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原来是与“具象”相对,泛指没那么好描述的现象——近年来衍生为互联网词汇后,连“抽象”这个词本身也变得越来越抽象。
和“抽象”搭上关系的,最近又加了一个新群体:吉祥物。
上个月,“教皇国”梵蒂冈公布了2025年圣年的官方吉祥物“Luce”(意大利语意为“光”),在发布会上,大主教Fisichella首次展示了“Luce”形象实体化的模型。
显然,这是一个浓烈“二次元风格”的吉祥物,拥有十字架元素的同时,也拥有一双漂亮的、大大的蓝眼睛。
据介绍,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源自教会“希望即使在年轻人所喜爱的流行文化中也能生存”的愿望。“Luce”的一经亮相,很快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热潮。
各路二创也进一步扩大了“Luce”的影响力。一些绘师甚至将“Luce”与其他知名二次元角色进行联动创作,让这个吉祥物在二次元世界中大放异彩。并且不那么意外的是,“Luce”也出现在了3D区,在各路群体中刷足存在感。
梵蒂冈教廷同时宣布,她将代表教廷参加2025年的大阪世博会,在那里,“她”或许将面对一个抽象界的劲敌。
2022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官方设计图公开。这位造型奇特的吉祥物被取名为「脉脉(MyakuMyaku)」,蓝色的部分代表的是「水」,红色的部分代表「细胞」。
据大阪世博官网介绍,该候补C方案从最终参与候补的3个作品中胜出。脉脉」是细胞、水合而为一时诞生的「神秘生物」,身份不明,因为在寻找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会改变外观、变幻出各种形态,目前的模样则是「脉脉」在模仿人类。
官方给出了这个吉祥物的含义:吉祥物像水一样流动的、可随意改变形态,代表了大阪“水之城”的寓意。
同时由于LOGO设计主题是“生命的光辉”,也象征着继承了1970年大阪世博会DNA的“细胞”。
只是脉脉极为抽象的画风和造型自然逃不过日本网友无情的吐槽,在设计图公布后就有网友留言表示大阪世博会吉祥物“太棒了,不过作者还是快点去医院看看病比较好.......”
结合近年来的一些“时事”,更有甚者会调侃这样的设计不但极具感染性,更兼具感染力和放射性。也有国内网友戏称脉脉“就像是新浪微博吉祥物‘大眼仔’的变异体”。
奇特的外型设计、蓝色的身体,还有配上围绕在头部的红色圈状物、再加上5只眼睛,跳脱了传统吉祥物的可爱形象,这些都是网友们批评的要素,人们说它“太诡异、太猎奇、小孩看了会哭”,一直持续到……它正式出了周边的时候。
是的,23年4月世博会官方相关周边商品“抢先售卖”之时,许多店铺的库存立刻被抢购一空,排队也不一定买得到。
而在不久前的10月底,脉脉还与熊本熊、三丽鸥等人气角色也将一起同庆、推出限定跨界商品。对此大阪市可是卯足了劲,官方商店一口气推出几十款商品,从环保餐具、机能凉鞋、联名公仔到应有尽有,在掀起新一轮“抽象画风”潮时,商业开发上自然也赚的盆满钵满。
而这,或许只是近年来吉祥物“抽象化”,又一个代表案例而已。
吉祥物的前世今生
“吉祥物”一词源于法语“mascotte”,意为幸运符。它被用来描述任何能给家庭带来好运的东西。
该词最早出现在 1867 年,由法国作曲家Edmond Audran推广,他创作了歌剧“吉祥物”,该歌剧于 1880 年 12 月上演。该词于 1881 年进入英语,意为与人类组织相关的特定生物体,作为符号或活体标志。
但是那时的吉祥物还不是后世人们所熟知的含义,更多是作为赌徒使用的俚语为法国人所熟悉。随着时间的推移,吉祥物从“动物”演变为“二维幻想生物”,最后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三维吉祥物”。
20世纪中期,受美国木偶戏的影响,体育组织最初想到用动物作为吉祥物,为观众带来娱乐和兴奋。在吉祥物成为虚构的图标或穿着西装的人之前,动物主要被用来给比赛带来不同的感觉,并给对手球队带来恐惧。
吉祥物在体育赛场的属性价值逐渐被人看到,它让人们不仅可以获得视觉享受,还可以与吉祥物进行身体互动。
营销人员很快意识到三维吉祥物的巨大潜力,并接受了装扮成木偶的想法,这一变化鼓励其他公司开始创建自己的吉祥物,结果不仅是在体育行业,在许多其他组织中,吉祥物都成了必需品。
从奥运会的历史来看,目前最早的奥运吉祥物就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中出现的金狮子“威力”。此后,几乎所有举办过夏季或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都设计和推广了与主办国文化相关的吉祥物,即当年奥运会的整体“品牌”。
例如,不久前结束的巴黎奥运会,吉祥物弗里吉的设计理念就来自于法国传统的弗里吉帽。
一般来说,吉祥物一定程度上能加强营销效果,透过形象欢快的吉祥物,能够很快的加深商品、活动和公司的形象记忆,这也是每届奥运吉祥物选拔,乃至其他组织或活动的吉祥物挑选都要大费周章的原因。
除了促销外,吉祥物也有让某一团体凝聚向心力及讨吉利的作用,大家亦可透过吉祥物,来了解其对应事物的文化内涵。吉祥物也随着被广泛运用而着重文化内涵。
很多大型活动中,活动主办方往往都会设计一个或一组吉祥物从而生产周边玩具赚钱,这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现象。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后,吉祥物冰墩墩更是一夜爆火,出现了“一墩难求”的局面。
不仅是在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层面,吉祥物在企业界、游戏行业也很常见。
