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电影大盘的持续低迷,业内外一遍遍叩问“为什么观众不进电影院了”。讨论来讨论去,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受短视频内容的冲击,二是观众迭代与审美变化,三是好内容供给量跟不上。症结找得都大差不差,可又该如何破局呢?
退后一步因循守旧无异于自掘坟墓,可向前一步大胆冒进,如今的形势谁也担不起失手的风险。进退两难的电影人12月南下海南岛,穿梭于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各大论坛、映后交流之间,豁然发现大家的解题思路想一块去了。
“走出去”“引进来”“合拍”“协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焦宏奋总结了加强国际交流不可忽视的四个层面,也一语道出当下中国电影的破局之法。焦宏奋认为,合拍是未来电影高质量发展、可生存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方式。今年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论坛——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发展论坛,聚焦的也正是合拍片。
“出海合作”虽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新形势下它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硬糖君早前就注意到,亚洲各国影视圈再次兴起合拍潮,特别是日韩影视圈的交流互动明显增多,抱团取暖趋势越加明显。
而对于中国影企,如果说以前的出海合作,是实力雄厚野心勃勃的资本主动出击、试图建立全球化的影视帝国。那么现在的出海合作,则切口更小、更落地踏实、是求生存也是求发展。
合作既能降低成本风险,又能面对一个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还能引进创作活水刺激本国的消费潜力。这也让本轮电影“入海”呈现出种种新面貌与新做法。
市场多元化下的合作新契机
这一年,我们讨论了很多次“观众为什么不进电影院了”“好莱坞大片为什么不受青睐了”。但换个角度想,其实不是观众不爱看电影了,而是观众已经不满足于现在的单一类型题材。在海影节主论坛上,阿里影业集团总裁李捷就认为,从今年引进片的状况来看,观众越来越分群化,大家不会趋同看同一类型和题材。
今年的引进片市场明显有三个特点:一是,卖座影片的国别地区多样化。二是,题材类型多样化。
一些引进片的中国票房甚至超过了其本土票房。比如,今年有日本动画片《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卖了近8亿票房,约是日本本土票房的两倍;泰国温情片《姥姥的外孙》票房实现了破亿,也是远超其本土票房;正在上映的印度悬疑片《因果报应》不出意外,最终票房也会超过印度本土;中国台湾地区的犯罪片《周处除三害》在内陆卖了6亿票房,超了本地票房十倍以上。
三是,口碑发酵慢程化。很多影片都是在上映后,随着口碑的慢慢发酵,才实现票房上的节节升高。可以说,现在的市场环境,反而给了一些好片子机会。
《好东西》上映前,没有一家数据机构预测该片票房会超过4亿。因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电影只有限定圈层的口碑,很难突围到大众层面。但上映后,电影的票房表现却大大超出业内预期,截至目前已近6亿。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无论是大片、小片,只要质量过硬,足够有耐心,都有机会收获意外的回报。
同时,咱也不要拘泥于国内市场,可以积极拓展对外合作的路子,降低制片风险。被圈内人津津乐道的合拍片例子《巨齿鲨》《功夫熊猫》,海外市场的票房都超过国内。即使好莱坞大片在国内票房式微的情况下,《巨齿鲨2》《功夫熊猫4》仍然通过全球其他地区票房实现了盈利。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流媒体巨头Netflix在全球范围的制作,也是一种“合拍”。美国的模式+别国的内容与廉价劳动力,实现了对内容制作的有效降本,如此就能不断向世界各地输出性价比高的内容产品。落脚海南“海莱坞”的短剧出海也是如此,以国内团队制作+海外演员的模式降低成本,向海外输出内容产品。
壹同制作的总制片钱重远也认为,“走出去”不仅仅是取景,更重要是跟当地艺术家与主创交流,一起携手制作一部电影,讲一个耳目一新的故事。从《唐人街探案》与《误杀》系列部部攀升的票房,就能看出“海外制作”能够持续带给国内观众新鲜感。近日,网友偶遇王宝强、刘昊然在英国拍摄,《唐人街探案4》又引发了全网热搜。
吸收国外创作“活水”
