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枪林弹雨中真实记录与众不同的历史瞬间是中外军事记者的不懈追求。我国著名战地记者张崇岫在抗美援朝战地采访中,“敢冲锋”“敢创造”“敢深入”,拍摄了诸多蕴含技术性、现场性、客观性、时代性的佳作,真实记录了“最可爱的人”与众不同的阳刚美,对新时代军事记者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张崇岫;战地摄影;阳刚美
说起战地摄影,人们总会想到“用生命拍照”的罗伯特·卡帕和他那句“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的名言。其实,在我国战地摄影史上,出现过诸多“用生命拍照”的战地记者。张崇岫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五次战役中,张崇岫“敢冲锋”“敢创造”“敢深入”,亲历采访了第二次战役的新兴里战斗、长津湖战斗、小高岭战斗,第五次战役的江口洞战斗、强渡昭阳江、五马峙伏击战,拍摄了诸多蕴含技术性、现场性、客观性、时代性的佳作,真实记录下“最可爱的人”与众不同的阳刚美。
在枪林弹雨中真实记录与众不同的历史瞬间是中外战地记者的不懈追求。张崇岫1942年参加新四军,1948年开始学习摄影,1950年冬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摄影组长,2023年,94岁的张崇岫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解析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实践,对新时代军事记者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敢冲锋”才能捕捉见证历史的真实瞬间
1951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某连的战士们冒着敌人疯狂的阻击,冲向昭阳江对岸,身在队伍中的张崇岫为避免相机和胶卷沾水受潮,将装胶片的布袋捆在头顶、将一台相机捆在肩上,双手举着另一台相机进行抢拍,及时记录下了渡江战斗的全过程,拍摄了《涉江追击敌人》等历史性画面。画面中,经过简易伪装的战士们在过腰的江水中冒着炮火强行渡江,多枚炮弹就在镜头前不到5米的位置爆炸,溅起了近10米高的水花,危险程度可见一斑。
让张崇岫未曾想到的是,这张方寸大小的照片,在未来发挥了难以想象的强大战力。1952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中央人民政府专门发行了4枚邮票,其中1枚的原型就是《涉江追击敌人》,对正在建设新中国的人民大众起到了极大鼓舞作用。据张崇岫回忆,自己的战友就壮烈牺牲在身旁,但“所有战士都没有怕的”,镜头中的战士们奋不顾身、英勇向前,甚至没有人躲避,最终成功渡过昭阳江,完全占领了敌人前沿支撑点,打开了向敌纵深穿插的门户。
张崇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多次提到一个细节,战斗时,部队让他一手拿枪、一手拿相机拍照,他问上级为什么选中他,答案是因为他“敢冲锋”。在张崇岫看来,志愿军取胜的关键在于“强大精神力量”,随军摄影记者只有具备过硬的战斗素养和拍摄技艺,才能做到“拿起照相机在炮火硝烟中拍照,手不会发抖。”“敢冲锋”是一种舍生忘死的品质,因为“敢冲锋”,他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拍摄时机,拍下了见证历史的关键时刻。而“敢冲锋”背后,是他扎实的战斗素养和拍摄技艺。
张崇岫刚被分配到兵团宣传科从事摄影工作时,他认为自己既有战斗经验,又有文化基础,更适合担任基层政治干部,“不愿意”做只是用相机记录战争的“旁观者”。领导对他说:“我们就是要选你这样有连队生活经验,经过战火锤炼过的人,将来能够冲到战斗一线去拍摄。”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除了《涉江追击敌人》,从张崇岫的诸多照片也能明显看到其“敢冲锋”的特质,不论是美军坦克爆炸、帐篷燃烧的瞬间,还是我军发起进攻等画面,在光照不足、设备并不精良、人员剧烈运动等多种拍摄受限的条件下,这些影像都重点突出、表意明晰,一些画面中坦克履带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少数画面甚至是连贯的,镜头同步跟拍志愿军战士的作战行动,从冲锋、子弹打出,到敌军倒下、投降,再到最后打扫战场,都一一呈现。
