在微博上还被人民日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冲上热搜,让稻城亚丁在网络上又“火了”一次。
五一”小长假期间,亚丁景区按照“外防输入不放松、内防反弹不懈怠”的工作要求,提前检查整治、制定接待预案,落实实名制预约购票,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客流高峰,及时做好客流管控等措施,实现了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景区开放安全有序,为给广大游客营造了“舒适、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
格萨尔王城—文旅融合看点多
今年五一,甘孜格萨尔王城迎来开城后第一个旅游高峰期。5月1日晚,王城迎来了首批自驾游团队——王城自驾行牧马人车队,游客们刚一下车便感受到了当地人民满满的热情。“岭国四位大将”和“格萨尔王王妃”身穿民族服装在城门口击鼓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为他们献哈达、敬青稞酒,带领大家转煨桑炉祈福,在切玛盒前体验洒青稞和糌粑祈福仪式。
次日,车队成员们从王城城门口出发进行了环湖游,中途他们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纷纷停车驻足拍照。环湖游结束后,他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徜徉在王城独特的建筑中,领略格萨尔文化的魅力。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藏碉林立,廊腰缦回,格萨尔王城向游客们呈现出规模宏伟的文化建筑,风貌各异的景观节点,生趣形象的雕塑小品,展现了古代藏族的贵族文化,突出了格萨尔王城的建筑之美、文化之美、体验之美,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独具特色的藏文化体验城。独特而丰富的旅行体验引得游客们纷纷点赞:“原来317线还有这么美的地方,不仅有美食美景,还可以在飞机坝、冷达丹霞地貌地质公园玩穿越、玩越野,这个感觉真的太巴适了!”
据悉,“五一”期间,格萨尔王城根据前期各类团队预订,每日限流2000人进入园区,在景区游客中心设立隔离室和监测室,引导游客分时段进场,同时还在王城餐饮区、休闲娱乐区和酒店区等检查体温、检测健康码,保证游客出行安全有序。
走安全旅游之路
游秀丽山河之景
度快乐平安之假
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
既是十年来首个连休5天的假期
也是旅游业迎来全面复苏的“黄金周”
相信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
甘孜全域旅游将回归到发展的快车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