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换工作后,林雪连夜准备简历,在各大招聘APP上“海投”。
专业能力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行测……有过几次跳槽经历的林雪,迅速归纳出接下来可能会面对的挑战,并为之而准备。
终于,一家专业对口的广告公司联系了她,林雪对公司规模和侧重方向都很满意,想要进一步详谈,这时,对方HR(人力资源)发来信息:“请问此前是否做过MBTI性格测试,或者其他性格测试?若无,是否接受在线MBTI性格测试。”
林雪愣住了,想起前段时间浏览过“三轮面试都过了,最后卡在性格测试”的热点新闻,她犹豫了5分钟,最终选择了接受。
01
荒谬
不看技术看性格测试
张亦没有想到,自己去年在豆瓣发的帖子,直到现在还有人点赞。
虽然已过去一年多,但回忆起那次面试经历,张亦仍觉荒谬:“其实也不算面试,因为我们直接在线上就聊崩了,真的太离谱。”当时,HR问张亦“既然是ESFP类型的性格,为什么要逼自己选择技术方向?”
张亦是2023年通信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老家在重庆。为了毕业就能顺利进入职场,去年3月,她向重庆一家教辅机构投递简历,该岗位的要求是有编程能力。
“很明显,按招聘要求我是符合的,不懂为什么要纠结我的MBTI。”张亦很不解,她就是学的这个专业,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再正常不过,为什么到了HR口中就叫做“逼自己”呢?而且又是谁规定哪种性格的人,就只能从事那一类工作呢?
张亦的愤怒在评论区引起共鸣,许多网友纷纷下场评论,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技术岗位不看技术看性格测试?”,有近千个点赞。
然而,张亦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几年,许多公司都将性格测试放在招聘流程里,甚至部分企业,会直接在招聘需求中注明优先录取的MBTI测试人格,其中不乏律师、辅导老师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做MBTI,与其相应的MBTI职场鄙视链也应运而生。
MBTI最初是由布里格斯母女基于荣格的8种人格理论基础编制的一个测试量表,该测试尝试分配四个类别:内向(Introversion)和外向(Extraversion),实感(Sensing)和直觉(Intuition),思考(Thinking)和情感(Feeling),判断(Judging)和感知(Perceiving)。
取各类别的首字母,就可以得到测试的结果,如“INFP”“ESFJ”等。4个维度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16种人格类型,此前网上大火的“E人”“I人”的梗便出自于此。
比如,测试结果首字母是E的就代表着外倾型人格,“善于与他人互动以及需要从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能量”,这是在求职中备受欢迎的类型。此外,T型(逻辑型)和J型(判断型)也同样受到很多行业的偏好。
张亦测试出的ESFP被称作“表演型”人格,按照性格测试解答,这种人格优点是有优秀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演技巧,缺点则是敏感、不专心,这与要从事编程的技术岗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而首字母是I(内向型)的,则处在鄙视链底端,尤其是ISFP(探险家型人格)和INFP(调停型人格),这两类人格被视为“不适合工作”“摆烂大王”“摸鱼专业户”。
王晴就是INFP人格,这个测试是她在闺蜜推荐下完成的,结果出来后,还没来得及细看分析,一旁的闺蜜就笑道:“INFP是公认爱内耗沟通困难人格,不适合工作。”
那一刻,王晴感觉莫名其妙,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测试,就能代表自己的性格甚至关乎工作和生活?她是一名文字工作者,这些年自认为工作勤勤恳恳,和同事也关系融洽,很受领导重视,不知道为什么会因为一个测试,自己就被打上了不适合工作的标签。
“这种测试真的准吗?有求职者认可这个测试吗?”王晴删除了测试截图,但心里的疑问,却久久没散去。
02
认可
节约了解员工时间成本
“我觉得很准也有用啊。”与张亦和王晴不同,罗月很认可通过性格测试进入职场。今年5月,她靠着自己的ENFP(竞选者人格)测试结果,成功拿下汽车销售的offer,并在原有的底薪基础上加了1000元。
入职这一个多月里,罗月适应得很快,热情大方的性格让她迅速融入团队,进入当月销售榜前三。罗月也推荐身边很多朋友做性格测试。
“感觉大家对测试结果还都挺认可的,会有一些细微的差距,但大体相符。”罗月认为,性格本身比较内向的人,很难测出E型这种偏外倾型人格;而像销售、公关等这些需要经常和人打交道、和各个部门建立联系的职业,性格开朗的人确实会比较吃香,那么在这个前提下,性格测试确实有不可忽视的参考意义。