对于游戏行业的吉祥物来说,除了要具备高度的影响力外,还能代表他所在的游戏商的公众形象,并能对游戏业的发展历史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像任天堂的马力欧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游戏行业的吉祥物更像是一种亚文化符号。
吉祥物如何变得抽象
这事得分为两方面看,一方面是吉祥物本身,近年来的一些案例的确“看着就很抽象”。
从大型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有吉祥物起,差不多过去了有将近50多年的时间,这5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的审美观念、代表思潮也在不断变化,放到吉祥物的设计场景下,也催生了很多让普通人不是很好理解的案例。
例如当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叫砳砳(音同乐),是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用动感、现代的方式对雨花石的自然形态进行了艺术抽象处理。
对于网民来说,这更像五彩腰子、变异豌豆等。当年青奥会举办不久,吉祥物砳砳又有了自己新的名字:二胡卵子。
在南京方言里,二胡卵子意思是指小孩比较调皮捣蛋。这个名字随着砳砳在青奥会期间,卖萌、摔倒、摆pose等各种瞬间被拍下并发布到网上,引发笑点的图配上幽默的文字,在社交媒体上进一步病毒式传播。
一开始觉得略丑,但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二胡卵子也突然变得好萌。二胡卵子虽然丑得别出心裁,但并不令人反感,比如那大腰子一般的身姿,魔性的脸盘,着实让人过目不忘。
前文提到的脉脉,当然同样也是这种抽象吉祥物的代表,不说是大阪世博会的吉祥物的话,说是克苏鲁世博会绝对没有人会有一丁点质疑。
但另一方面,在“抽象梗”的一些解析中,原本并不具备抽象属性的吉祥物也变得抽象化了。代表案例就是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
海宝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吉祥物,意为“四海之宝”。海宝以“人”字为基本造型,以蓝色为主色调。
“海宝”的名字朗朗上口,也与其身体的色彩呼应,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海宝”的名字与吉祥物的形象密不可分,寓意吉祥。
也许不少人还记得当时为了宣传世博会,海宝甚至还拥有自己的动画剧集和联名游戏。
《海宝来了》是一部208集系列动画片, 该动画片共分为3季,共208集,每一集13分钟,每集动画片采取二段式结构,一段故事剧集,一段世博知识小贴士,将故事的可看性、世博的知识性巧妙融合,在对彩虹城的追寻中展示上海世博园的迷人魅力。
为了更好宣传世博主题,上海城市动画有限公司携手上海酷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少年网络虚拟社区—海底世界运营商)共同推出“海底世界”之资料片《海宝彩虹城》。这款游戏曾经在4399小游戏网上,人气非常之高。
只是可能让海宝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世博会的十余年后,早已过气的昔日网红却因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翻红网络。
今年9月份,一网友的评论截图中,一女生说自己男朋友是上海人,两人恩爱时男朋友会大喊”沪爷冲击”,由于这种行为过于逆天,一时间消息在网上疯传,引发各路乐子人热议。
而后博主@初雾chuki,将沪爷冲击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结合到一起制作成了表情包。除此之外作者还制作了一整套的上海方言与吉祥物的表情包,并且还配上了魔性配音,甚是好玩。
随后北京网友们表示不服,将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制作了相对应的“京爷冲撞”表情包,一时间双方展开了京沪斗图大战。然后其他省份的网友也不服,也做了对应地区表情包纷纷加入战场,之后网上各种各样的“XX冲击”上线。
但凡有过城市吉祥物的省市,都搬出了自家的吉祥物,势要全国上下一齐“冲击”。
当然这些冲击表情包中,大家发现还是海宝相关的最有喜剧效果,这主要也是因为海宝本身造型就非常适合进行语音拟人化的表现,加上头顶上的一撮毛也“颇具气质”,让表情包的魔性程度更上一层楼。
玩梗归玩梗,细究起来海宝作为吉祥物抽象化,根源还是源自于大城市的一些地域文化现象,将这些地域文化现象娱乐化之后,一些火药味逐渐减退。
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这些表情包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读乐趣,双方都能各取所需玩梗。换句话说,把地域攻击类的现象,抽象成一种网络梗,其实恰恰说明大家相关事物的态度更多是讽刺和戏谑的。
而吉祥物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承接各种抽象文化之外,本身也成为了抽象的一部分,甚至从中诞生更多由网友创造的梗来,而这恰恰是抽象的迷因会变得流行的另一方面原因。
人们总说时代变了,就是指的跳脱规则,用更先进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吉祥物上,我们似乎有看到了另外一层“时代变了”的含义,这既来源于吉祥物本身,也可能来自于时代文化,或许两者皆有,本身也并不冲突——图一乐,也不会是啥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