硬糖君此前讨论了内娱已经“全自动化”的问题,其实从根本上来说,问题出在行业本身的圈层固化。著名导演田羽生就在海南岛电影节上直言吐槽现在的电影节日趋同质化,大家都盯着雷佳音、赵丽颖、沈腾、马丽邀请。电影圈的创作又何尝不是,总是围绕着那几个头部明星与主创。
然而,一个内容行业不能闭门造车,保持活力需要有鲶鱼、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活水”可以来自于内部。比如,光线今年财报披露了“321计划”,宣布选拔培养30个制片人、20个编剧、10个导演。
“鲶鱼”也可以来自于外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海纳圆桌对谈上,阿里影业宣布的海纳计划就是聚焦“海归学子”。李捷认为,国内各大节展体系,为中戏、北电学子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对海归学子们来说,仍有很大挑战,因为在国内电影圈发展有赖于资源和人脉的支持。
众所周知“京圈”是个圈,别说海归进不去,中戏、北电外的学子,也都进不去。海纳计划相当于为海外导演搭建了一个接触电影圈核心资源的桥梁。该计划目前上映了两部作品,分别是张裕笛的《倒仓》、陈小雨的《乘船而去》,后者找到了“锅姨”刘丹,并助力她拿下了金鸡奖女配。
其实海外华裔导演,一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创作力量。马来西亚导演柯汶利创作的《默杀》,原本已有一个马来西亚版本。正因为马版在上影节展映收获不错口碑,才被猫眼看中并换成国内演员班底重拍,最终收获了13亿票房,成为今年的票房黑马。
《姥姥的外孙》导演帕特·波尼蒂帕特在泰国拍了一个华人社会的亲情故事,涉及潮汕地区的送葬文化,引发了国内观众的普遍共鸣,豆瓣评分高达8.8分。即使在国内早有盗版资源的情况下,该片国内上映后仍卖了一亿多票房。
孔子说“礼失求诸野”。迅速发展的中国不得不将很多文化习俗暂时抛下,外籍华裔导演那里却可能保留着更地道的传统中国味儿。这正是我们如今的大银幕所缺失的。
其实,批片市场生意最红火的2018年,许多发行方便已直接参与海外电影的前期投资。比如,恒业在引进《天才枪手》成功后,就参与了泰国电影的投资;卖了4.7亿票房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背后,阿里影业是其第三出品方。
众合千澄也正是在批片时代,靠着成功押宝台湾地区的程伟豪导演、靠着程伟豪导演作品的海外收入,平稳渡过了行业低谷期。
出海新形势
当下中国影视圈的出海与合拍形势,明显不同于往年。
去年硬糖君就谈过,中剧在亚洲地区的海外数据开始与韩剧分庭抗礼,《偷偷藏不住》的海外社交平台数据整体压过同期韩剧《黑暗荣耀》。今年,我们又看到了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爆红,成为泰娱明星的时尚单品。
从泡泡玛特三季度财报数据来看,其在港澳台及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40%~445%,显著超过了整体营收增长。泡泡玛特王宁还透露,团队预计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将超过整个集团2019年的收入,相当于在海外再造一个泡泡玛特。
从剧集到时尚单品,内娱市场遇冷的时候,海外市场份额与影响力却逆势上涨。可以说,中国影视圈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出海好时机。
新形势下的合拍片,或许可以不再像过去一样、主要依赖中国市场的自产自销,而能够真正将目光投向外部、探索在海外市场盈利的可能。而且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切实提供了一些红利。比如,本届海南岛电影节远道而来的法国友人,都在呼吁合拍与制作。前段时间电影局也刚和意大利文化部签署了电影合作文件。
出海方面,搭乘短视频出海红利的短剧自然是跑在前列。根据《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短剧出海的龙头公司ReelShort今年1-8月份内购收入为7655万美金,约合人民币5.35亿元。美国、东南亚、日本、韩国是短剧出海的四大市场,日娱圈的人气男星八木勇征都参与到了短剧的制作中。
长内容的出海,目前大多还是以售卖海外版权为主,或者翻拍国内IP剧的海外版。比如柠萌影业拍了泰版《三十而已》,正在筹备泰版《猎罪图鉴》。港剧《太阳星辰》算是向前又迈进了一步,制作阶段就找到了腾讯视频、Netflix两大金主,让《太阳星辰》拥有美剧质感,实现了全球同步播出。
从日韩合拍潮、抱团取暖的情况来看,即使有水土不服的地方,但合拍作品还是存在很大的新鲜感红利期,数据与讨论度均超过了预期。在全球合作的大势所趋之下,内娱影视圈也得加快脚步。传闻赵露思已经被泰国资方找上门,有拍中泰合拍剧的可能。硬糖君喜闻乐见出海合作再起潮流,交流碰撞出不一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