在找工作期间,晓纯在面试中做了不下十份的性格测试,有的是线上,有的是线下。在这些性格测试中,有部分是公司自己整合出的测试题,晓纯会从这些题中,去判断公司对岗位需求的偏向。
“在招聘平台的岗位介绍中,更多的是关于公司对岗位的硬性要求,对于意向应聘者的倾向或者岗位的具体情况会比较模糊。”然而通过性格测试,会透露出一些对岗位需求的有用信息。“比如,有的测试会连续几道题都和抗压有关,那么这个岗位要么经常加班,要么就是有较重的工作任务。”晓纯说。
相比罗月和晓纯这种应聘者,刘茜作为重庆某会展广告公司的HR负责人,感触更深刻。她所在的公司会对求职者进行性格测试,但仅针对中高层岗位的求职者,而且除了MBTI,还有霍兰德、大五人格、卡特尔16PF测试等。
作为资深人力资源从业者,刘茜很早就关注到网上对性格测试的争议。她直言,其实性格测试并不是近几年才进入招聘环节的,不少大厂早年就有这种先例,而在外企则更为常见。
她能理解部分应聘者的抗拒,但是从公司角度出发,这确实是个节约时间成本去了解员工的好途径。
刘茜举了个例子,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应聘合适的中高层,需要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毕竟这个岗位所做的决策关乎公司未来的发展。如何获悉求职者与公司的适配度?性格测试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将其结果作为参考,可以节省双方在前期相互了解的时间成本。
“但这并不是录取与否的唯一标准,他在这个行业以往的一些工作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的合作精神也是考虑的重点。”刘茜补充说道。
03
争议
漩涡中的话题“顶流”
对于性格测试“入侵”职场,不管是抵制还是认可,都让其成为话题“顶流”。在微博,与MBTI相关的最热门话题阅读量超48亿次。在豆瓣,“人格气质心理”小组已有26万名网民参与。
在围绕性格测试的各种争议中,被最多人提起的,是“就业歧视”。
“I人”不适合交际型工作,“E人”难胜任枯燥有耐心的工作……性格测试用非常简短的标签来给人下定义,这样是否太粗暴;在招聘过程中运用这样的测试,是否对应聘者不公平;将各种类型的人格做成就业市场鄙视链,是否涉及就业歧视;仅因性格测试结果不符就被拒聘,是否太过片面……
对此,重庆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庆解释,从法律角度,性格测试并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所注明的歧视范围,而且企业本身也有权力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录取员工。但从本质上来讲,性格测试是一种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劳动者信息收集行为,所有的个人信息收集,需要征得劳动者同意或者是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必要的信息,企业不能强制收集。
除“就业歧视”外,性格测试引发的争议,还包括暗藏的可操作性。
“只要我想,我可以成为任何一种人格。”在小红书关于MTBI面试的帖子中,不少人表达了这个观点。
他们建议,只要提前了解公司的需求和偏好,就能按着其喜好进行回答。这也是许多人不认可性格测试的原因之一,谁能保证填的测试一定是真实的呢,若以此作为选拔人才的参考,又是否客观呢。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全球生涯教练、鼓励咨询导师王娟表示,性格测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研究表明,性格测试的重测信度不高,有39%-76%的人在几周或几年后重测时,会得到不同的人格类型。
“人的性格是复杂且多变的,很难通过一次测试就准确判断出来。其次,性格测试的结果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测试时的情绪、环境、个人动机等。”王娟说。
各大社交平台上,“如何在公司面试做性格测试保证不被淘汰”的经验贴浏览量居高不下。为此,不少商家还推出性格测试套餐,包含详细性格测试题分析及职业建议,售价几元至上百元不等,月销量上百的不在少数。而许多求职者为了不倒在性格测试这“临门一脚”上,往往愿意花高价买一份“稳过”攻略。
随着性格测试近年来的普及,许多求职者也渐渐习惯这一改变。但人生,从来不是能被谁、被任何事物定义,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也并非只有十六种固化的人格。
诚如《世说新语》里所言:“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应受访者要求,张亦、晓纯、罗月、刘茜为化名)
华龙网 唐雨 余志斌 常涵笑/文 受访者/图、网络截图 董进/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