全媒体时代,照片的获取更趋多元、便捷,比如谷歌街景摄影能让每个连接网络的人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截取某一确切位置的实时景象。军事记者是否还需要像张崇岫一样“敢冲锋”的品质?答案是肯定的。张崇岫拿起照相机已有70余年,他依然清晰记得刚接触摄影时因错过拍摄解放上海时我军露宿街头的画面,师傅陆仁生的惋惜:“历史一瞬间就过去了,我们搞新闻摄影只要抓住时间、地点、新闻事件,就能拍出独一无二的照片,过了就永远无法拍到。”信息爆炸的今天,影像获取方式、数量的“多”并不能保证拍摄情况的“真”,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信息海量,越容易淹没事实,也就越需要报道真实,“敢冲锋”无论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获取真实的硬功夫,没有捷径可走。
二、“敢创造”才能留存独一无二的关键时刻
1950年12月,中美双方在长津湖已经激战9个昼夜。在这个过程中,张崇岫拍过一张清晰记录夜晚志愿军战士向美军阵地射击的弹道轨迹照片。照片构图之巧妙,意蕴之深远,就算基于今天的技术、器材等,也少有人能够达到。在构图上,整个画面被笔直的雪线和向上的弹道分成了雪地、战壕、黑夜3个三角形区域,清晰交待了志愿军战士的作战时间和地理背景;在拍摄手法和呈现内容上,张崇岫冒着暴露自身位置可能带来的危险,果断点燃镁粉以照亮前景,呈现出志愿军战士英勇战斗的姿态,同时大胆采用慢门拍摄技巧,用较低的快门速度将子弹的弹道轨迹、美军帐篷起火的过程完整浓缩到了照片中。
通过照片,我们能够强烈感受到志愿军战士旺盛的革命斗志和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必胜信念;更不难想象,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和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张崇岫要在夜晚与战士们冲锋的间隙,凭借直觉、依靠本能用冻僵的手指设置参数,拍摄一张主体清晰、重点突出的照片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能拍出这样完美构图的照片,除了张崇岫“敢冲锋”,还离不开他“敢创造”。这是张崇岫战地摄影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他不循规蹈矩于照片构图、不刻板拘泥于拍摄参数,积极主动创造拍摄机会,立足现有条件创作极致画面、最佳内容。他曾说:“现在在摄影界流行的观念摄影、主题摄影,我觉得半个多世纪前,在部队里,或者起码说在我的个人认识里,就已经在践行了。”
张崇岫回忆,随军解放上海后,在与苏联摄影师的交流中,他发现苏联摄影师会专门去拍摄胜利会师的一刻—“那是他们特别喜欢的表现胜利的手段”,对于鼓舞动员兵心士气有着积极作用。这次交流给了他很大启发,他也要拍摄一张表现我军胜利事实的照片。长津湖战役中段,当张崇岫得知咸兴港取得大捷后,立刻带上相机和一把手枪,不顾路途中可能遭遇残敌、被打黑枪等危险,只身步行七八个小时、五十多公里,在中朝部队集结前赶到现地,成功拍下了《中朝人民军队胜利会师东海岸边》,记录下志愿军某部与朝鲜人民军胜利会师的历史瞬间。画面中可以清楚看到仓皇逃走的美军军舰,以及中朝部队的战友们激动得握手、拥抱,并鸣枪庆贺等细节,清晰反映了美军从东海岸咸兴港败逃,胜利属于中朝人民的事实。这幅极具象征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作品,曾被国内外报刊竞相登载,也在1952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时,与《涉江追击敌人》一起被印制成邮票在全国发行,成为中朝友谊永恒的见证。
