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一起关于女子因遭隐翅虫接触导致眼皮脓肿腐烂的事件登上了热搜榜,引起了广泛讨论。多地网友反映近期频繁遇见这种昆虫,部分人甚至遭受了类似“袭击”。
隐翅虫,外观上头部、翅膀及尾部呈黑色,前胸、腹部与足部则是暗橘黄色,形似大蚂蚁。北京友谊医院的邹洋医生,同时也是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的主任医师,向公众说明:隐翅虫全身各部位含带强酸性毒液,夜间可能飞入屋内停留在人体上分泌毒汁,或在被拍打碎裂时释出毒液,短短2至4小时内就能诱发皮炎,即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引发的皮炎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通常从6月开始出现病例,8月至9月达到高峰,进入10月后逐渐减少。高温、高湿、多雨、低压的气候条件利于此类事件发生。患者受毒液影响,皮肤会经历灼热、红肿、紫红、脓疱形成并扩散、破溃、结痂,最终留有褐色痕迹的过程。
邹洋医生提醒,遇到隐翅虫切勿拍打或搓揉,应用轻吹或抖落的方式处理。如果不慎接触到毒液,应立即使用肥皂多次清洗,并可涂抹4%苏打溶液或10%氨水以中和毒素。若症状加剧,如疱疹出现,需采取消炎止痒措施,并考虑就医皮肤科。
另外,根据南昌市疾控中心的研究,预防隐翅虫侵害的措施包括清理周边朽木杂物、保持室内整洁、夜晚熄灯就寝并检查床铺、利用灭蚊器或花露水防护,以及必要时在家中适量喷洒杀虫剂。
以上措施有助于降低遭遇隐翅虫危害的风险。