战争年代,相机、胶卷、镁粉等都是稀缺的军事资源,这对摄影技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全媒体时代,AI影像等技术逐渐普及,诸多软件让以往高难度的照片变得唾手可得,以绘画工具Midjourney为例,只要输入想象的文字、对应的摄影师姓名等信息,就能在短时间内生成以假乱真的“照片”,完全颠覆了摄影“眼见为实”的特性。尽管如此,军事记者依然需要张崇岫一样“敢创造”的进取精神。技术的智能化会带来信息的同质化,也就越需要主动创造来传递“独有”。张崇岫的战地摄影实践所形成的观点、经验在战争时期无疑是超前的,对于今天新闻摄影实践仍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只有主动创造才能打破同质,也只有眼里的世界与别人“不一样”,才能拍出让受众印象深刻的“这一张”。
三、“敢深入”才能定格战斗现场的生动画面
1951年,在通往汉城的公路上,一名从装甲车里走出来的美军士兵不情愿地举起双手向志愿军投降,张崇岫及时抓住了士兵正对镜头的瞬间,拍摄了《不得不举起手来》组照。其中一张照片,前景是一具美军士兵尸体和被丢在一旁的钢盔,另一名投降的士兵虽然头戴钢盔、脚穿皮靴,身后是载有先进武器装备的装甲车,却不得不接受被俘的事实而举起双手。志愿军战士端着枪站在车旁,头戴布帽、脚打绑腿、神情严肃、不怒自威,与装备精良却狼狈投降的美军士兵形成鲜明对比。还有一张照片,张崇岫抓拍到了美军士兵跳下坦克,志愿军战士端着冲锋枪命令其投降的瞬间,将我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美军的事实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很多次拍摄都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张崇岫回忆,这些照片是在美军撤退的混乱中拍下的,当时“子弹、炮弹都没停,我不下去拍,那就抓不到这个场景了”。最危险的一次拍摄,他和另一位记者挎着相机被敌人发现,急忙钻到桥洞中躲避,4架飞机围着大桥两边轰炸,桥洞两侧被炸得一塌糊涂,他们躲了20多分钟,逃过一劫,张崇岫说:“我一直相信,只要注意点,子弹是能躲得开的……”
在朝鲜的两年多时间里,张崇岫始终深入一线抓拍战斗场面。“敢深入”也因此成为他战地摄影实践的特点之一。他曾说:“要想拍到别人很难拍到的战斗照片,必须自己创造机会,到战争第一线去,跟着先头部队走,与突击穿插的战士们肩并肩,和敌人面对面。”
如果说“敢深入”一线记录战场宏大场面是对张崇岫胆识和技能考验的话,那么“敢深入”那些看似抓不到轰动新闻的场景捕捉不同寻常的新闻,则是对张崇岫新闻视角的检验。战斗间隔,他深入营地、田间地头,捕捉到了一幅幅温暖的画面。《志愿军战士为自己缝补军鞋》是其中的代表作—位于前景的志愿军战士面带羞涩的微笑,双腿并拢夹紧,略有些紧张,粗糙的双手一只手拿着绣花针、一只手认真穿着线,身旁放着一只残破的军鞋;位于中景的志愿军战士则开心地看着身旁正在缝补军鞋的“局促”的战友,目光充满了对于战友的爱戴。照片中,轻松的笑脸和危险的存在、手上的绣花针和身前子弹箱、整洁的着装和杂乱的战场等多对彼此冲突的“矛盾”,赋予了整个画面不寻常的视觉张力,让本来平常的画面变得不凡,残酷的战争仿佛也因这两名战士阳光的笑容而给人以和平的希望和重生的力量。
除此之外,张崇岫还记录过志愿军战士为迎接农历新年到来,在坑道口张贴春联的画面;拍下过女文工团员为休整的战士们表演文艺节目的照片;捕捉过中朝部队胜利会师后,中朝两国女战士高兴得相拥起舞的瞬间。这些珍贵的影像,为鼓舞士气、稳定军心、争取民心、增进中朝友谊、瓦解敌军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战争年代,因传播条件滞后、人员器材制约、敌方信息封锁等,深入一线是战地记者采集素材、及时取证的必备素质和客观要求。全媒体时代是否还需要像张崇岫这样的“敢深入”?答案是肯定的。获取信息的便捷并不意味着感受情感、揭示真理的便捷,深入一线是为了深入人心,对于军事记者而言,真正有价值的画面,要靠真情换取,真情也需要通过真情传递。深入一线意味着要用真心对待官兵、用真情讴歌真理,这个“一线”不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里、不在别人提供的汇报材料里,也不在办公室的电话里,而在人迹罕至的哨所、硝烟弥漫的前线、基层官兵的身边,正如张崇岫所说:“只有贴上去,才能拍出好照片。”
(作者单位: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